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寒具、粔籹、細環餅、撚頭)是一種民間小吃,主要食材為水、面粉、食用油、食用鹽等。其制作方法為用水和面,搓成細條,扭結為環钏形狀,油炸而成。酥脆香甜,口感好。
sǎn zǐ ,一種用糯粉和面扭成環的油炸面食品。馓子,用面粉制成,細如面條,呈環形栅狀。
馓子是一種油炸面食。在西北地區都有吃馓子的習慣。一般漢族在臘月底制作,過年時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群衆,在每年歡度傳統的“古爾邦節”、“爾德節”、“聖紀節”,以及婚喪大事中,都把馓子作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的風味名點之一。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馓子。
當客人來到的時候,賓主互緻節日問候。客人入座後,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遞到客人面前,然後斟上香噴噴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給客人泡上主人喜歡食用的新疆石河子産的方塊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興地連聲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漢語“謝謝”的意思),感謝客人的光臨。
馓子色澤黃亮,香脆味甘。過春節,有的漢族人家也請少數民族鄰裡巧手幫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見油馓子亦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名點美食了。
馓子是用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和面時要用比較大的勁道,最好能再加一些雞蛋或者植物油,可以使馓子更香脆;把和好的面擀成面餅,再把面餅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馓子,也是回族的一種小吃,由于地區不同,也别稱膏環,撚頭等。它用面粉加少許鹽和好,撚成細條,油煎而食,有盤馓和酥馓之分;以股細、條勻、焦酥、香脆為佳品。在甯夏各地,每逢節日喜慶,回族婦女同胞便各顯身手,做出圖形各異的多種馓子,點綴節日氣氛。
如今,在許多食堂和早點鋪裡,馓子也已成為常見食品,随時可以買到,馓子也常出現在非節日場合,并且在内地也普遍存在,比如四川樂山的豆腐腦中就有馓子加入,味道也不錯。
制作方法一:
主料:面粉
炸馓子的做法:
第一步,揉面。
把面團子放在面闆上擀扁,首先動用小擀面杖,把它壓開,動用大擀面杖想做面片一樣,把它幹成好大好大的一張面皮。第二步,造型。先把面像做手工一樣按最好的使用面積切好,剩下的邊角料最後直接炸就可以不用管它。然後切開每一個,要注意合适的大小。
第三步,炸制。
制作方法二: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雞蛋1個鹽12克植物油500克(約耗100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兌入約250毫升溫水(天熱可用涼水),雞蛋1個,鹽12克,同時放入,待鹽溶化後,用手把面抄勻,再用手把面紮成柔軟光滑有筋力的面團,蓋上濕布饧20分鐘。
2.案子上抹些油,把面放在案子上,在面皮上再抹一層油,用水搓成筷子樣粗細的長條,分層盤入盆内。層層都要刷油,從頭到尾搓成一根。
3.将面條的一頭夾在左手的虎口處,用右手捋住面條,往左手并排伸出的4個指頭上纏9~10圈,再取一雙筷子,撐在纏好的面條圈套内,用雙手拿住兩頭,往外抽至20厘米左右長,投入七成熱的油鍋中,剛一見熱,立即将一頭扭一個半劑,然後抽出筷子,在油鍋中炸至定型,成柿黃色撈出即成。
馓子又稱寒 具,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寒具的制作方法。
對于寒具,通常的解釋是,古人過寒食,一天早晚不動煙火,隻能吃冷飯,而吃冷飯對人的腸胃又沒好處,遠不如油炸食品耐儲藏,且不傷腸胃,于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面食,作為寒食期間的快餐。既是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了。這類解釋未必可靠,但是暫時還沒有更可靠的解釋。
關于寒具還有個典故。說是東晉時有個大将叫桓玄,此人附庸風雅,收藏了大量名貴書畫,又愛顯擺,每有朋友登門,就拿出來讓人一同觀賞。一日廣邀賓客,大擺宴席,酒足飯飽之後,又取出一幅珍品請人品評。那天的飯食當中有寒具,桓玄的客人吃寒具就像我們今天吃麻花那樣,用手抓着往嘴裡塞,一頓飯下來,手上都沾滿了油,當大家在桓玄那幅畫(一說是書法)上指指點點之時,油印子就轉移到了畫上,好好一幅畫給糟蹋了。桓玄心疼得要命,從此吸取教訓,再請人吃飯一律不上寒具。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講到寒具,說明寒具曾經活躍在南北朝時期;上述典故裡講到寒具,說明寒具在兩晉也該是流行食品。沿時間的長河一路回溯上去,我們還能在遙遠的周朝發現寒具的蹤影———寒具在東周居然是宮廷主食之一。我們說東周已有寒具,隻是根據文人的記載,而文人的記載常常離詩意很近,離事實很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