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7:14:04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1

一個80末、90初出生的女生,成長在縣城的中産之家,作為獨生女、乖乖女或者「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順風順水地長大,大學畢業後在父母的建議下返鄉,考進縣城或是鄉鎮的體制内單位……當社會時鐘把「婚戀」這件事推到眼前,接下來,她會遇到什麼?

2019年,論文《縣域體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縣的調查》發表,調研數據顯示,在中西部等偏遠地區的縣域體制内,有大量的大齡未婚女性。一到二十六七歲,她們便開始承受着來自熟人社會的催婚壓力,急于尋找另一半走入婚姻;但同時,受到傳統婚戀觀念的影響,她們普遍希望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體制内男青年作為婚配對象,而體制内男青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滿足這一擇偶需求,她們最終被「剩下」。

論文發表幾年後,随着大衆對女性議題的讨論增多,回到縣城就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這篇論文開始被頻繁讨論、轉發、報道。

論文第一作者歐陽靜是江西财經大學教授,原本的研究領域是基層治理,但在和縣城體制内工作者打交道的過程中,她發現,縣域體制内大齡未婚女青年很難找到心儀的另一半,似乎是個普遍問題。

在此之前,關于婚戀話題,更多的社會關注集中于城市「剩女」、農村「剩男」,一個更有話語權和表達渠道,另一個處于社會相對弱勢地位。但縣城「剩女」似乎是「隐形」的,歐陽靜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就像在學校裡,老師總會特别關注學習拔尖和墊底的學生,處在中間的學生往往沒那麼受關注。」

但事實上,「隐形」的縣城「剩女」實實在在地存在。論文發表後,她不時會接到來自不同縣城的電話,問:是不是寫的我們這裡?她意識到,這一現象的普遍性甚至超出了她最初的認知。

歐陽靜說話利落,習慣聚焦于事實本身,不一定「政治正确」,但卻是真切的現實。上世紀80年代初,她出生于江西,有「小鎮女孩」的成長經曆,也有屬于縣城的生活經驗,直到現在,她的親人依然生活在縣裡,并且有幾位是縣鄉公務員。所以,她對縣域生态并不陌生,對體制内這個圈子也足夠熟悉,研究起縣城婚戀話題有天然的便利。

體制内适齡未婚青年性别比失衡,但縣城生态下對女性的規訓又更加嚴苛,她們一邊承受着找不到心儀伴侶的壓力,一邊還要承受來自熟人社會的輿論壓力,歐陽靜說,在她的訪談對象中,有人降低标準,有人異地解決,也有人單身至今。那些曾經的好學生、乖乖女,後來順利考進體制内、有着體面工作的女青年,唯獨在婚戀的競技場上,被「困」在原地。

如果說「女性獨立」是現代社會的「應然」,那麼歐陽靜的調研反映的是縣域語境内的「實然」。

以下是歐陽靜的觀察——

文|王雙興

編輯|姚璐

1

本來,我是做縣域治理的,做了縣城婚戀研究算是「誤打誤撞」。

我是學政治學的,後來學社會學,研究政治社會學,真正進入田野調查、進入基層政府領域應該是從碩士開始,2004年在一個鄉鎮待了一個暑假,第一次接觸鄉鎮幹部。那時候我發現,在基層女幹部沒那麼多,也沒有「剩女」的現象,體制内女性在婚姻市場上還是優勝者。

2008年,我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在另外一個鄉鎮待了一年,回想一下當時鄉鎮的情況也很少有「剩女」,但那時開始小學老師和護士就有一點多了,跟她們聊天發現,學校普遍開始是女老師了,沒有數據上的統計,但能感覺到進入體制的女性逐漸多了。

回憶我在基層調研的經曆,「剩女」第一次進入我的視野應該是博士論文之後做回訪,我跟組織部一個幹部聊天,組織部一般負責招人,他說,他們一點都不想招女孩子。我說為什麼?他說把女孩子招進來,找不到男朋友。

2010年之後,我在縣直機關調研多一些,因為和他們很熟了,有時候年輕人在一起聊天,就會說找男女朋友的事。那個機關有十多層樓,有一次,一個幹部給我數了一下大齡未婚女性人數——三樓人大,有幾個;四樓政協,有幾個;五樓政府辦,有幾個……最後整棟樓至少有十幾個。

但是我并不覺得它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為沒有結婚的也很正常啊,對吧?

