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适果斷拒絕

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适果斷拒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14:49:25

古語有雲:“冤家宜解不宜結”,說的直白點,就是“人與人之間應該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因一點點矛盾而互相撕逼,直至大打出手,有的甚至取其性命以洩心頭之恨,最後落得個“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的悲慘結局。

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适果斷拒絕(對這樣的人冤家宜解不宜結)1

如果當初能忍讓一點,或許能化幹戈為玉帛,你好我也好,豈不快哉!

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未必行!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為什麼呢?是因為彼此内心深處有一處怎麼也擰不開的死結。

1、一怒之下捅破的網

在我七歲那年,因為一件小事,母親感到有些憤怒。母親告訴我,别人占了我家便宜還想抵賴。我站起身來,狠狠地跺了跺腳,發誓一定要讨個公道。

後來我才知道,此人是我伯母,她偷偷的将我家的幾隻小雞仔占為己有,還裝腔作勢說,“這就是她家的雞仔”。

90年代,市場經濟在農村發展的如火如荼,養雞養豬成了農民發家緻富最快的捷徑。我家緊挨着伯父家,我們都批發了一批小雞仔,出于擔心小雞仔混淆不清考慮。

于是,兩家都裝了防護網,誰家的小雞,網裡網外一看并知。

可有時候,小雞能鑽破網兜跑出去,就是因為這個,母親好幾次跟伯母扯皮,最後都是落得不歡而散。

起初,我還有點懷疑母親的意氣用事,提醒母親再次确認雞仔的主人,母親用她那堅定而有力的眼神看着我,斬釘截鐵的說,“那是我用紅墨水做了記号的,你伯母家的清一色的沒有标記”。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生氣”,七歲的我,哪有勇氣沖出去跟對方死杠到底,有的本事就是在自家門前跺腳。

父親從地裡回來,我把此時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父親丢下鋤頭,就跑去伯父家評理去了。不巧,伯父出門在外,伯母在喂雞仔水喝。

父親在一旁質問了半天,意思是要拿回自家的雞仔,可一旁的伯母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還冷哼哼的說,“這本來就是她家的,為什麼要還?”。

因為前幾次的事,伯母沒少“貪污”我家漏網的雞仔,這次的事,讓父親有點忍無可忍了。

一向很少生氣的父親變得惱羞成怒,他拿起手邊的鐵鍬,狠狠的朝伯母家網鏟去,網當時就破了一個大洞,伯母斜眼看了一下父親,低聲的說了幾句,就回屋去了。

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适果斷拒絕(對這樣的人冤家宜解不宜結)2

老家住的是那種普通的平房,因為就在隔壁,伯母家的談話若聲音大點,從我家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那晚,伯父回來後,伯母跟伯父大吵了一架,第二天,伯父碰見父親時,就好像一切從未發生,忙自己的事去了。

伯母家的網破了,之前本來就鬧過矛盾的兩家,從此以後隔閡就更大了。

2、偏要娶個“傻”媳婦

雖說兩家有隔閡不假,但終歸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妯娌間的矛盾跟兄弟情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有伯父在此坐鎮,伯母的情緒似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不幸的事到來了,幾年以後,伯父被診斷出肝癌晚期。

那時,我十一歲,正上初中一年級。因為鎮上離家還有十裡路,考慮到有晚自習,我選擇了住讀。

一次周末回家,母親告訴我,快去伯父家看看他,大夫說他時日不長了。遵照母親的意思,我去看了伯父,叫了他兩聲,他沒有吭聲,我不知道,他是不能吭聲,還是不想出聲。

之後一段日子,伯父硬抗着與病魔鬥争,遺憾的是,最終還是沒能逃脫病魔的魔掌,就這樣,留下伯母和一雙兒女,伯父萬般不舍的走了。

堂哥是個可憐的孩子,給家裡幹了幾年活,眼看着到了結婚的年紀,因為嘴斜被相親的人嫌棄,說了好幾個對象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戶腿瘸的人家答應了這麼親事,卻被伯母與“門不當戶不對”的理由給拒絕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伯母給堂哥說了一門好親事,對方五官端正,儀表堂堂,這的确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可關鍵是對方腦子出了點問題,不經常發病,偶爾發一下而已。

