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雞缺鈣吃什麼

雞缺鈣吃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15:48:38

一、雛雞和育成雞的飼料含鈣量及過多過少的危害

雞缺鈣吃什麼(雞怎麼補鈣)1

  1、雛雞和育成雞飼料中适宜的含鈣量為0.6%-0.9%,最多不要超過1.0%,就可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為雛雞、育成雞需鈣量較少,添加鈣主要用于雞的骨骼生長。

  2、如果雛雞和育成雞飼料中鈣質不足時,就會導緻雞群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良,輕者骨脆易折、變形彎曲,形成軟骨症;重者可發展成佝偻病,其臨床症狀與維生素D缺乏症相似。如果飼料中鈣含量過多,則容易造成鈣鹽在腎髒中的沉積,危害腎髒的正常發育,影響腎髒的正常功能,阻礙尿酸的排出,引起雞的痛風病。

  二、蛋雞開産前的适宜補鈣時間及補鈣過早過晚的危害

  1、蛋雞開産前适宜的補鈣時間一般為開産前2周,蛋雞約在18周齡,肉一種雞般在22周齡開始,這時就可以直接改用産蛋雞飼料并在蛋雞料添加賽之星飲水中添加納維金—元參液(蛋禽專用型),或在雛雞、青年雞飼料的基礎上,按每隻雞每天供給貝殼粉或碳酸鈣碎粒10-15克的數量拌入飼料中讓雞自由采食。

  2、開産前補鈣時間不能過早。開産前蛋雞對鈣需要量較少,補鈣過早一是不利于鈣質在雞骨骼中的沉積,二是影響産蛋時雞對鈣質的吸收利用。因為飼料中含鈣過多,就相應地降低了雞骨骼沉積鈣的能力。

  3、補鈣過晚直接影響蛋雞體況和産蛋量。蛋雞産蛋期對鈣的需要量比育雛、育成期高3-4倍,如産蛋雞開産後再補鈣,蛋雞為滿足産蛋對鈣的需要,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質參與蛋殼合成,時間一長,就會使蛋雞的鈣缺乏,導緻軟骨症、佝偻病和癱瘓等疾病的發生,直接影響産蛋量。

  三、蛋雞适宜的補鈣量及有利的攝取時間

  1、産蛋第一期的青年蛋雞(22-40周齡),預計鈣的有效利用率為60%的話,為滿足蛋殼形成對鈣的需要量,當雞群産蛋率為70%,每日每隻雞平均對鈣需要量至少為2.6克,當雞群産蛋率分别達到80%、90%、時,每日每隻雞平均對鈣的需要量分别為2.7克、3.0克、3.3克。考慮到實際生産中的具體情況,例如在産蛋高峰期,産蛋率達95%時,雞群中大多數雞的實際産蛋率為,因此,按産蛋率的水平給予足夠的鈣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說,每隻雞每天給予3.3克鈣,是産蛋第一期的産蛋雞鈣的必要量。

  2、産蛋雞40周齡後應增加飼料中的鈣量。産蛋雞40周齡後,蛋重增大了,每個蛋的含鈣量達到2.2克左右,并且此時産蛋雞群中的大多數雞仍然保持着較高的産蛋率,所以40周齡以後的雞,每隻每天鈣的給量一般推薦為3.8-4.0克。

  3、飼料中的含鈣量應随采食量變化而變化。如夏季天氣炎熱,雞的采食量減少,應适當增加飼料中鈣的含量,同時,應注意鈣磷比例,維生素D的補充,可在飼料中加入賽之星和飲水中添加納維金—元參液(蛋禽專用型)或者添加骨粉、維生素A、D3粉和濃魚肝油等。

  4、對産蛋雞有利的補鈣時間。鈣的攝取時間與蛋殼的形成效果有關,鈣的攝取最重要的時間是下午,因為蛋殼是在下午開始完成的,午後給予的鈣,不需經過骨骼而直接沉積成蛋殼,因此,應在下午把大粒的碳酸鈣給産蛋雞自由采食,為滿足蛋殼形成所需要的鈣質,可在夜間再補給一部分,這是被若幹試驗證實了的成功的作法。

  四、适宜的鈣源飼料

  适宜的鈣源飼料較多,在生産中一般用石粉、貝殼粉和蛋殼粉等。

  1、石粉。即石灰石粉,天然碳酸鈣。一般含純鈣38%左右,是補充鈣質最廉價礦物飼料,其它較純的商品碳酸鈣、白垩土和舊石灰也有與石粉相同的作用。

  2、貝殼粉。用貝殼粉作為鈣源飼料,應注意優先使用海濱多年堆積的貝殼,因為經長時間堆積,其中附帶的有機質已經消失,雜菌較少;新鮮貝殼應注意消毒,因為蛋白質的腐敗、附着的細菌、病毒較多,不經消毒往往會給雞造成疾病。一般貝殼粉含碳酸鈣96.4%左右,折合鈣38.6%。

  3、蛋殼粉。蛋殼經烘幹後制成蛋殼粉作為鈣源飼料,其中會含有一些有機質,一般含粗蛋白可達12.4%、含鈣24.5%-26.5%。使用時也應注意防止蛋殼污染。

  蛋雞補鈣方法

  1、選擇适宜的鈣質蛋殼粉為首推,其次貝殼粉、骨粉。蛋殼粉顆粒大小均勻适中,且具有較适宜的鈣磷比例構成,适合雞的食性,有利于鈣質的消化吸收。與其相比較,貝殼粉、骨粉等的顆粒大小不均,且鈣磷比例構成與産蛋所需相差較大,故其效果次之。其他如碳酸鈣等細粉狀鈣質飼料的效果均不如前者。