真正覺得它是一個問題,是跟MPA的學生接觸時發現的。MPA是公共管理的在職碩士,學生一般是來自全省單位的公務員,因為MPA要工作三年以後才能報考,他們最小二十六七歲。

2014年上課的時候,因為我跟他們關系特别好,就問他們有沒有結婚。我們一屆MPA有上百人,但男生大部分結了婚,沒有結婚的也有女朋友;但不少女生沒有結婚,而且沒有男朋友。他們說,這在縣城體制内的年輕人群體裡其實很普遍,而且很多女生來讀MPA,就想認識一些人、擴大自己的圈子,或者通過學曆提升,可以換工作,然後找到男朋友。

為了印證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就開始進行訪談。2014年到2015年、2016年,每一年上課、每一學期,我都會問不同的學生,有時候參加他們的同學聚會或者什麼娛樂活動,也會和她們了解相關情況。詳細的訪談應該是從2016年開始,一共訪談了大概五六十人,起初就是聊天,聊聊身邊有多少個這樣的人,我慢慢地知道了有這種「剩」下來的狀況,最主要原因是沒法在縣裡找到心儀的對象。

到2018年,為了使這個論證更充分,我專門去了以前調研的那個縣,因為要有數據。那個數據是組織部工作人員幫我收集好的,主要從D縣民政局、組織部、人事局、團委、婦聯、教育局、衛生局等部門獲得的,這個數據一拿過來就有一點吓人了:D縣自2008年以來新招聘總人數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這些女性中,目前30歲以上未婚女性約有248人。而且,縣域「剩女」具有明顯的「體制」特點,主要出現在縣鄉黨政機關和事業機關内。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2

圖源視覺中國

2

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和高等教育市場化改革有關。像我是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的,我讀書的時候是最後一批包分配,有工作分,你就不會流動,就不會去北京、上海找工作了。一畢業分你去哪個地方教書,就去了呀,男的也去了,女的也去了,你就不會感覺男女有差别。但現在不分工作了,一畢業你會去考一個小學、去教書嗎?男孩子絕對不會,女孩子也很少,但是女孩子相對男孩子又多。

像我們江西比較落後,那人都是往高處走,比如說流到北上廣,能去外面打拼才顯得你有本事、有追求。我的同學幾乎沒有一個回到縣裡面工作的。

我一個親戚的小孩在一個縣城中學教書,是2019年招錄進去的,那還是一個比較有名的縣裡面最好的一中,但那年那個學校錄了22個老師,隻有4個男生,其他都是女生,而且那4個男生都有女朋友或者快結婚,其他的女生都沒有男朋友。

我們調研也發現,現在縣城的無論是小學、中學,幾乎就沒有90後男老師,高中好少,初中更少,小學就幾乎沒有。反正我調研的那幾個學校都沒有90後的男老師。

但相比之下,女生回到縣城工作的人數更多,優秀的女生回來的也多。父母會給你這種壓力,特别是小縣城的父母,第一一定是追求安穩,他覺得男孩子應該要去外面闖拼,特别是讀了大學的男孩子,但是對女孩子的預期就不是這樣子了,他覺得女孩子有一份工作就很好了,就不要去外面了。

我認識一個局長,他女兒開始在發達地區的銀行上班,父母就覺得銀行太辛苦了,還是回來吧,回來考了鄉鎮公務員。覺得小縣城安逸,我就一個小孩,女孩在我身邊我也覺得安全、覺得好,男孩子就不存在安不安全(的考慮),男孩子就應該去外面闖蕩。

