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在中國古代民間又叫“夜光璧”、“夜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出強烈光芒的奇寶。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記載,古代中國人喜愛叙利亞産的夜明珠,它别名為“孔雀暖玉”。據說,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稱“蛇眼石”。據日本寶石學家鈴木敏于1916年在他編撰的《寶石志》中記載,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種特殊的紅色水晶,被譽為“神聖的寶石”。
1900年,“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西安,宣布實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政策,與侵略者簽訂了“辛醜條約”。據說,為博得侵略者歡心,慈禧将自己珍藏的四顆夜明珠作為禮物送出,誰知宮女在轉送過程中不願奇寶流入洋人之手,将夜明珠私藏于民間,後來不知所蹤,成為一大懸案。
幾十年後,西安發現了四顆夜明珠,經郭沫若考證認定這就是慈禧太後珍藏後來失蹤的那四顆珍寶。據當事人記述,把這四顆夜明珠放在抽屜裡,“晚上進屋未開燈,一拉抽屜即見滿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但夜明珠究竟是如何發光的,誰也不能給出一個合理、可信的解釋,甚至有專家推論,夜明珠并非天然,是人們将幾種特殊礦物加工而成的。至于發光原理是因為在加工過程中,熒石中混入了硫化砷,鑽石中混入了碳氫化合物。白天或光照下,這兩種物質能産生反應積累能量,到晚上或黑暗中釋放能量,變成夜光。
當然,推論終究是推論,真正要揭示夜明珠的傳奇本真,還需要研究才可知(最緊要的是先得弄明白已經發現的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夜明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