  2、提前補鈣不能等到開産後甚至進入産蛋高峰期再補鈣,因為雞對結構發生變化的飼料的消化利用要有一個過程(适應期)。為了使雞在産蛋後能對所補鈣質得到有效利用,應在開産前兩周開始飼喂補鈣飼料,經兩周時間的适應性飼喂,雞在開産後則能充分滿足産蛋對鈣質的所需。

  3、補鈣時間要得當根據蛋雞産蛋的生理,雞産蛋後8小時~10小時内雞體暫不需要鈣,而隻有夜間形成蛋殼時才需要大量的鈣質。由于雞體内儲存鈣質的能力有限,多餘的鈣很快會排出體外。據測定,雞上午吸收的鈣,大部分儲存在骨骼中,而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鈣,才直接用于當天蛋殼的形成。所以補鈣時間應選擇在蛋殼形成之前,一般以下午2時~4時給雞補喂高鈣飼料為佳。而且下午2時~4時是雞一天中食欲最盛、吃得最多的采食高峰階段。

  4、補飼數量要适宜從感官上判斷,補飼鈣料的數量可根據雞所産軟殼及薄殼蛋所占的比例而定。一般以軟殼和薄殼蛋基本消失,雞不願啄食鈣料為合适;若蛋殼表面不光滑,附有散布的突起鈣點,說明補鈣太多。通常每100隻雞每次補飼0.5kg左右,産蛋雞日糧中鈣質含量達到3%~3.5%為佳。

  鈣磷比例要合理雞對鈣質的吸收依賴于一定比例磷的吸收,在補鈣的同時應注意補給适宜比例的磷。一般要求蛋雞日糧中鈣與磷的适宜比例為5.5~6∶1。

  5、補飼方法要科學根據雞産蛋對鈣質需求的生理特點,以将鈣質飼料與其他飼料分開飼喂為宜。在上午對鈣質需求量少的階段喂低鈣飼料,下午對鈣質需求量大的階段再補喂鈣質料。這樣既可提高補鈣的針對性,又可适當增加其他營養料的攝入量,并減少鈣質的浪費。若為自由采食,可在下午2時以後,讓雞先把槽内飼料吃光,隔半小時在雞有一定食欲時,把要補的鈣料均勻地撒在槽内,令其按需所食:若為定時飼喂,在下午飼喂前,先補飼鈣質料,後喂全價飼料,這樣可确保所補鈣質料被全部食完。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必須以保證所有的雞同時都能吃到鈣料為原則。

  6、提高鈣質利用效果在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制劑,如超濃魚肝油等。維生素D可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并能促進骨髓的正常鈣化,有利于提高蛋殼質量和産蛋率。

  日糧中添加适量瓜霜VC。能增加甲狀腺活動機能和有促進體内鈣代謝作用,從而改善蛋殼的構成,提高蛋殼硬度及産蛋量。

  注意事項

  1、注意全價飼料的質量市場銷售的蛋雞配合飼料一般均配合有鈣質成分,但有些信譽低的飼料廠家為降低成本謀取高利,則在飼料中添加大量石粉,使得含鈣量遠超過4%。所以在購買時應注意鑒别,應選擇信譽好的正規廠家生産的優質全價配合料。

  2、勿用生骨粉補鈣生骨粉是指在設備簡陋條件下生産的一種劣質骨粉。是把雜骨簡單沖洗後用大鍋蒸煮,不加壓、不脫膠,然後撈出曬幹、粉碎而成。這種骨粉呈黑色或暗灰色,有臭味,含鈣23%、磷10.5%、粗蛋白21%、粗脂肪5%。如果用生骨粉長期喂蛋雞,因其未經高溫高壓處理,骨鈣與骨膠結合在一起,雞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低。時間一長容易引起雞體内的鈣磷比例失調,導緻蛋雞産蛋能力和蛋質量下降,給養雞生産造成經濟損失。

  3、補鈣時不與菠菜同喂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與鈣同用會産生不溶解于水的草酸鈣,從而妨礙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飼喂菠菜時,一是與補鈣時間錯開;二是限量,不可大量連續飼喂;三是喂前較好将菠菜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或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再喂,這樣就可使大部分草酸被破壞或除掉。

  4、避免應激因素刺激各種應激因素都能影響雞對鈣質的吸收利用,在飼養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應激因素刺激,使雞群保持适宜密度并通風,避免強光、高溫、噪音等刺激。

  5、補充微量元素勿過量為增強蛋殼硬度,可在飼料中添加錳、鋅、鎂等元素。應注意,錳添加量不易過多,加錳飼料必須混勻,以免導緻VD遭到破壞,影響鈣磷吸收。一般認為飼料中添加55mg/kg~75mg/kg的錳,即可顯著提高蛋殼質量。補鈣飼料中若含有較多的其他礦物質元素,則容易在體内與鈣産生拮抗作用而影響鈣質吸收。

  蛋雞該如何正确補鈣,蛋雞補鈣方法及注意事項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補鈣數量蛋雞生産需要補鈣,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蛋雞每産一枚蛋需要鈣質4.4克,日糧中含鈣量在3.0%~3.5%即可滿足蛋雞的生産需要。如果日糧中鈣含量超過4%,即會出現不良症狀:一方面會使飼料的适口性變差,雞群采食量減少;另一方面會引起尿酸鹽在蛋雞體内蓄積導緻消化不良而引起拉稀,嚴重的還會出現痛風症狀。所以,蛋雞補鈣一定要注意适時适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