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線追蹤:四畝多土地 居然無法确定歸屬?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新聞網 時間:2019-04-02 09:51
荊州新聞網消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十分寶貴。最近《e線民生》接到網友反映,說他們村有一塊公家的地,被租出去了好幾年,土地租金不知道被誰拿了。 近期《e線民生》接到埠河鎮複合村村民反映,他們村裡有塊空地,是公家的地,被恒信家居租了幾年,租金究竟被誰拿了,村裡從來都沒公開過。 村民宋先生:“以前是村裡辦公的地方,以前是有樓的,然後有些空地,現在變成了家具廠。“ 記者:“你們現在有疑問是吧?” 村民宋先生:“對,因為村民沒有任何疑問,就覺得他們肯定有問題。” 接到反映後,記者來到複合村了解情況。 記者:“這個地方是租的還是買的?” 家具店店員:“租的。” 記者:“租的道班的場地?”
家具店店員:“對。” 記者:“租金是給道班還是給村裡了?” 家具店店員:“不清楚。這個地方不與村裡相關,也不與農科所相關。” 由于恒信家居經營者趙先生并不在店内,記者電話與他進行了溝通。 租用方趙先生:“我是租的别人的土地,當時我是給了他20萬元錢,租了20年。” 記者了解到,現在被恒信家居占用的這塊地,原來是公安縣公路局複興道班的辦公場地,位置在埠河鎮複興農科所村。後來複興道班與埠河道班合并後遷走,複興農科所村也并入到了複合村,但是這塊地最後究竟是歸誰所有,大家都說不清楚。按照農村三資管理規定,村集體資産要處置,必須要到三資監管中心進行,那租用方是否将租金交給了三資監管賬戶内呢? 記者:“這個工廠租用這一塊地方,有沒有在埠河财政所的三資監管中心備案?” 埠河鎮财政所所長徐軍:“這塊地原來是複興道班的場地,我們從思想認識上,我們認為它是國有劃撥用地。所以說村裡沒有申請到我們三資平台上來招投标,也就是沒有到我們這裡招投标。” 在埠河鎮國土所,記者也找到了一份相關的印證材料。 埠河鎮國土所負責人李天華:“在我們這裡隻有一個地籍調查表,根據當時的狀态調查的情況。” 這份1993年的地籍調查表上顯示,複興道班占地2738平米,土地權屬性質為國有土地。不過對此公安縣公路局對此表示了否認。 公安縣公路局工作人員:“如果說這塊地是我們的,我們肯定不會說這塊地不是我們的。” 記者:“這塊地到底現在是誰的呢?” 公安縣公路局工作人員:“這塊地,通過我現在給你調查的所有的東西,這塊地現在不屬于我們的。” 記者:“不屬于公路系統?” 公安縣公路局工作人員:“對。在2010年還是2011年就已經不是我們的了。”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因為土地不是他們的,他們曾今還給村裡付過土地租金。 公安縣公路局工作人員:“我按照這上面的協議,我們每年還要跟村裡給錢。這是養護管理所的公章,這是農科所村民委員會的公章。但是後來的協議,他們下面可能就沒有給我們提供。這是我們檔案室裡能找到的東西。” 公路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當時曾經租用過村裡的土地。如果說這塊地是他們管理的國有土地,他們也找不到相應的依據。 無論對于國家還是集體來說,土地都是重要的資産。現在這一塊公家的土地,在管護屬于真空狀态,是否有人利用了這個管理真空,鑽起了公家的空子?希望公安縣有關部門能夠調查清楚,給村民一個解釋,确保國有資産不被流失。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