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在饑渴中搶人,北方為什麼還在麻木中沉滄?
2021年:房産稅會落地嗎?北京房價将明顯上漲?
2021年,北京、環京和唐山樓市,有一場大戲在等着你我
文|葉書利
為什麼河北GDP排名第一的唐山,在全國屬于三線城市,而廊坊、保定、石家莊卻是二線城市?
今年,第一财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按照各大城市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等五個方面進行評估,從而對全國三四百個城市進行了劃線排名。詳情可見此前的文章《2020中國一二三四線城市名單一覽:京津冀各大城市都在幾線?》。
對于市場層面的任何排名,肯定都會存在争議,這個非常正常。不過,客觀地說,第一财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相關城市排名,在經濟圈還是得到了較廣泛的認可。
京津冀十三個城市,2020年在全國的城市劃線排名情況如下:
在這份排名榜單上,京津冀人争議較大的二個城市可能是唐山的三線城市和廊坊的二線城市排名。
唐山為什麼是三線城市,排名不及小兄弟二線城市的廊坊呢?
在壹書生(環京置業首席社群:公衆号“壹書生說房”微信ID:yishusheng-fang)看來,主要原因有二,以作參考。
首先,這個排名不是GDP總量排名,而是商業魅力值排名,評價指标包括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如未來可塑性,說白點就是未來的城市增長空間。所以不要以為唐山現在的GDP總量高于廊坊,就簡單地否定該排名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其次,唐山與廊坊,這兩個城市的最主要區别在于,現在的唐山是一個正在“向下走”的城市,而廊坊卻是一個正在“向上走”的城市。
之所以說唐山是一個正在“向下走”的城市,主要原因如下:
A,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城市定位來說,之前是京津唐,現在是京津雄。2017年雄安落地後,在京津冀城市鍊中,唐山便已被抛棄。
B,從全國經濟轉型的角度來說,唐山就是河北在全國經濟排名中的縮影,正在經曆轉型陣痛,未來可否轉型成功,仍是個未知數。
近年來,正在經濟轉型中的河北,在全國經濟的省份排名中節節敗退,從2014年的全國第六,一路下滑到2019年時的全國第十三。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排名還會繼續下跌。而唐山則是河北陣痛的城市縮影。
C,現實的全國城市GDP排名中,唐山是2010-2019年間 GDP排名下滑最嚴重的地級市,從2010年時的全國排名第18,一路暴跌到2019年時的全國排名第29。
近期,一份全國GDP城市排名表引發很多人的關注。在這份統計表上,2010年-2020年GDP排名下滑最嚴重的全國10個地級市,分别是唐山、石家莊、濰坊、大連、沈陽、哈爾濱、鄂爾多斯、淄博、邯鄲、鞍山。
一路下滑的唐山GDP全國排名
城市的未來前景不一定與GDP總量有正相關關系,就像房價并不一定與當地人口總量有正相關關系一樣:房價已便宜到二三萬一套的鶴崗,目前的人口總量高達百萬,與燕郊差不多。但鶴崗目前一套房的最低房價與燕郊一平米的房價差不多。之所以如此,源于鶴崗的“向下走”和燕郊的“向上走”,所以這兩個城市的未來前景是完全不一樣的。
切記,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取決于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不是存量的個體大小。百萬人口的鶴崗是佐證,唐山和廊坊也是縮影。
所以在壹書生看來,唐山屬于三線城市,毫無違和感或不專業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榜單排名中,與唐山同為三線城市的名單中還包括了三亞和海口兩個網紅城市。此外,河北的滄州、秦皇島、邯鄲和邢台,也被劃為三線城市。
與唐山形成鮮明對比的城市則是廊坊。
在GDP總量上,唐山大于廊坊,但在本次的城市排名中,廊坊被劃為二線城市,與甯波、福州、無錫、廈門、珠海等城市劃在一個等級上,主要原因在于,廊坊是一個正處于上升期的城市,所以前景看好。
A,中國的城市化正進入都市圈化時代,而廊坊的都市圈化機遇才剛剛開始。
不誇張地說,廊坊完全是一個都市圈化的重紅利城市,北邊的北三縣與通州接壤,未來15年的城市發展主題是“類北京化”;中部的固永廊與北京南部的大興做鄰居,且共同打造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而南三縣的霸州、文安和大城,與雄安挨着。
伴随北京的遠郊化和都市圈化,廊坊的城市機遇期剛剛開始。
B,現實也在落實這種機遇:近年來,廊坊GDP的全國排名正不斷上升。從2015年時的全國排名第90,一路上升到2019年時的第74名。也是近年來,河北和天津在全國GDP排名落寞背景下京津冀中唯一上升的城市。
一路爬升的廊坊GDP全國排名
在京津冀13市中,排名等級最低的城市是張家口和承德,皆屬于四線城市,這也與這兩地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定位相符合:張承生态功能區。
在京津冀13市中,排名最高的城市當然是北京,且北京以遙遙領先的分數排名全國第一,摔開上海、廣州和深圳。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排行 城市名稱綜合得分
1 北京 174.45
2 上海 157.1
3 廣州 123.22
4 深圳 118.33
5 成都 100
6 重慶 88.74
7 杭州 87.41
8 武漢 80.36
9 西安 79.9
10天津 73.65
11蘇州 71.92
12南京 71.05
13鄭州 63.92
14長沙 62.76
15東莞 60.64
16沈陽 53.67
17青島 52.28
18合肥 51.99
19佛山 50.93
京津冀的未來,北京和廊坊會是絕對的赢家,仍處于上升期;
天津還在“掙紮中摸索自己的未來”,已屬于防守性城市;
石家莊因為省會身份和一省一城的發展趨勢,會有“小未來”;
保定因為雄安的存在,“在不确定性中尚保存着一點幻想”;
秦皇島,因為些許稀缺的旅遊資源和特殊的政治身份,或許也“有點小而美的未來”;
其他的城市,中長期來說,大概率都是收縮性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