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夏也發生, 2020年5月27日下午一場甘霖浸潤着每個工作室成員的心田——期盼已久的翁建輝名師發展工作室迎來第二場線上研讨活動開始了!
生态環境是物質家園,生态文化便是精神構建。本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學生發展需求的學校生态文化構建,工作室大膽創新研讨形式,為我們呈現“生态”學科文化素養培養和“生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兩節跨學科課程。在不同學校、不同學科、不同處室、不同環境的基礎上更加體現多元和豐富、廣博和包容,打開大家的視界,在不同中尋找共同,全面融合和打通,發現創新點,共同構建和諧、自主、可持續的精、細、美的校園學科文化生态。
第一節課是由觀音山音樂學校的林芳老師帶來的《幾何中的最值問題》數學課。課堂初始,林老師以最值問題常見的三種呈現模型入手,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基本圖形,既有效地帶領學生溫習舊知識,也為後面銜接新知識夯實基礎;緊接着,向學生展示部分“圓”的動點軌迹,引導學生在動點軌迹“變中找不變”,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與求知欲;随後,師生攜手探究求證材料,歸納總結出相關問題的解題思路,即:“畫圖觀察猜想——變中找不變——證不變——轉化為基本模型——求最值”這一基本路徑。讓學生今後在處理此類問題時,能做到心中有方向,腦中存思路。林老師精彩的課堂,構建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生命底色,讓生态課堂紮根落實,對于術業有專攻的大家來說,是一次耳目一新的體驗。
林芳老師授課現場
如何構建基于學生發展需求的“生态”心理健康教育呢?雙十中學思明分校的陳昕老師基于複學的心理問卷調查,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着重培養學生的心理資本,圍繞希望、樂觀、自信與韌性,帶給大家一場基于疫情期間學生線下複學需求的《堅定信心,重新啟航》心理課。首先,陳老師結合雙思的特色德育活動“封藏時光瓶”,和同學們談談希望;其次,進入重點聊情緒,談“樂觀”,了解情緒是個信使,要學會和壓力做朋友,再去尋找力量和資源;随後,結合鐘南山先生的寄語談韌性;最後,通過“微習慣”談信心,引導同學們通過“微習慣”獲得小成功,樹立大自信。陳老師讓學生在複學之初重拾信心,在輕松安全的課堂環境中給予學生線上和線下學習情感上的共情與撫慰,體現生态文化育人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習成為學生幸福的事。
陳昕老師授課現場
随後由雙十思明分校翁建輝副校長帶來了《如何開展<基于學生發展需求的學校學校“生态”文化>研究》的專題講座,為工作室的夥伴們指明研究方向。翁副校長的講座主要介紹了選題依據、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總體思路、方法、過程計劃以及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他不斷強調團隊的合力以及前進的信念,重審研究的初心就是努力打造高品位的學校文化,提高學校文化氣質,用精神引領,讓文化指導。此次講座為工作室的研究畫骨理脈,有了研究框架這一棵樹,又結合我們各所學校的現實土壤,相信一定能遍地開花,共促“青山綠水”式發展。
翁建輝副校講座圖片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将來。活動的最後環節是在線互動,每位老師都積極發言,分享心得與收獲。
身在甯夏支教的雲頂學校曾山老師率先談到:參加這次課題教研欣喜在心頭,第一,首次參加網上空中科研,很親切,很欣慰。第二,今天的兩節課一個講座,内容豐富,組織有力,兩節課的教學效果好,老師用心用功用情,生動而形象,翁副校長對課題研究更加深入,推進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第三,這次兩節課切合了生态文化的課題主旨,教學資源多樣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豐富。
葉瀾教授說:“教育是直面生命為了生命發展生命的偉大事業”,我們這兩節課從學生發展需求出發,立足學校學情、生情,滿足學生文化發展需求、心理發展需求、知識和方法發展需求,可以說兩節課體現了課堂讓生命更充實,學生在課堂收獲了許多,收獲了滿足,收獲了喜悅。最後,希望我們這個團隊在翁副校的率領下,大家團結奉獻,多出一份力,我們的課題能碩果累累,圓滿結題。”
來源:微信公衆号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思明分校
0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