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 萬松鏡
原 典
《百戰奇略》賞戰篇原文為:凡在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士卒争先赴者,必誘之以重賞,故敵無不克焉。法(指《三略·上略》)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賞戰篇大緻内容為,無論是在攻城作戰中遇到高牆深壕,箭石交下的情況,還是當兩軍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格鬥時,要使士卒奮不顧身地前赴後繼,奮勇殺敵,都必須以重賞來激勵他們。如此,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誠如兵法所說:“重賞激勵之下,必有勇士出現。”該篇旨在闡述攻堅克難時,以重賞調動士氣、激勵部隊鬥志。
戰 例
公元207年,曹操準備北征。決策時,有些将領認為軍隊久戰中原、人疲馬乏,需要休整,希望曹操三思,但曹操孤注一擲率軍北上,一路上險象環生。歸來後,曾勸谏過曹操的将領惶恐不安,忙下跪請罪,曹操卻重賞他們,并表示這些将領當初的意見是正确的,應當厚賞。
解放戰争期間,粟裕十分重視情報工作。華東野戰軍情報部門“四中隊”及時掌握了國民黨軍将派飛機進行轟炸的情報,部隊得以及時疏散。事後,粟裕不僅表揚“四中隊”,還獎勵每人兩斤豬肉。孟良崮戰役中,“四中隊”的周中昭潛心研究,發明了新破譯方法,偵獲極其重要的情報,粟裕當場決定給周中昭記一等功。
計謀分析
以上兩個戰例充分說明“賞戰”的重要意義,賞之有術、賞之有道、賞罰分明能增強對部隊的控制力,達到鞏固己方的目的。
正确認識賞是達到“賞戰”目的之重要前提。賞的目的,在于激勵鬥志、鼓舞士氣,運用得當就能調動廣大将士的積極性,提高部隊戰鬥力。但也應清醒認識到,賞既是愛的形式,也應有威的體現。賞如果隻是愛、不含威,這種賞隻是一種溺賞,不可能造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因此,獎賞是一把“雙刃劍”,指向必須要有針對性。具體而言,就是要論功行賞,賞罰分明。論功行賞,不搞平均分配,杜絕坐享其成、無功受祿的情況出現,就可用具體利益鼓動将士的進取心理與破敵勇氣,從而保證每次戰鬥都能人人盡責、個個出力,是一種符合戰争目标的正确價值方向引導。賞罰分明,懸賞鼓動與實施獎勵一緻,可促使官兵行為沿着所引導的正确方向發揮力量,是每戰獲勝的無形保證。曹操北伐失利後重賞谏臣,充分體現出其在獎勵激勵部署上的風度。粟裕獎勵有力,激勵“四中隊”多次提供準确情報,對幫助華東野戰軍首長正确決策發揮關鍵作用。
精神和物質獎勵有機結合是實施“賞戰”的具體手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盡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多是從物質、金錢方面去理解賞的内涵,但物質獎勵并不是萬能的。從古今中外的戰例可知,大部分的勇士并不是因利而戰,而是為義而戰。在這些義勇之士面前施賞,往往是難以奏效的。因此,重賞不能隻理解為物質、金錢,應該包括精神方面的溝通、人格的理解,即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在實施“賞戰”的過程中,賞的具體手段應區分為兩種: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針對具體需求将兩者有機結合方能發揮“賞戰”的最大效用。古代社會側重物質層面上的獎勵,動辄以錢帛、官階等作為施賞的手段,而我軍更注重精神層面的獎勵,如榮譽體系的構建,功臣等級的授予、組織的關心關懷等,這與我軍人民軍隊的本質是分不開的。粟裕對“四中隊”論功獎勵,既注重為其實現作戰價值提供物質保障,更強調榮譽獎勵與關心個人。孟良崮戰役結束後,粟裕不僅多次公開表揚“四中隊”,同時要求副官處給“四中隊”配備騾馬、挑夫、汽車,在行軍時為他們運送機器設備,保證工作順利開展。不管是“兩斤豬肉”,還是幾句關心和表揚的話,都能極大調動指戰員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爆發出巨大潛能。
把握賞的時機和限度是發揮“賞戰”作用的保證。有效的獎賞能鞏固己方實力,挖掘自身潛力,而運用不當,賞不準、賞不及時或賞之過濫,都會挫敗士氣、滋生怨氣,助長投機主義行為,與“賞戰”的初衷背道而馳,此時的賞反而成為一種純粹功利性因素,就可能變成追名逐利、瓦解士氣的腐蝕劑,這是實行獎勵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因此,靈活把握賞的頻度和限度是發揮“賞戰”作用的關鍵。曹操承認自己判斷失誤導緻出師不利,大膽施賞當初谏言的将領,使得上下一心,極大鼓動了部屬的積極性。粟裕不失時機給“四中隊”人員分發豬肉,第一時間給破譯敵情做出突出貢獻的周中昭記一等功,并多次對“四中隊”集體予以表揚,可以說既突出了賞的時效性,又體現了賞的示範性,很好地發揮了賞的作用,達到了“賞戰”目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