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6:16:30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4日《南方周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保健品該如何宣傳)1

保健品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用

(本文首發于2019年4月4日《南方周末》)

“抑制腫瘤”“豐乳”等21項保健功能拟直接取消,“增強免疫力”“減肥”等18項保健功能拟調整聲稱表述,“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壓”等6項保健功能被列入待論證名單。

最早一次保健食品功能範圍調整是在2011年。原食藥監總局上網征求意見,在一個衆多企業參加的座談會上,争論相當激烈,“不像是座談會,更像是方案的整體否定會。”

王大宏将保健食品行業比作一幢危樓,禁不起一丁點輿論的風吹草動。“調整功能聲稱不過是在補牆皮,以此替代對這座危樓存在的必要性研究,這會有很大危害。”

生命一号、太陽神金菇口服液、三勒漿牌天天向上片……這些帶有80、90後童年回憶的品牌,或許很快就将面臨大考——至少不再以宣傳某種特定功效的保健食品身份。各種深海魚油、卵磷脂膠囊、護肝片,同樣命懸一線。

一切源于一份征求意見稿。2019年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文,拟調整保健食品功能聲稱範圍。“抑制腫瘤”“豐乳”等21項保健功能拟直接取消,“增強免疫力”“減肥”等18項保健功能拟調整聲稱表述,“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壓”等6項保健功能被列入待論證名單。

在公告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解釋,調整的初衷是堵塞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漏洞,提升消費者對功能聲稱的科學認知和準确判定,避免與藥品疾病預防和治療作用混淆。

拍手叫好者有之。保健食品正式納入監管已有二十多年,但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甚至有人誤信後擅自停藥,把保健食品當藥吃。

質疑者亦有之。此次涉及調整的功能,幾乎涵蓋所有上市的保健食品。其中,一旦“取消功能”靴子落地,則意味着産品停産停售,上千家企業将面臨生死大考。“因噎廢食。”一家總部位于廣東的保健食品巨頭的相關負責人直言,因為一些誇大宣傳的個案就采取措施限制整個行業發展,得不償失。

2019年3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将在保健食品标簽上設置特别提醒區,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

18項老功能拟取消

征求意見稿有18項保健功能拟調整表述,多數增加了“有助于……”或“輔助……”的字樣。如“免疫調節/增強免疫力”,調整後改為“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文字變動最大的是“減肥”,改為“有助于調節體脂”。

“看似是場文字遊戲,其實是出于減少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考量。”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曾多次參加原食藥監總局的專家論證會,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有的各項功能名稱容易誤導消費者,以為服用保健食品必然産生某種功能,也容易導緻投訴和糾紛。

從公告來看,上述此類調整影響不大——生産企業隻需直接調整産品的包裝、标簽、說明書中的相關功能表述,無需單獨申請變更注冊,已上市産品可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主要影響在拟取消功能名單。一旦正式發文,相關産品必須立即停止生産、限時退市,市場監管總局也将不再受理、審評審批上述保健功能。

“改善皮膚油分”“促進泌乳”和“促進/改善生長發育”這3項保健功能被叫停在業内意料之中。

國内一家保健品企業負責人張宇(化名)認為,市場監管總局是在“投石問路”,“這3項都是小衆市場。”南方周末記者登錄原食藥監總局數據庫查詢,促進泌乳僅有9個國産産品;改善皮膚油分迄今僅獲批一次,成了最受冷落的保健功能。

不過,“促進/改善生長發育”的産品中,不乏公衆熟知的名字——太陽神金菇口服液、三勒漿牌天天向上片、樂百氏AD鈣奶飲料、生命一号。但2011年版的征求意見稿就曾提醒,此類産品後期面臨取消批文的風險。

征求意見稿稱,專家論證認為,這些功能聲稱與現行的保健食品監管定位和健康需求不契合,特别是針對少年兒童、孕婦、乳母等特殊人群的保健功能,應當實行更為嚴格的監督管理。

“兒童生長發育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不宜以保健食品進行幹預,而應以合理平衡的膳食幹預。”李可基解釋。

此次一并取消的,還有抑制腫瘤、改善性功能、改善微循環、豐乳、促進腸蠕動、防齲護齒、預防青少年近視、減少皺紋等18項保健功能。李可基解釋,這些都是2000年前原衛生部時期批準的保健功能,原已多年不再受理審評審批。

輔降“三高”,被判“死緩”

按照征求意見稿,“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脂”“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促進排鉛”這6項保健功能有待進一步論證。

雖然隻是宣判“死緩”,但企業卻哀聲一片。一旦功能保留不了,企業為申請批準文号而投入的上百萬資金就将打水漂。更重要的是,保健食品市場銷售最火爆的正是輔助調節“三高”的産品。

原食藥監總局的數據庫顯示,僅輔助降血脂一項就有約1400個國産産品和120餘個進口産品。打着“血管清道夫”“腦黃金”的美名,深海魚油、卵磷脂膠囊常被捧得神乎其神。各種天麻杜仲、葛根膠囊也常被健康人群用來降血壓。

征求意見稿建議,對這些功能聲稱的定位、表述以及相關功能評價方法進一步研究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然後決定保留與否。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9年4月28日。

國内的保健食品分為膳食補充劑和功能性保健食品。由于諸多原料來源于藥典列入的名目,加上保健食品和傳統養生理論的“食療”“食補”同宗同源,因此保健食品始終存在與食品、藥品混淆的争議。

“尤其是輔助調節‘三高’,和藥品功能主治的描述太像了,很容易讓消費者産生誤解。”李可基說。這些功能聲稱的評價方法也基本借用了藥品的評價思路、實驗模型、試驗指标和判定标準。

此前,專家就曾提出,這類保健食品如果真的具備防病、緩解症狀的功效,企業為什麼不開發成正規藥物?