那你提到,現在的女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了,還會按父母意願回到縣城嗎?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沒有回來的都是獨立意識很強的,想獨立、想自由的,或者像我的本科生說的,小縣城連逛街、看電影的地方都不多,還是喜歡城市這種快節奏、燈紅酒綠的現代生活。但願意回的一般都是乖乖女啊,往往是獨立意識相對不強的、願意享受安逸生活的,她們喜歡這種安穩,喜歡在周末去看看油菜花、爬爬山。

但同時,在這些中部地區的縣城,很少有大的企業,小的企業比如工業園區的工廠,做加工、制造,什麼水泥廠,或者化工廠,都是從沿海地區淘汰下來的産業,裡面沒有一個大學生。

所以,回來的年輕人往往都進了體制内。為什麼女孩子去考鄉鎮公務員,其實考公務員好難考的,但是女孩子她吃得了苦,考試能力強。而且,在縣城,體制内的工作意味着穩定,鐵飯碗,收入高。如果夫妻兩個人都是縣城的公務員,月薪加上年終各種獎,那可能年收入有二十多萬了。有父母給你首付,結婚就有婚房,有車、然後兩個人去還款,所以其實小縣城公務員的生活是不錯的,就是有些基層工作繁重、壓力大。

随着體制内女性職務和身份的升高,眼光和擇偶标準也越來越高,比如我們江西财大的學生,不可能找一個職校的男生,你心裡都覺得他配不上你。像你說的真有感情有火花的也有,但是現實是很少。像我的一個訪談對象說的,自己是公務員也想找個公務員。如果找個非公務員或是體制外的,感覺是「下嫁」。這其實也符合我們通常所說的擇偶梯度理論。在她們看來,首先得是體制内的,其次體制内又分幾種:最受歡迎的就是縣委縣政府的,然後是公檢法的,其次是鄉政府的,最差的體制内可能是老師,中學老師比較好一點,小學老師是最差的。

所以,在縣城的婚戀市場,其實是有一個「鄙視鍊」的。

我自己從小在農村待到八歲,小學和初中在一個小鎮上長大,高中我們家到了縣城。現在我的父母和兄妹也都在縣城生活,我的七大姑八大姨很多也是縣城,所以我對縣城還是比較了解的。縣城最大的特點就是熟人社會,做什麼都要靠關系,去哪裡辦事首先說,你認識什麼人嗎?去醫院看病也要問,你有認識的人嗎?

所以為什麼要找體制内的?為什麼小學老師沒人要啊?醫生肯定也比小學老師好一些,因為你總要看病,認識個醫生可以不要排隊,可以給你介紹好的醫生。但公務員又比醫生更好,因為醫生隻能看病,公務員能幹好多事。但小學老師幾乎沒有什麼社會資源,農村也不太注重教育,管你教不教呢,隻要不打我的小孩就可以了。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3

圖源視覺中國

3

所以就形成了這樣的局面:縣域體制内女青年普遍希望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體制内男性青年作為婚配對象,但體制内的男青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滿足這一擇偶需求。

相親,還要相無數次,和自己的好朋友相親相過同一個人,也不罕見。弄來弄去都是那幾個人的圈子。有的團委搞活動,來來去去也還是那幾個人,其實早就認識,也撞不出火花。

我訪談過一個女生,她給領導做秘書,很優秀,她說就沒幾個看得上眼的,說優秀的男生都不在小縣城。到後來那個女孩提升了副科級幹部,自己能力又很強,家庭條件又很好,眼光更高了。

我有幾個2016年受訪的MPA學生,到現在還沒有男朋友。有的碩士畢業了,在縣裡工作,也提拔了,我覺得越提拔越難找到。

還有一個受訪的小學老師,現在三十多歲,相親相了有一兩百個了,有個相親對象是縣裡一中的男老師,但那個男老師長相一般又一點内向,反正就不是很陽光,女方一看,覺得不吸引自己,而且,女孩父親是一個副局長,在小縣城當了一個小領導那是不錯,那她父親怎麼看得上老師呢,覺得老師沒地位。