盡管大家苦口婆心費勁口舌,可伯母仍是我行我素,最終還是拍闆釘釘下了最終的決定,給兒子娶個“傻”媳婦。

“傻”媳婦一到家,洞房當晚就鬧了幺蛾子,“傻”媳婦發病了,準确的說,是發瘋了,枕頭、凳子、床單、被套,被扔的滿屋都是,并且将堂哥暴打了一頓。第二天白天,“傻”媳婦被送回了娘家。

從此,堂哥重新過起了單身生活,可就在幾個月後,堂哥的精神漸漸的出現了問題,他開始變得吐詞不清,說起話來毫無邏輯性。

起初大家都不曾在意,又過了幾個月,堂哥的情況愈發嚴重了,再到後來,堂哥就成了一個精神病。他不說話,看見人隻哼哼哈哈,好像隻有伯母知道他的意思。

堂哥成了精神病後,起初,伯母心情很差,漸漸地,伯母走出了這段陰影。

3、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不久後,堂姐出嫁了,伯母隻能和堂哥相依為命。

兩個人,四畝地,平日的勞作隻能夠維持他們日常的開銷。

除了種地,暫時沒有其他的收入,可是,眼看着村裡其他人的樓房一座接一座蓋了起來,自個兒心裡癢癢,伯母動起了歪心思。

偷别人的東西,是最便宜的買賣。

起初,家裡的母雞少了一隻,母親以為是狗叼走了,後來采取了欲情故縱,将偷雞的人抓了個正着,這個人就是堂哥。

教育一番後,堂哥就被放走了。

家裡的東西有人看着,不好偷,就偷地裡的東西,那是可以直接賣錢的棉花。

趁豐收的季節,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伯母頭戴着手電筒,背着蛇皮袋,在周邊的棉花地裡這摘一小撮,那摘一小撮,直到袋子裝滿為止。

因為種植棉花的田很大,那些被摘取的棉花,不細看根本瞅不出來。剛開始的時候,伯母得逞了,而且是那種得意的得逞了。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很快事情就敗露了。

一次,父親晚上去給地裡灌水時,發現一處燈光在自家地裡閃爍,父親跑上前大喝了一聲,隻見伯母立馬就跑出了很遠。

再後來,周圍的人都知道了伯母的“愛好”,不知道是可憐,還是不計較,村民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伯母呢,卻自以為是,以為大家都被蒙在鼓裡。

有一年,父親出門打工,母親獨自在家,就在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由于門是虛掩着,伯母便趁機潛入了屋裡,盜走了鑰匙,幸好家裡沒有值錢的東西,不然真的是說不清道不明。

為此,母親立刻更換了鑰匙,到後來,家裡的情況才好轉了一些。

清楚了伯母的品行,在前些年,母親決定與她不再來往。父母輩關系的決裂,導緻了後輩交往的終止。每次見到堂姐時,我隻是看看,不言語,不來往,隻是避而遠之,躲而離之。

4、沒有如果,隻有結果

事情變成今天的樣子,我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當初咽下這口氣,送她小雞又何妨?不去捅她的網子,由着她胡言亂語?

當初伯父走的時候,多關心她的遭遇?

當初再強硬點,死活不該讓堂哥娶個傻女人?

如果當初改變了做法,結果會不會好一些呢?

相處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适果斷拒絕(對這樣的人冤家宜解不宜結)3

沒有如果,隻有結果。

一些想不通的事情,還是不要去想了,随它去吧,你會一身輕松。

做一個善良的人,挺好,但做一個“忍氣吞聲”的老好人,就是你的錯了!

“冤家宜解不宜結”?呵呵,得看什麼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