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波獨特民間曲藝:四明南詞

甯波獨特民間曲藝:四明南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2:17:54

  中國的曲藝文化豐富多彩,但現在卻存在一個現象——曾經在曲藝界的璀璨之星,如今卻暗淡無光。四明南詞是甯波最有特色的曲藝之一,但現在還會唱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了。那麼,現在就跟小編來了解下甯波文化的四明南詞吧。

  四明南詞也叫“四明文書”。浙江省漢族地方曲藝的一種。用甯波方言說唱的彈詞。流行于浙江甯波一帶。原為文人的業餘演唱,清末出現專業藝人。早期為按生、旦、淨、末等分角色演唱,後發展為一人自彈三弦演唱,一人打揚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詞為七字句。傳統書目均為長篇,有《珍珠塔》、《玉蜻蜓》、《雙剪發》等三十餘部。曾稱“甯波文書”。系宋代的陶真,明代的彈詞衍變而成的浙江曲種,流傳至甯波城區和郊縣。清末至民國初期為鼎盛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衰落。現已瀕臨失傳。

  總的來說,南詞可概括為一個“文”字。它的唱詞典雅,當是經過文人再創作而成。有些言情的内容,也寫得辭藻雅麗含蓄。從伴奏的樂器來看,也都是用音色柔和的“文樂器”(“文樂器”一語為南詞界行話)。

  四明南詞使用的樂器最基本的為三弦、揚琴、琵琶三檔。說唱者居中坐,操三弦,右座揚琴,左座琵琶。後逐漸發展,增至五檔、七檔、九檔、十一檔。五檔是右二鳳箫,左二二胡;七檔右三加阮(“阮”形似月琴,但體積比月琴稍大、頸長),左三為大弦(即二弦);九檔加雙磐、笙;十一檔闆鼓和筝(闆,為柝闆,鼓是小竹鼓。左手持柝闆,右手敲竹鼓。持闆、鼓者坐右五座,彈筝者坐左五位)。

  四明南詞是唱、奏、念、白、表相間的表演形式。主唱人要有“一白、二唱、三弦子”的硬功夫。南詞常用曲調有詞調、賦調、緊賦、平湖、緊平湖,俗稱“五柱頭”。調和調式轉換較多,也有闆腔變化。四明南詞曲調文靜優美,唱腔多是七字句,有的間隔襯字流暢動聽,有的還有大段起闆、間奏、尾奏等器樂段。這些器樂段在開演之前或休息之後必奏一曲,以顯示該班社的藝術水平和起到靜場的作用。

  所用曲子多為江南絲竹,如《四合如意》、《得勝令》、《三六》等,最具特色的是四明南詞的《将軍令》(也稱《文将軍》)。主要樂器有:箫、笙、揚琴、二胡、琵琶、小三弦等。演奏時,演奏員們根據自己所奏樂器的特色,圍繞主旋律,自由發揮,互相輝映,形成支聲複調,以少勝多,音樂十分優雅。中外不少研究中國民間音樂的專家,對此均有很高評價。

  四明南詞演唱有單檔(唱兼彈三弦)、雙檔(主唱彈弦,另加揚琴)、三檔(除上外,加琵琶)、五檔(再加二胡、風箫)、七檔(再加拉弦、雙清)、十一檔(再加筝、鼓闆)、十三檔(再加月琴或管),但有時根據伴奏人員的情況,有所靈活變動。南詞的演唱藝術,在技巧上要求很高,演唱者既要自己操持,又要把生、旦、淨、醜各類角色的聲調,性格、表情刻劃出來。雖然是一人獨唱,但所造成的戲劇氣氛卻好象有許多人在同台唱戲一樣。所以,四明南詞是一種藝術性較強的民間曲藝。

  演出形式分單檔、雙檔、三人檔、五人檔、七人檔、九人檔、十一人檔。曲目分開篇、長篇兩類,傳統長篇曲目有《雨雪亭》等10餘部,已失傳。現僅存一、兩位老藝人在世,曲種瀕臨消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