還有一個女孩大概是1977年的,長得很漂亮,父母是縣領導,眼光也很高;另外一個1980年末的,父親廳級幹部,也都沒有結婚。在小縣城,父母的職位越高,找女婿要求更高,你越漂亮,你對顔值要求也高,對男孩子各個方面要求都很高。但「優秀」的男孩子,在縣城本身又很少。

所以,縣城體制内的男青年就成了「香饽饽」。

男孩隻要是公務員,真的是長得哪樣都能找到一個好女孩。這幾年,體制内「鄙視鍊」底端的小學男老師,也比較「搶手」的。我的另一個案例,一個1990年生的男生,身高偏矮、長相很一般,用認識他的女生的描述來說,說話有點「娘娘腔」,畢業之後考到了一所鄉村小學做英語老師。他說,目前最大的苦惱是不知道選哪個女孩做女朋友,一個女同事經常找他玩,幫他代課、打飯、送水果什麼的;鄉鎮的一個女幹部也時常打電話約他散步;還有鄉鎮衛生院的一個女護士也對他表示有好感,而且人也長得漂亮。

我有個女學生覺得甯願剩着,都不願意找這種男的。而且覺得不公平,她們那麼優秀卻找不到一個男的,他那麼差勁能遇到這麼好的女孩子。

而如果是條件更好的男生,選擇權就更大了。有一個案例,他是縣檢察院副科級幹部,1988年生,身高1.75米,長相端正,外地人,在本縣已購房。他剛進入檢察院就開始有人給他介紹對象,用他們同事的話說,這種「單位好、個人條件好,又當了個小領導,并且又是外地人,找對象時隻有他挑的份」。所以他對縣裡所有條件好的适齡女孩「了如指掌」,任意報上某個女孩的名字,他就知道其長相、父母的職業、職級等家庭條件。

我訪談過一個男生,我說你找女朋友的标準是什麼?他的原話是:顔值,顔值,顔值(笑)。因為他有多的選擇空間,比如說同樣是公務員,同樣是老師,他一定選那個比較漂亮的。但肯定不會降低說,一個體制内的選一個體制外的,是吧?因為夠他選啊。

如果本身單位就很好,比如有10個女性讓他挑選,他一般不會挑一個農村條件很差的,除非這個女孩子長得特别漂亮。他一般會挑一個縣裡面的、特别父母可能還是縣裡領導的小孩,很現實的。所以為什麼那個男孩子,他都摸得很清楚,誰的爸爸做什麼,在哪個單位,家庭條件怎麼樣。稍微優秀的男生,一般不會挑從農村出來、長相又一般、可能兩個人買房還要自己首付的。如果人家父母是幹部的,可能在小縣城有好幾套房,是吧,那就很現實啊。

大家發現,很多縣城男孩很快結婚了,但不是因為着急,你知道他為什麼很快結婚、結婚很早嗎?因為他的對象太容易找了,太容易找到心儀的對象了,就是很簡單,就是這個原因。

比如有一百個供他挑選,下一個可能就是領導幹部的小孩,一下子就滿意了,就跟她結婚了。就像我的MPA的學生一樣,為什麼他們都有女朋友?或者他們都結婚了?你一上班,馬上單位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問,小夥子有沒有女朋友啊?都給你介紹女朋友,生怕你被搶了。所以在小縣城的體制内的男生,不可能單身好多年。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4

圖源《總覺得鄰家更幸福》

4

縣城優秀男青年「搶手」的一個原因,可能在于更多優秀的男孩子去了大城市。北上廣也有「剩女」,但邏輯和小縣城是不一樣的。

我教了十幾年書,很多學生在北上廣,工作非常忙,每天9點擠公交、擠地鐵上班,晚上10點才能坐地鐵到家,已經非常累了,就想休息,周末好不容易有空了,隻想睡覺。如此快節奏的工作,哪裡有時間、精力去跟異性聊天呢。

