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霜如何挑選?夏日來臨,又到了選擇和使用防曬霜的季節從保護皮膚的角度來說,每天都應該使用防曬霜,哪怕你隻呆在室内工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防曬霜如何挑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夏日來臨,又到了選擇和使用防曬霜的季節。從保護皮膚的角度來說,每天都應該使用防曬霜,哪怕你隻呆在室内工作。
日常接觸的紫外線分為波長為280-315nm的中波紫外線UVB和波長為315nm-400nm的長波紫外線UVA。UVB會引起曬傷,在天氣炎熱的季節和晴天時最強,所以你去海邊時會出現曬紅、甚至脫皮起水泡的情況。而UVA則不同,波長比較長,所以穿透力強,可以穿過雲層、甚至5mm厚的玻璃,會引起皮膚老化。
因此,在選擇防曬霜方面,你就要注意防曬産品是不是可以有效的防止UVB和UVA,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廣譜防曬。最簡單辦法就是看防曬值标注。
看防曬值
說到防曬值,問題變得複雜起來了!歐洲、美國、中國和日本的标注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在對抗UVA方面。其中的SPF(防曬系數)是全球通用的,是指對抗UVB的能力。在正常的日光下15-20分鐘,皮膚就會出現曬傷的情況,而SPF1可以将這個延長一倍,SPF30就是延長了30倍,為了方便計算,基本都是以時間來衡量。
再來看UVA的标注,常見到的就是日本的PA值,也就是PA 這種标注方法。歐洲沒有直接标明數值,而是用圓圈UVA表示,這代表其中的UVB和UVA的防護能力不低于3比1。日本和歐洲的方法都是對應于UVAPFi值的,最強的PA 代表UVAPFi大于16。如果是歐洲的防曬基本是SPF50左右,可以達到UVAPFi16左右。
美國産品會在包裝上标注Broad Spectrum(廣譜防曬),代表産品可以防止大于等于370nm的UVA,同時SPF在15以上。中國則是參考了日本标準,超過SPF30的标注為SPF30 ,PA值最高的PA 。
看成分選防曬劑
對于比較在意防曬産品的消費者來說,這些還不足夠。防曬産品之所以有防曬能力,是因為添加的防曬劑,這又分成物理防曬劑(無機防曬劑)和化學防曬劑(有機防曬劑)。
物理防曬劑比較簡單,隻有氧化鋅和二氧化钛兩種成分,其分子量超大,不能穿過角質層,所以安全性極高,通常推薦給嬰幼兒和孕婦使用。問題在于使用後皮膚會有泛白現象,膚色深的人用起來會顯得很白,對于大于370nm的UVA防護能力欠佳。
選擇時隻要留意一下防曬霜的标注,一般有特别說明,純礦物防曬或者是純物理防曬。同時看成分表是不是僅有氧化鋅和二氧化钛兩種防曬成分。
比較常見到的物理防曬有:嬌韻詩清透美白防曬乳,資生堂安熱沙倍呵防曬乳,資生堂新豔陽夏日常溫和防曬乳,雅漾舒緩自然防曬霜,倩碧勻淨色斑防護乳,倩碧日用輕透防曬隔離霜SPF25等。
化學防曬劑種類就很多了。化學防曬劑的問題在于這類防曬成分容易滲入角質層,引發皮膚敏感和刺激,造成皮膚不适。最常見到引發問題的就是二苯酮類防曬劑,這類防曬劑也被美國接觸性皮炎學會選為了2014年年度接觸性過敏原。此外,化學防曬劑同樣存在對于大于370nm的紫外線防護力不足問題,隻有少數成分可以對抗這個波長的紫外線。
一般來說,美國的防曬産品以純化學防曬居多,如果是易敏感的皮膚就可能要仔細詢問銷售人員了。通常買到的防曬霜是物理和化學相結合在一起的,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兩者的問題。在品牌方面,大品牌的廣譜防曬産品更值得依賴,對于UVB和UVA的防護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
明白以上這些基本你就能找到一款适合你需要的防曬産品了。如果是打算去海邊,SPF50 PA 之類的廣譜防曬就可以符合需要,最好還是防水型産品。日常防曬,那防曬的指數就不需要那麼高,SPF15-30之間PA 的産品就已經足夠。戶外使用防曬霜需要2-4個小時補塗一次,室内可以在出門前重新補塗一次。
防曬霜的使用和選擇一樣重要,用在面部每次的使用量應該是1-1.5克,也就是30ML的防曬應該在一個月内使用完,這才能達到足夠的防護能力。穿着長袖衣服,佩戴墨鏡,打傘,寬帽沿的帽子,盡量在10-14點中呆在室内,同時配合防曬霜才是最佳的防曬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