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家長大多存在“望子成龍”的心理,希望學生未來能有大的出息,在孩子上小學前就開始為将來做規劃。
通常學生在邁入小學階段前,會先進入到幼兒班學習,到了适合的年齡再到小學去學習,一些家長希望自家的孩子,減少幼兒班的學習時間,盡早進入小學生活。
另外一些家長,則認為過早地進入小學,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育,希望學生到特定的年齡,或是晚一年去上學。
以往,教育部對學生的入學年齡有着嚴格的規定,9月1日前年齡滿6周歲,才能擁有當年入學的資格。
部分學生滿足6歲入學的要求,生日晚于9月1日,隻能抱着遺憾,期待來年入學。
不同的學生身心發育狀況不同,一些發育較快的學生,能夠在6周歲前,達到正常入學的标準,而另一些學生,身心發育相對遲緩,年齡符合規定後入學,很可能會出現學習困難的狀況,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最近有消息傳出,小學生入學年齡标準,可能會出現大變動,家長們對此表示出十二分的關注。
教育部下發通知,小學生入學年齡或出現大變動?家長們坐不住了
學生邁入小學校門開始,就像帶上了“小枷鎖”,從小學到大學,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家長們對以往小學生入學年齡的規定,态度褒貶不一。
部分家長對此表示理解,生日在9月1日後的學生,晚上一年能夠有更多童年的歡樂,同時還能在這一年中盡快發育,為來年的緊張學習,打下身體素質基礎。
還有一部分家長則不這麼認為,現在社會競争如此激烈,學生晚上一年學,就意味着知識的積累少于同齡人,起跑線上遲一步,後續也會晚一年進入社會。
如果學生入學沒有年齡限制,相信這些家長願意更早地将孩子,送入校園開始學習。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非常關心,聽說小學入學年齡可能會出現變動後,有點坐不住了。
教育部門考慮到這幾類家長的心情,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童年和未來,向家長們開通“綠色通道”,打破原先的上學年齡标準線,将小學生入學年齡調整得更加靈活,為家長和适齡的學生提供方便。
小學生早上學和晚上學,家長該如何去選擇
教育部調整小學生入學年齡後,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學生的發育情況,相對自由地選擇上學時間,年齡不再是學生們“起跑”的标準線。
學生上小學年齡審核沒那麼嚴格,有些家長開始犯愁,送多大年紀的學生上小學,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會更好呢?
與幼兒園階段的學習相比,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更為緊張,上學時間會有嚴格的規定,學業負擔也會增大,不再像幼兒園那樣輕松。
一些學生和同齡人相比,身心發育較為緩慢,在初次進入小學時,可能會表現出較為強烈的不适感,另外一些身心發育較快的學生,能夠較快的适應小學生活,學到更多的知識。
家長在送學生上小學前,需要清晰的分辨,自家的學生屬于以上哪類,如果屬于前一類,則需要适當地推遲學生的入學時間,當學生足夠适應小學生活,再将其送入校園。
反之,家長将這類學生盡早送入校園,學生很可能會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有些學生甚至會因此出現厭學的情況,對學生成長和學習産生不利的影響。
寫在最後:
過去教育部門的規定中,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可以在當年順利入學,這個規定對于一些年齡到了,生日卻晚于上學規定的學生不公平。
這些學生隻能選擇來年,跟年紀較小的學生,一同邁入小學校門,這就意味着這些學生,會少于同齡人一年的學習時間,知識儲備量可能會偏小,以後就業會受到一定影響。
教育部調整學生的入學年齡限制,意味着小學生入學時間将更加靈活,對此家長需要保持冷靜客觀的态度,不要盲目的确定學生的上學時間。
家長在學生身心發育還不成熟時,強制送他們上學,學生在校适應情況和學習情況,可能會與家長期待相差較大。筆者提議,家長盡量不要急于送孩子上學,将目光放長遠,在合适時候,送學生到小學去學習。
今日話題:你對小學生早上學這件事怎麼看?歡迎到下方參與讨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