我有個同學在深圳,公司男生很多,但是她們工作很忙,同部門又不能談戀愛,所以她公司大齡未婚女也不少。我的一個關系要好的學生在上海工作,我去上海出差時,剛好坐地鐵路過她公司樓下,當時是周末,但她仍然在加班,跟我說,她隻有一個小時陪我吃飯。你說她周未都隻有一個小時時間陪我,她哪有時間去談男朋友呢?對不對?從她這個案例,我就知道為什麼北上廣的女性會「剩」下來。每天都在工作,特别是你越努力,你的職位可能上升得越快;上升越快,越忙。

但是「剩」在上海深圳沒人管,這種女性多。一線城市婚戀壓力會小一些,你結不結婚跟我沒有關系,也沒有人管你結不結婚。

但在小縣城,這方面的焦慮很大,因為無時無刻不在熟人社會的輿論壓力中、眼光中。大家都會催你(笑),會有那樣的一個氛圍,别人會時不時地問你,有沒有男朋友啊?該找男朋友了!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啊?你那麼大了也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現在可能城市裡有不婚主義者,但小縣城沒有這種小女孩,我至今都沒有聽過,都是覺得到這個年齡是需要結婚的,反正我所了解的都是這樣,如此超前觀念的、獨立的、異類的,就不會回到小縣城。

我有一個觀點,我有時候會覺得,知識女性、現代女性面對婚姻生活的時候會更不幸福,但腳踏實地從現實生活中來生活的女性才會幸福。同樣小縣城的離婚率可能要比大城市低一點,更是在于對自由的理解,對自由觀念的接受程度,會不太一樣。

可能我跟你、我跟我的博士生會争論性别話題,但我的訪談對象不會,人家都不會想這些,我們自己多慮,人家根本就沒有這個考慮,她們在想現實問題,在想怎麼找個好男朋友啊。還不是要結婚、生小孩嘛。難道一個人孤獨到老嗎?那麼多親戚朋友那不天天去催,那我都不要出門見人了。

小縣城的是好想結婚,不是說不想結婚,她有積極的脫單的意願,隻是想找一個優質的男性,找不到,是這個悖論。

所以一旦到了二十七八歲,就開始着急了,我認識好幾個縣城的領導、公務員,小孩就是二十七八歲啊,每次說,哎呀歐陽老師,你有什麼類似的男孩子嗎,介紹一個啊。到處找關系、發動親戚朋友找合适的男孩子。有一個女孩子好像是1990年的,2016年左右我訪談别人的時候,她在旁邊都覺得她很小,但現在也三十多歲了嘛,還是單身,已經相親相了無數次。

在小縣城很難去屏蔽外界的聲音,因為一旦年齡大了,慢慢就沒有人跟你相親了。

開始外界覺得你值錢,但年齡越大,越來越覺得你不值錢了。比如說你都30多歲了,不可能給你找一個20多歲的;覺得找一個年齡相當的,那種30多歲的男的一般都已經結了婚了,要不就找一個離了婚的或者是喪偶的,你就會覺得「掉價」了。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5

圖源《不結婚》

5

2004年我去鄉鎮調研的時候,幾乎沒有外來的幹部,都是本地幹部,而且當時的大學生幾乎很少流入到基層,幾乎沒有本科生,研究生全縣隻有一個。是近十年就業壓力大了,才慢慢有大學生回到縣城了。

你看第一批流入縣城的,就是現在剛好到婚戀年齡的,可能是不太好的學校,也有本科以下的;然後第二批流入的就開始有本科生,二本三本的了;到現在都有研究生了,還有985的畢業生通過選調回去。

這兩年,随着大環境的變化,這種趨勢也變得越來越明顯。

我的文章是2019年發的,标題是《縣域體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縣的調查》,但其實2019年不怎麼火,好像是從這兩年開始火,很多記者聯系我希望采訪,隔段時間就有公衆号轉發,而且很多都破了10萬 ,可能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真的是個真問題,越來越觸碰到人的共鳴。

