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6:48:58

玩了這麼多年的孔雀魚,每天都會碰到很多新人提出的關于孔雀飼養及生病治療方面的問題,而這類問題的核心絕大多數都出現在養功上,養功方面的關于養水環節上的問題往往又是導緻問題的本質原因,基于這點,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希望本文的内容能讓新人有更多的借鑒作用吧。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1

1。先說說什麼樣的水是飼養用的最好水體吧,當然幹淨的水是飼養魚的最好水體,這樣的水體裡含有的營養物質極其貧乏,無論對魚的生長還是對病菌的抑制都是非常好的,但養魚的水裡,魚會拉粑粑,會分泌體液,還有飼料的投入,這些都是營養物質(富含蛋白質),所以說,隻要進了魚的水體,無論開始是多麼的幹淨,隻要開始有魚了,水體中的營養就會逐漸的,也就是說,隻要養魚,就沒辦法保證水體是不含營養的,而這些營養物質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導緻水體富養,結果就是緻病病菌大量繁殖,最終導緻魚生病,死亡。

2。讓水盡可能幹淨的目的是對的,但很多情況下水體中的養料豐富程度跟理解中的是不一樣的(新人要特别的注意這點),每天換水,隻能是有可能保持水體好,但并不能肯定水體好,如何處理掉不停進入水體的養料才是關節所在。處理水中這些不停進入的養料方法很多,比如,換缸法,準備2個魚缸,每次吃完食物,就把魚移動到另一個幹淨水的魚缸,這個方法絕對可以保證水質優良,但這點很不實際,工作量大,資源浪費,所以沒人用這個辦法。而現在最常用的就是建立硝化系統,并長期的保持系統的穩定,事實方案是氣泵+水妖精(或底濾系統),解決了氧氣問題,解決了生化問題。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2

在這個方案事實的過程中,重點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建立當量匹配的生化系統是很關鍵的,也就是密度的問題,可以給個參考悉數,每2L水飼養1條成年母魚和2條成年公魚,20L水配置1W氣量,1個中号水妖精(海面的直徑和高度在12-15CM),這樣的配置是比較合适的,密度低于這個可以,但高于這個就要考慮增加水妖精增加氣量,但不建議超過1L水裡多于2條成年母魚。至于怎麼生出硝化細菌并不很重要,隻要按照建議的配置飼養,1個月以後你的魚缸自然就有硝化細菌了。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3

第二,保持生化系統的穩定,生化系統一旦建立了,就要保證這個系統的穩定,其中有些操作是毀滅性的,這些操作都是一定要禁止的,一定要操作的時候也要盡可能少的多個重合操作,絕不能對水妖精進行殺菌,殺菌有主動的,有被動的,隻要魚沒有大範圍生病(超過20%),就不要操作殺菌(高錳酸鉀,酒精等),還有就是平時清理水妖精一定要用老水,不要用自來水,有些地區的自來水是有氯氣的,有殺菌作用。達到1條/2L的密度後,絕對不能大幅度的增加飼養密度,這樣對系統的會造成沉重的負擔,一旦系統負載超過極限,就會導緻整個硝化系統崩潰,最終導緻死缸,危險非常的大。絕對不能長時間的停止氣泵,硝化系統的工作前提是氣泵的供應,水妖精的設計就是以氣泵為動力的,如果沒有氣泵,等于沒有水妖精,所以長時間關泵也是非常危險的。絕對不能快速進入大溫差大水量水體,會直接導緻2個問題産生,其一,直接導緻魚生病,死亡,其二,會直接導緻硝化細菌死亡,正确的方法是滴流進水。絕對不要對水體進行大幅度高頻率換水,關于水體的問題前提就是保持細菌的穩定,換水可大幅度,但不能高頻率的進行,硝化細菌有附着效果,但多次大幅度高頻率的換水會快速降低硝化細菌的密度,對系統的傷害雖不是毀滅性的,但也是重創,正确的方法應該是,高頻率小水量,或者低頻率大水量,可根據自己的習慣,挑選一種。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4

