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離是産後常見問題,很多人都非常重視腹直肌的康複,但是僅僅這樣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在進行功能康複前還需進行幾個必要的觸診,一起來看看吧!
肋弓的檢查
仰卧位檢查
患者仰卧位,治療師兩手拇指指尖從心窩開始向兩側外部進行觸診檢查,此時治療師視線正對患者肋骨正中,觀察患者兩側肋弓大小、高低、前後位置、外翻程度是否一緻。
上述檢查結束後,可令患者雙手置于其心窩處,治療師帶着患者雙手去感受兩側肋骨外翻程度,繼續帶着患者指尖從心窩處向兩側外部滑動并感受是否對稱,然後令患者指腹稍微施加力量,使其感受肋骨交接的外層兩邊阻力是否一緻。注意需兩邊同時對稱檢查張力。
站立位檢查
患者站立位,治療師立于患者身後,并雙手置于患者肋弓處。此時患者左右旋轉上半身,治療師感受其轉動時兩側肋弓差異。
坐立位檢查
患者端坐,治療師于患者正前方,兩手拇指指尖從心窩開始向兩側外部進行觸診檢查,此時治療師視線正對患者肋骨正中,觀察患者兩側肋弓大小、高低、前後位置、外翻程度是否一緻。
患者交疊小臂,擡起平行于地面,患者左右旋轉上半身,注意骨盆不要跟随晃動,治療師感受其轉動時兩側肋弓差異。
平闆支撐檢查
令患者做平闆支撐動作,治療師觀察此時患者頭部處于低頭/後傾狀态,觀察腰椎幅度、臀部翹起/下塌。治療師兩手置于患者兩側肋弓處,感受兩側變化。
第六至十二胸椎及肋骨的檢查
患者坐立位,交疊小臂,擡起平行于地面,治療師輔助患者旋轉上身,并用食指或中指指尖推其橫突及肋骨,感受哪個位置的豎脊肌最為緊張。
患者兩手環抱于頭頂上,治療師輔助其進行側屈動作,中指置于患者第五胸椎,無名指置于患者第六胸椎進行檢查。可依次沿着脊椎往下進行檢查,亦可對兩側肋骨進行檢查。
患者雙手環抱于胸前肋骨處,治療師用一側肩擋住患者肩外側,兩手輔助患者旋轉并推背部,以達到肩胛骨固定且軀幹旋轉的目的,一節一節檢查棘突的活動範圍、豎脊肌、肋骨。
患者雙手托住下巴,治療師輔助患者做屈跟伸的動作,一手檢查患者脊椎棘突間距變化,并檢查條索狀及壓痛。
患者雙手交叉置于後頸部,治療師輔助患者做屈跟伸的動作,一手檢查患者脊椎棘突間距變化。
腹直肌分離的程度不同,手法治療及訓練的方法和重點也不同,如果不進行詳細的觸診及評估,将很難達到精準康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