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東坡詩文筆記

蘇東坡詩文筆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06:12

蘇東坡詩文筆記?馬建紅(法學博士) 最近因為某種機緣,需要出差過幾天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日子,正好可以心無旁骛地去讀讀書,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就成了靜夜裡最好的陪伴,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蘇東坡詩文筆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蘇東坡詩文筆記(詩文之外的蘇東坡)1

蘇東坡詩文筆記

馬建紅(法學博士)

最近因為某種機緣,需要出差過幾天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日子,正好可以心無旁骛地去讀讀書,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就成了靜夜裡最好的陪伴。

蘇東坡的詩詞幾乎老幼婦孺,人人張嘴就來,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比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大學裡文學專業的學生自然要研究蘇東坡,即便是法學院的學生,也大多要研磨與他有關的烏台詩案,因為這幾乎是古代文字獄案的樣闆。可以說,蘇東坡是宋以後每個朝代人的“熟人”。按照林語堂先生的說法,其理由是“蘇東坡的生活資料較為完全,遠非其他中國詩人可比”。有關他漫長一生中的多彩多姿的政治生涯的資料,存在于各種文獻中,同時也存在于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他的劄記,他的遺墨,他的私人書信,在當時把他視為最可敬愛的文人而寫的大量的閑話漫談,都流傳到現在了。在他去世後百年之内,沒有一本傳記類的書不曾提到這位詩人。”

蘇東坡雖然自己不寫日記,但是他寫劄記,遇有遊山玩水、思想、人物、處所、事件等等,他都筆之于書。“有一次,蘇東坡因對時事有感而作的詩,立刻有人抄寫流傳,境内多少文人競相背誦”,這些愛慕他的人,還會把他寫的書簡題跋等精心保存,“小簡偶記,人皆珍藏,傳之子孫後代”,或者是以高價賣出。如此一來,他自己的詩文,他的追随者甚或政敵留下的有關他的詩文,以及後人研究這些詩文的詩文,就足以成為一種值得人們關注的“現象”了。

不過,人們對蘇東坡“知道”的程度則是千差萬别的。有的人知道他的名字,有的人能背誦他的幾首詩詞,有的人了解他的一些轶事,還有的人則對他的生平了如指掌,像林語堂先生,就應該算得上是知音或是“真愛”了。然而,曆史上才高之人可謂車載鬥量,可為什麼人們偏偏對蘇東坡更鐘愛一些?究其原因,是因為蘇東坡在詩文之外,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紀念的東西。

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第二十三章的标題為“百姓之友”,其實這正是人們敬他愛他的理由。在蘇東坡的一生中,有春風得意之時,有失意落魄之際,甚而還有遭遇迫害身陷囹圄幾至被處死的境地。而他每一次的落難,則都與為民代言替百姓說話有關。

在蘇東坡生活的時代,雖然屬于宋朝少有的繁榮與和平年代,但也是一個皇帝有野心而大臣想作為的時期。當擁有“雄心萬丈”的神宗,遇到一位為了理想喊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時,一場曆史上著名的變法也就開始了。

在王安石的變法舉措中,有一項是“青苗法”。王安石年輕時做過太守,曾在春耕時貸款給農人,讓他們購買農具與麥苗;到收割時,官方就去收麥子,本利收回,以充軍需。由于這項辦法由陝西春耕時開始,所以農民的借款即被稱為“青苗法”。王安石做宰相後,在全國推行該法,實踐中卻演變成了一項強迫貸款。在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貸款來從事生活生産經營的,需不需要貸款是件很私人的事情。王安石的“青苗法”卻幾乎推向了所有人。

官方預備的貸款,并不能總是如數貸出,因為“官家願将款項借予富戶,以其抵押較為可靠,但富戶并不特别需要借款;貧戶急需借款,但官家必須取得抵押,因知其無還債能力。”而主辦貸款的官員如果不能将款如數貸出,就有可能因“阻礙變法”而被革職或降級。于是,一些官員就想辦法強行出貸,其結果是,雖然富戶到期可以還款,而向貧戶借出去的錢卻有可能打了水漂。官方為确保貧戶能到期還款,隻好讓貧戶之富有的鄰居作保。官員用這種方法強行放貸後,還向京都報告,說“官方把貸款交與貧戶時,貧戶‘喜極而泣’”!讓皇帝認為這是在為民辦好事。

“青苗法”施行不久,其弊端就顯現出來,因為農人在無力交付青苗貸款及利息時,隻好或者賣妻賣兒,或者逃亡,而為他擔保的鄰居,則或與其一起逃亡,或把财産典賣出去。州縣的監獄裡有人滿之患,縣衙裡則到處可見從百姓家裡查封的抵押品和沒收的财産。

對王安石變法,蘇東坡一直持批評反對的态度,他在民間看到新政帶來的各種慘況就上表朝廷為百姓請款、請米,并多次呼籲寬免百姓的官債,呼籲廢止新法。青苗貸款終在施行二十多年後,由皇帝頒發的一道聖旨廢除了,聖旨中說很多老百姓因無力歸還貸款而遭監禁和鞭笞,則一如蘇東坡多次上表中所言。

我們在讀蘇東坡的那些故事時發現,蘇東坡的詩文能傳之久遠,固然源于其詩文之美及其曠世之才華,然而更重要的是其詩文中所承載的對普通人真切的愛與同情,這樣的詩人才能寫出通達人性之美文。今天,我們的生活幾乎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中,但那些文章能在微信微博上存活多久,在曆史上是否有留存的可能,則誰也不敢斷言。文事乃人事,文品乃人品,不得不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