3。重點再說2個大的也是最常見生物群——藻類,藻類中,魚缸中最常見的是3類藻:綠藻、絲藻、褐藻,這3種藻對魚來說都沒有任何害處,他們都屬于自養型藻類,通過吸收水體種的N類,C類,再加上光合作用就可以生存了,也就是說是降低水體鹽分的作用(主要是硝酸鹽+磷酸鹽類),但還是稍微有點區别,褐藻絲藻營養儲備為多糖(澱粉,纖維素),這些藻類魚吃了基本不吸收,但對刺激腸道蠕動是有好處的,而且因為自身比較堅硬,魚很難徹底消滅褐藻絲藻,也就是說褐藻絲藻一旦産生,不通過人為因素不會自己滅亡,而且這2個藻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生存方式為附着方式,隻能生長再缸壁上,換句話說,褐藻絲藻對水質的透明度是沒有任何影響的(當然要清理觀察面缸壁咯),對觀察魚是沒有任何障礙的。還有就是綠藻,綠藻是個大的門分類,屬于綠藻門,其中細分包括矽藻,綠藻,這2個藻類都是直接生長在水體中的,平時說的洄水(綠水),其實就是這2個藻,這2個藻的共性是,矽藻綠藻都生長在水體中,對水體透明有明顯影響,但消耗鹽類的能力要強于褐藻絲藻(想想就知道嗎,因為多嗎),就營養來說,綠藻矽藻都是很好的營養,富含葉綠素,類戶蘿蔔素,對魚發色有很好效果,作為BB的開口飼料也非常好,其中尤其以矽藻為商品,營養儲存方式為蛋白質,對發情期,月子期,病養期,揚色期,BB期都是非常好的飼料(畢竟蛋白質多嗎!),而綠藻為澱粉方式。綠藻和矽藻的區分方法就是矽藻會偏黃,綠藻則隻有綠色。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5

魚缸中可能出現的這3大類藻如果沒特殊需要,完全可以不清理,他們的作用跟植物很相近,可以消耗水體中的鹽,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換水是為了降低鹽的濃度,當缸中生長了這些藻類,換水周期就可以延長了,具體時間跟密度有關。還有關于這3個藻類的另一個用途,絲藻隻會生長在N含量較低的水體中,光線強度一般,所以一旦魚缸中能長出絲藻,恭喜你了,你的水質控制的相當好。當水體中産生綠藻了,就要當心了,光線太強+營養過剩通常會産生綠藻類的(包括矽藻),而褐藻多數是因為光線不足,營養也不足的情況下,而且一旦看是生長,将占據所有可能占據的角落而成為主控藻類,絲藻基本就不會産生了(沒落腳的地方),綠藻矽藻可以再次生成,因為生活空間不一樣嘛。總結下來就是絲藻最适合,清理觀察面,不影響水體透明度,工作效率最高,條件是要保持水體較好光照+營養一定要少就O了,絲藻在有目的培養的時候注意點就是要保持整個缸内的水體流動循環,這點很重要,一定要讓絲藻漂浮起來,可以增強工作效率,那種風吹草低顯牛羊的效果很好哦,好像綠毯子一樣。 繼續說說另一個大的群體——菌,菌對魚的影響有2類,一類是緻病類型的,包括病毒,細菌,真菌,這些都是會導緻魚生病死亡的,而且已經有很多文章闡述得很詳細了,就不再詳細說了,重點說說另一類影響,厭氧異養類細菌,這類細菌雖然不能直接導緻魚生病,但對水質得影響是很大的,在水妖精篇章中曾經提到過關泵這個情況,當泵關閉掉,氧氣進入停止後,如果缸内有大量剩餘垃圾,厭氧條件下,有機物的幾個主要成分N(氮),S(硫)的降解産為是氨(有毒),硫化氫(有毒),而在有氧環境下分解分别是硝酸鹽,碳酸鹽(都是無毒的),其中氨和硫化氫可直接毒殺魚,而且一旦水中産生了,隻能通過換水來解決(效果很快),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曝氣後厭氧菌停止繁殖,氨及硫化氫重新進入硝酸鹽,硫酸鹽分解進程中,最終降解(效果很慢)。帶底沙的魚缸在沙的底層也有類似的分解有機物方式。蛋白質的分解要麼走向硝酸鹽,要麼走向氨,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單項進程,跟氧氣,細菌環境有直接關系,即使降解到硝酸鹽,如果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硝酸鹽也會重新生成亞硝酸鹽(反硝化作用),這裡面有細菌的作用,也有純化學的反映方式,變化過程非常複雜,不能簡單的理解為降解了就不會還原了。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6

在水質的影響發面,解決問題的核心注意幾個方面:

1。保證水體中的氧氣

2。保證魚缸内沒有死角(如超過5CM厚的底沙)

3。不要讓垃圾長時間浸泡在水體中

以上3點是魚店裡典型控制水質的方案,通常是配置小功率上濾。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7

4。配置功率匹配硝化系統,進行硝酸鹽進程的降解。

5。定期換水,降低硝酸鹽濃度。

孔雀魚水質怎麼控制(孔雀魚的水質管控)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