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向來熱衷于補鈣,喝下一碗碗的喝骨頭湯,食一瓶瓶地吃鈣片。但中國人也是最缺鈣的,根據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96.6%的國人鈣攝入量不足。一邊缺鈣一邊補鈣,也正是在這種矛盾的過程中,産生了很多健康問題。
1、兒童
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缺鈣會影響到他們的發育。首先,缺鈣的兒童不容易入睡,總是在半夜驚醒。其次,他們學走路的時間比同齡人要晚。最後,牙齒的生長也晚于同齡人。
2、青少年
青少年缺鈣會出現特别明顯的生長痛,膝蓋疼痛并且時常抽筋。他們經常感到情緒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踏實學習。部分人還會出現偏食、挑食的情況,吃東西沒有胃口。
3、中年人
中年人缺鈣,常見的表現就是倦怠、乏力,總是精神不振。除此之外,中年人缺乏還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關節疼痛也時常到來。
4、老年人
老年人缺鈣,容易導緻骨質疏松,出現身高縮短、駝背等情況。老年人缺鈣還伴随着出現腰背酸痛的問題。除此之外,老年人胃口也會受到影響,容易出現便秘。
經常做哪些事會讓人缺鈣?1、 吃得過鹹
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會促進尿鈣的排洩,影響骨代謝,高鹽飲食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為此,我們要日常減鹽,做菜少放一些鹽和雞精味精等調味料,少吃一些隐形鹽食物。
2、 不喜歡曬太陽
不少年輕人,尤其是女性追求皮膚白皙,因此都不喜歡曬太陽,生怕把自己曬黑曬傷。實際上這種習慣會影響到骨骼的健康,體内無法合成充足的維生素D,鈣的吸收因此受到影響,人體就容易缺鈣。大家不妨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曬一曬胳膊和腿,每周兩次,每次5到30分鐘左右。
3、 吃肉過多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無肉不歡的,每天都吃得很油膩,日常飲食都是大魚大肉。雖然這樣的飲食方式能夠補充蛋白質,但是過多攝入蛋白質會讓腎髒排出更多的鈣,從而促進鈣的流失。為此,我們應該控制每日肉類的攝入,一天一個雞蛋、手掌心大小的肉塊和魚塊,這樣的攝入量已經足夠人體所需。
4、 不喜歡運動
想要讓骨骼更為健康,大家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因為缺乏運動,骨質對鈣的需求和利用就會減少,人就會容易衰老,同時骨密度也會降低。成年人每周需要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至少分散在5天内進行。
5、 喜歡喝碳酸飲料
酸酸飲料雖然好喝,但是它會無聲無息地偷走我們的鈣。碳酸飲料所含的磷酸會和鈣形成不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影響鈣的吸收。我們日常要少喝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
6、 抽煙喝酒
這兩種不良習慣都會讓骨質變差,加速鈣的流失,同時讓腸道吸收營養的能力下降,無法更好地吸收鈣質,導緻身體缺鈣。
7、 不是正确的補鈣方式
很多人認為吃蝦米會補鈣,實際上蝦皮中雖然含有很高的鈣,但是蝦皮當中的複合物形式的鈣很難被吸收。另外,不少人認為喝骨頭湯最補鈣,實際上骨頭湯裡含有最多的是脂肪,即使含有少量的鈣也不容易被吸收。
日常補鈣可以多吃哪些食物?一是奶制品,奶制品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尤其是牛奶,每天喝杯牛奶能夠有效補鈣。二是海鮮産品,不管是大閘蟹還是蝦,含鈣量都很可觀。三是豆制品,尤其是黃豆、黑豆等豆類制品。四是菠菜,菠菜在所有蔬菜當中含鈣量最高。
青少年和老年時期是補鈣的關鍵時期,因為青少年生長發育需要補充大量鈣質來補充,而老年人也要多補鈣,因為年齡逐漸增大,鈣質流失也越發嚴重,導緻骨質疏松,及時足量補鈣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來說相當重要。
我們在認識到補鈣的重要性,同時也要用正确的方法補鈣,不要做那些會讓鈣流失的事情,不要走入補鈣的誤區。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健康明星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