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戰友對肝癌經常是談虎色變,這其中當然有它的原因:肝細胞癌(HC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每年死亡人數超過60萬。并且肝癌患者的預後一般較差,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為6-20個月。肝癌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及時準确的診斷。
早期診斷時,肝癌可通過手術、移植或射頻消融治療,其5年生存率為40%-70%,而對診斷為中晚期疾病的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這些患者的生存率急劇下降。盡管敏感性較低,甲胎蛋白(AFP)是肝癌唯一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不幸的是,有些不是肝癌的患者,AFP水平也可能升高,包括約40%的肝炎患者和30%的肝硬化患者。因此,隻有大約10%–40%的肝癌患者目前基于AFP進行早期診斷。這種局限性限制了基于血清AFP水平的HBV相關肝癌和HCV相關肝癌的早期診斷。
除了AFP,許多蛋白質血清生物标志物也被提出用于診斷肝癌,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轉移酶同工酶II(GGT-II)、glypican-3(GPC3)和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研究發現,肝癌标本中AFU的表達高于健康對照組和慢性肝病患者。
那麼,AFP和AFU可以聯合應用預測肝癌嗎?如果可以,又應該如何應用呢?今年2月,一項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
該項回顧性研究使用ELISA測量了921名參與者的血清中每種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包括298名HCC患者、154名慢性肝炎患者、122名肝硬化患者和347名來自3家醫院的健康對照者。
結果顯示,α-L-岩藻糖苷酶(AFU)/α-甲胎蛋白(AFP)組合最能區分有可能發生肝癌的人群。對于篩查有發生肝癌風險的人群,AFP/AFU聯合應用提高了對早期肝癌的診斷特異性。在所有階段的HBV相關肝癌和HCV相關肝癌中,AFU也是結合AFP的最佳候選生物标志物。所有結果均在驗證組得到驗證。
上述研究是第一份顯示AFU在診斷非乙肝非丙肝相關肝癌和肝炎相關肝癌中的潛力的報告。該研究發現了AFU是非乙肝非丙肝相關肝癌和肝炎相關肝癌的一個有前途的診斷标志物,具有高度的準确性和臨床适用的臨界濃度;AFU也可以作為檢測肝癌的可靠二線标志物。
該研究發現,AFP/AFU在鑒别非乙肝非丙肝相關肝癌和肝炎相關肝癌患者方面具有高度的準确性。這些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轉化為肝癌臨床診斷的标準方案,可以早期識别無症狀患者進行治療,值得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