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們都挺好30個細微的人生哲理

我們都挺好30個細微的人生哲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47

來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吉大秋果

知行合一

——王陽明

我們都挺好30個細微的人生哲理(你啥都挺好的隻是五行缺)1

寫這篇帖子沒啥意思,就是幫助學生明白一個事,論文寫作是一個知行合一的過程,老師可能隻能幫你提升“知”,可能需要你自己去“行”。這就是所謂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學期,我連續針對本碩博連續開設了幾輪寫作課和閱讀課,主要就是在閱讀和寫作課中貫徹批判性思維,學生上課聽得很明白,課堂上積極互動,課後積極給我反饋,都表示收獲很大。但是同時也不斷地有同學在課後,或者在我的公衆号後台留言說,這種方法好是好,就是脫離了老師自己就不會了,甚至提出了要延長上課的想法(我第一次在正式上課的時候被要求返場,哈哈)。對此,我的回複是,其實不用,我會的已經交給你們了,實在有領悟不上去的可以再問我,或者看我寫的書《批判性思維與寫作》。有的同學反複地問我,老師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還沒有時間教給他們,否則為什麼老師很容易就能看出句子的結構、文章的論證框架,而作為學生的他們卻不能。對此,我也很無奈。其實這個問題就是,你知道了一個東西,你也覺得很好,但是它隻是存在于你的大腦中,這是“知”,其餘如果想要真正掌握這個技能或者方法,你還需要練習,反複地讓手也會,眼睛也會,這叫“行”。所以,你需要的不是我在上課,或者我隐藏了什麼其他的方法,而是你需要練習,把自己變成熟練工種。

我特别願意用開車來比喻寫論文這種學術訓練,開車得有理論,理論考完了還得考路面,你不可能隻會理論的情況下就會開車了,你還得練習實際操作。有時候即便你拿到了駕駛證,你也是一個新手。一名成熟的老司機其實是至少要開5萬公裡以上的裡程,基本上把常見的路面全都處理過才行。所以,懂不懂開車的理論其實不是決定性的,最主要的是你在懂得前提之下還需要練,而這個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回到學術訓練本身,老師教給你理論,甚至1對1的進行一段“路面的訓練”,之後你就要自己不停地,有意識地按照老師教給你的方法去自行展開訓練,而不是焦慮的告訴老師:“你教給我的方法懂了,但是我還不會操作,我很焦慮,我想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和路徑幫助我進行提升。”那我想說的是,沒有了,學術研究的規律性的東西就是這些,其餘的就得下苦功夫訓練自己。要讓自己接受在學術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一段很長的成長時間,這段漫長的成長時間,你隻能是把自己關起來,坐冷闆凳,閱讀經典,反複揣摩,不停的将眼前的學術訓練活動和老師上課教你的場景結合在一起。隻有在如此的封閉、向内、重複的磨練過程中,你才有可能領悟到老師上課教你的那些原理和方法的真谛。省略了這個過程,任何人的學術研究都是不可能成的。而通常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非常消耗意志、磨練心志和最讓人内心發怵的部分。

我其實在這裡想說的是,不要迷信什麼有速成的方式,你即便懂得了學術研究的套路、技巧和方法,你都是需要用苦功夫去把它變成自身真正擁有的技能。這個過程誰也幫不了你,誰也替代不了你。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區分人和人之間最終呈現狀态不同的根本原因。你看到一些同學一起聽課,但是有的同學就掌握的好一些,有的同學就掌握的差一些。除了上課聽課質量和天賦秉性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原因就在于他是否在課後下苦功夫去練習,而這個過程通常是“不瘋魔不成活的”。

所以,不要總是圍着老師去讨教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你應該還在哪些方面提升認識,知道的再多,認識的層面再高,不動手練習是不行的。所以我說,有些同學哪都挺好,其實就是五行缺“練”!你應該回去跟自己較勁,而不是再糾結是否還有啥武林秘籍是你不知道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