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源自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是我國古人用土圭測定出來的節氣。冬至最為盛行時是我國南宋時期,至今我國還有冬至這個節氣,古時民間有在“八節”祭祖的習俗。冬至的風俗有:北方家家戶戶吃馄饨;而南方則習慣于吃湯圓。
冬至簡介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其他地方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
冬至習俗
1.吃水餃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2.吃馄饨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甯。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馄饨。
還有喝羊肉湯,吃赤豆糯米飯,吃湯圓,九九消寒,祭祖等等習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