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8:22:49

就在昨天,國家網信辦拟修訂公衆賬号管理規定,對公衆賬号交易、生産運營者履行的責任等方面進行了重新調整:

根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要求,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應當禁止被依法依約關閉的公衆賬号以相同賬号名稱重新注冊;

對注冊與其關聯度高的賬号名稱,還應當對賬号主體真實身份信息、服務資質等進行必要核驗。

此外,意見稿還提到,公衆賬号生産運營者不得批量注冊、囤積或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未經互聯網用戶知情同意,不得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衆賬号。

我們在第一時間對話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王四新,請他來解讀其中的細節,聊一聊此次網信辦拟修訂公衆賬号管理規定,對内容創作者、機構和平台來說,意味着什麼?

如何加強公衆賬号的規範管理?

近幾年,公衆賬号成為了影響輿論生态的主要工具,但各種亂象和問題也随之出現。

一方面,公衆賬号并不完全是公民用來行使言論權利的工具,而變得越來越商業化、組織化,不少用戶通過公衆賬号表達自己的訴求,進行商業變現。另一方面,平台監管也一直在改進當中。

尤其疫情期間,各種各樣的謠言給國内的初期抗疫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困難。所以,此次國家網信辦從總體上加強對自媒體賬号的管控,也是情理之中。

王四新認為,這次修訂2017年的規範性文件主要是為了使自媒體賬号合規合法運營。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公衆賬号交易或被禁止)1

新榜:管理規定中提到,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對用戶應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這樣操作的好處是什麼?

王四新:除了真實身份認證,文件裡還提到交叉認證,通過手機号、銀行賬号等進行多重認證,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管理的精準度,使每一個賬号背後的人與組織都能夠有真實的信息存儲在平台上。

如果後續有什麼問題,就可以順藤摸瓜進行問題處理,對于提升管理的精确程度和減少成本都會有好處。

新榜:據悉,國家網信辦提到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應當建立公衆賬号監測評估機制。這裡的監測評估機制具體指的是什麼?

王四新:公衆賬号監測評估機制,實際上是平台對公衆賬号進行把關經營過程中進行監督,以及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處理的一種體制和機制。

也可以說,是互聯網平台的一整套用戶管理制度。

監測評估主要是要求服務提供者能夠運用後台數據、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算法等方式,對賬号使用服務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有相應的預案,能夠及時處理公衆賬号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

即要求平台對各類賬号使用服務的情況所表現出來的普遍問題或特殊問題,及時識别和評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時用相應的方案予以處理,防止産生輿情,或産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新榜:在第二章第十三條提到,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應當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系。标準是什麼?将有哪些維度?

王四新: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實際上是要求平台根據用戶使用自媒體賬号過程中形成的記錄、積累的數據,對用戶進行評級打分,并根據用戶的獲得分數的多少和信用的好壞來提供相應的服務。

類似于在銀行買房貸款的時候,銀行要讓你提供一年或者半年的流水,實際上它是要從你這一年或半年的流水判定你的經濟活動頻度、經濟活動質量,再确定你的信用等級,并且在信用等級基礎上核定你的貸款額度标準。

因為各互聯網平台提供的自媒體公衆信息服務形式不太一樣,平台的管理理念也不太相同,所以平台之間是不會有統一的标準,但是各平台要通過自己具體的管理措施,把這個要求落到實處。

如何界定非法交易買賣公衆賬号?

在此次的修訂意見稿中,涉及買賣公衆賬号的政策引發了不少同行的讨論。

有些從事賬号買賣的人表示,“感覺自己要失業了,從政策來看,之後是否還可以進行賬号交易還是未知”。有些人則覺得問題不大,“這應該不是一刀切的事情,隻要遵循市場規則規範就不會有問題”。

一位負責賬号交易的人士表示,目前公衆号是有認證核驗流程,操作也挺正規,會幫助買家驗證賬号真實性。但抖音、微博等平台都沒有,之後肯定會做相應的調整。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公衆賬号交易或被禁止)2

那麼,什麼樣買賣公衆賬号的行為屬于非法交易?

王四新認為,國内對于公衆賬号的管理要求的是實名制,因此公衆賬号需要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或組織形成一一對應關系,這就決定了任何想使網絡空間的公衆賬号和現實空間的組織和個人進行錯位的做法,都可能違背法律的初衷。

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冒用他人名稱或者個人通過注冊小号,把賬号養大之後進行買賣,甚至有些會通過買賣賬号進行輿論操控,也有利用虛假賬号傳播虛假信息,誤導公衆,影響公衆秩序的情況發生。

王四新提到,非法交易從原則上來講,是違背了1号一人、1号一組織的原則,同時又通過賬号的買賣、僵屍賬号的生成等,誤導受衆、操縱輿論或其他非法活動。

管理規定實施後,

會給内容創作者、平台帶來哪些影響?

一直以來,國家網信辦在監管自媒體的規範管理上愈發嚴格。

比如,今年7月29日,國家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内開展為期3個月的進一步加強“自媒體”基礎管理專項治理行動,要重點推進微信、微博等13家主要平台的公衆賬号分級分類。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公衆賬号交易或被禁止)3

一旦管理規定實施後,公衆賬号的買賣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王四新認為,無論是平台還是從事賬号買賣的各方,都需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比如在平台進行備案,或者将變更後的賬号所涉及到的個人以及組織的信息,以醒目公開的方式向用戶公示等。

不過,他也提到,賬号的轉讓買賣問題不會終止,隻是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

一位從事賬号買賣的業内人士透露,如果交易真的被禁止了,那麼短期内一定會有一波買賣賬号的熱潮,預計交易量小幅會有一波上升。

結合這次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我們也從中看出一些趨勢。

一是,對内容創作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意味着,創作者在進行内容創作時,最好能夠結合自己的職業經曆、專業背景等,用自己擅長的知識領域來提供專業性的服務信息類産品。

公衆賬号信息服務平台對申請注冊從事經濟、教育、衛生、司法等領域信息内容生産的公衆賬号,應當要求用戶在注冊時提供其專業背景,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獲得的職業資格或服務資質等相關證明材料,并進行必要核驗。

二是,強調用戶和平台要尊重知識産權,平台要通過具體措施确保洗稿等損害創作者知識産權的行為受到處罰。

王四新表示,這個政策實際上是在鼓勵創作者遵紀守法,很可能這些都是将來平台評定用戶等級的依據,記錄越好可能享受到的權益越多。

公衆号被互聯網主管部門通報關閉(公衆賬号交易或被禁止)4

三是,平台可能需要制定更詳細的管控措施,對平台上的自媒體賬戶,以及自媒體賬戶提供的内容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動态檢測和評估,更加嚴格地防止用戶利用自媒體賬戶傳播虛假信息和其他違法活動的發生。

所以,平台需要對标規範的具體要求,建設平台的責任體系,在操作流程等方面都要做相應的調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