企業則辯稱,血脂、血壓和血糖隻是臨床的檢測指标,隻有高到一定程度的人群才被認定為患者。在正常指标到疾病臨界值的範圍内,健康人群可以通過飲食調整、營養幹預等措施保持健康。“如果取消這些功能,實質是否認保健食品對預防疾病的作用。”廣東前述保健食品巨頭技術法規部的一位相關負責人說。

她解釋,國際上相關的指南都将膳食幹預作為血脂異常防控的基石。“中國的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也提出,選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膳食成分,比如植物固醇、可溶性纖維,有明顯效果。”

保健食品是否具有預防疾病的功效,這成了争論的焦點。但早在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就定下了基調——保健食品不得涉及預防、治療疾病。2019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保健食品标簽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再次重申了這一點。

和很多企業一樣,針對标簽管理,張宇也給市場監管總局寫信表示反對。“中草藥類保健食品的強項就是治未病。如果不能預防疾病,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11版方案,企業反對激烈

張宇所在的企業在國内頗具規模,有多款上市保健食品。一旦新規實施,數十個産品将受影響。但這次,他沒打算寫信“訴苦”。這些年,他清晰感知到,保健食品行業正進入嚴管時代。

整個2018年,在審的保健食品申請有千餘件,但全年僅十款産品獲批。張宇所在的企業也有多個申請被壓,“試驗全部做完了,就是不批,無限期拖着。”

老産品也有麻煩。保健食品批準文号的有效期為5年,到期前需要延續注冊。一些産品在這個環節被卡了下來。

“四千億的産業,一下子取消不可能,隻能通過擡高門檻慢慢地擠泡沫。”張宇這樣理解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他推斷,此次功能聲稱範圍調整亦是如此。一旦新的功能評價方法通過,企業再注冊時必須按照新的指标和評價方法。“有的企業一看那麼難,索性不報了。”

事實上,這并不是相關部委第一次發布保健食品功能範圍調整的通知。

最早的一次是2011年8月,原食藥監總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司(以下簡稱保化司)将調整方案和起草說明上網征求意見。因事關企業利益,安利、湯臣倍健、康寶萊、太陽神等38家企業很快就召開座談會。一位與會企業代表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争論相當激烈,“不像是座談會,更像是方案的整體否定會。”

到了2011年底,保化司收到相關行業協會、企業提出的意見共130多條,在此基礎上出台了2012版征求意見——保健食品功能拟從27項調整為18項,拟取消改善生長發育、輔助降血壓等4項功能。争論最激烈的“改善皮膚水分”得以保留,與“祛痤瘡”和“祛黃褐斑”功能合并,以“促進面部皮膚健康”功能呈現。

然而,征求意見稿此後沒了下文。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不光是遇到了企業的阻力,2013年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單獨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機構成立後,此事暫時被擱置。

“但這次調整絕不是臨時拍腦袋想的。”李可基說,這些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原食藥監總局)一直在和各領域專家論證功能聲稱一事,大大小小的會就開了好多次。

“補牆皮”還是“修危樓”

2018年12月,權健案事發。整頓沖擊波席卷越來越多保健品企業。

官方動作也明顯提速。2019年1月初,“保健”市場亂象百日大整頓拉開大幕;随後,保健食品被列為2019年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官方甚至拟借鑒香煙标注警示語的做法,在保健食品上标注“本品不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藥品”。

“如果這些改革是必要的,企業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值得。”但王大宏的疑惑是,保健食品虛假、誇大宣傳真的會因此減少嗎?

一些食品企業的玩法讓保健食品企業眼紅。雖然不能聲稱具有保健功能,但仍有大量食品在宣傳中偷換概念。“省事,監管也少,我們都想轉做普通食品了呢!”張宇預測,一旦新政的靴子落地,肯定有企業祭出此招。

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查處食品類虛假違法廣告案件3858起,其中保健食品726件。前述廣東保健食品公司人士認為,保健品市場出現亂象,至少保健食品不是主要因素。

王大宏将保健食品行業比作一幢危樓,禁不起一丁點輿論的風吹草動。“調整功能聲稱不過是在補牆皮,以此替代對這座危樓存在的必要性研究,這會有很大危害。”

危樓之中,最薄弱的環節是産品基礎理論研究。模糊不清的功效和評價标準,一直飽受诟病。不同的功能,評價指标和方法也不同。比如在功能性保健食品中占比最大的增強免疫力産品,因為無法建立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模型,評價方法僅為細胞和小動物水平實驗。

好消息是,最近幾年,保健食品行業開始推動基于臨床試驗的功能評價。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已經組織多家機構,對27項功能評價方法進行全面梳理和修訂,2016年優先啟動了增強免疫力、保護胃黏膜等6項研究。同時,亦在探索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評價中增加人體試食的可能性。

前述廣東保健食品企業人士透露,該企業作為協作單位,參與了輔助降血脂功能評價方法的修訂,“新方法增加了一個新的模型,評價方法更加合理。”

2017年,原食藥監總局投入兩千多萬元重金招标,落實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保健功能目錄年度制修定計劃。如此大規模的保健食品基礎研究,國内尚屬首次。

王大宏建議,制約保健食品行業發展的諸多問題應從頂層設計入手去解決,應對保健食品的消費價值、科學依據深入研究,賦予其更合理的法律定位,給出更科學的身份,這樣才能從本源解決問題。

轉自:南方周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