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動車相關的報廢标準始于1997年7月15日發布的《汽車報廢标準》,其中有提到,對于非運營車輛(私家車)的報廢标準為期限為10年,行駛裡程為10萬公裡,之後随着國内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對車輛需求的不斷上升,再加上我國汽車工業的逐步成熟,制造車輛的水平明顯提升,在2000年頒布了《汽車報廢标準規定》中提出,關于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車輛使用年限為15年,雖然非運營車輛還是有年限限制,但把時間從10年延長到15年,可謂是一大革新的創舉。但是,結合當時國内的經濟情況,國民的收入水平來講,普通家庭能夠購買一台小轎車可謂是如視珍寶,隻能開15年就要報廢,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講,還是感到很心痛的。一直到2013年5月1日,關于非運營車輛(私家車)的強制報廢才被取消,不過随後國家又補充了一條新政策,那就是60萬公裡引導報廢,(非強制),引導報廢其實就是國家建議各位車主在自己的私家車達到60萬公裡的時候去走報廢流程,國家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
雖說不強制報廢,但是年審不過關照樣要報廢
私家車雖然取消了強制報廢年限的限制,但随着車齡的增長和環保排放标準的不斷升級,私家車将會面臨着使用環境,排放标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每次年審的時候,車輛各項性能不達标的情況下,一樣要強制報廢。
使用環境和方式會影響車輛的各項性能
衆所周知,,車身主要是由鋼,鋁和複合材料組成,車輛的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等大件都會安裝在車身上,而發動機變速箱等零件壓在車身上會對車輛産生載荷,随着使用時間推移和使用強度的作用,以及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會産生颠簸,再加上不排除使用場景的嚴峻,車身材料的強度也會被一點點的消耗,逐漸出現“金屬疲勞”,最後淪為“金屬疲勞失效”,也就是金屬出現斷裂。
車身從“滿血”的狀态發展到“金屬疲憊失效”,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外界作用力的影響,車輛靜置或者行駛在質量非常好的道路上和行駛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車輛性能和金屬疲勞的速度都不一緻,所以作為工業産品的汽車,使用壽命的長短都和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場景息息相關。
到達使用壽命并不代表不能繼續使用
一般而言,一般普通品牌的車輛使用壽命标準都在10年或者15萬公裡,高端車型使用壽命标準則會時間長些,在20年或者30萬公裡,這是在綜合路況下測出的結果,根據使用環境和用車習慣的不同會有出入。如果超出車輛的使用壽命和裡程數,車輛的焊點就會有可能出現脫焊和開裂的情況,例如我們肉眼可見的上了年限的車型,前後門的腰線對不齊的情況,還會出現異響,隔音不好等情況,這是因為汽車變形出現的縫隙,噪音自然而然就會産生。
當然并不是車輛到了使用壽命年限和裡程就不能繼續使用,,而是達不到廠家所定義的整車性能和安全标準。
最後說到變速箱,現階段絕大部分的變速箱設計壽命都在40萬公裡左右,這是在惡劣環境下所測試出來的結果,通常我們的用車環境會比測試環境好很多,所以在正常使用和保養周到的情況下,變速箱使用到60萬公裡問題不大。所以國家給出的60萬公裡的引導報廢很有參考價值。
汽車網評:汽車行業發展迅速,相信國家政策會逐步放開
在早期,國内汽車工業起步較晚,造車工藝較差,道路的狀況也較為惡劣,沒有現在那麼多的高速和水泥路,對于車輛保養維修等服務體系還沒有現在那麼完善,所以就會出現私家車強制報廢的規定。而如今國内經濟發展迅速,到處鋪橋修路,造車水平也全面提高,汽車的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出現産能過剩的情況出現,所以政策也會逐步放寬。相信随着汽車文化的發展,在不久的将來,我們所喜歡的情懷老車會遊走在大街小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