其實不止是内陸地區,沿海地區可能也一樣的。有一個記者采訪我,她是浙江人,跟我說她們那邊也是這種情況,過年回去一問,她在縣城體制内的同學跟我寫得都差不多。

最搞笑的是,文章出來後好多縣以為是寫他們縣,因為我寫的D縣,好多D打頭的縣的辦公室給我打電話,說老師,你是不是寫我們這裡的?你那個報告能不能免費給我們研究一下?說明這個現象還是很普遍,如果不普遍,他們不會那麼敏感,不會這麼有同感。

幾年過去,我當初的訪談對象有的依然單身,也有的結了婚。比較普遍的辦法是「降低标準」,也蠻好的。

前年,我參加了一個MPA學生的婚禮,她也是我當初的訪談對象。

我記得很清楚,她當時主動找到我,跟我聊了一兩個小時,就是聊她自己。是一個很好學的女孩子,農村出身,條件并不是很好。畢業于省内的一個二本學校,然後考公務員,考到了縣城的事業單位。應該說一個農村的小女孩能夠考試考出來,這個就特别不容易,而且能做到縣裡的公務員,也特别不容易。

到縣裡也有人給她介紹男朋友了,用她的話說相親對象肯定有,但就是不滿意嘛。我發現能這樣子考的女孩子,本身就好強,不好強就不會這樣考,你發現沒有?她好強,眼光就高對吧,一定是比她更優秀的男生她才看得上。

但另一方面,條件好的男生不願意找她,為什麼?她是農村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她有一個前男友,條件還蠻好的,他的媽媽也是有單位的,就好在意這個,感覺她配不上她兒子,她家也配不上他,就瞧不上她。

在60後的父母眼裡,農村和城市這個差别好大的。比如家庭條件,用一個事情來說,買房人家父母都不能給你出啊。比如一個單身女孩子,你家就你一個人,買房沒有任何問題的,可能結婚父母都給你資助一半對吧,但是農村的話是不可能的,可能還有弟弟妹妹。一個農民他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給小孩讀書了,小孩讀書之後,要靠工作掙錢買房啊。特别是家裡一個小孩的話,父母可能這種幹預就會大一些。年輕人所謂的感情,但是可能感情也沒有到那種死去活來的地步吧。女孩自尊心也受不了,就分手了。

然後她就又拼命讀書,考了我們的MPA,上課特别認真,天天坐在第一排。是那種聽課兩眼冒光、特别愛學習、對生活很有熱情的女生。後來她說要讀我的博士,我說你找一個男朋友再跟我讀,因為她的年齡還蠻大了,應該是1988年左右。

她很厲害的,後來又從事業單位考到縣檢察院裡去了。現在的老公是人家介紹的,一個國有企業的員工,那個企業在南方還是一個比較好的企業。

以前她不願意降低檔次啊,就想找公務員,對吧?現在願意找一個國企的,我覺得也不錯。就是說,她在體制内找不到優秀的,就跳下一個檔次,能在國有企業找一個優秀的也蠻好。現在她老公就對她很好。她現在天天在朋友圈曬幸福,說她老公有多好、多疼她,她覺得她老公就像疼女兒一樣。還說,以後要生個女兒,老公就可以疼兩個女兒。

舉辦婚禮的時候,她特意邀請我去了,當時很激動,說老師你還記得嗎?我還是你的訪談對象。參加她的婚禮我也很開心,看到她找到了幸福,真的是很祝福。

現在我好幾個訪談對象,找的就是在外面比如在上海做電商的、廣州開店的。她們不會說找不到就獨處,找不到也會降低标準,找不到公務員我找個事業編的,找不到事業編的我找個企業的,企業的找不到我找個打工的,隻要男生好就可以。

小縣城的「剩女」解決婚戀問題,還有很多是選擇異地的,本省隔壁縣異地解決。比如說她考到A縣上班,那兒人生地不熟的,認識的人也很少,可能你的朋友、同學在B縣,認識一個也是體制内的,覺得蠻可以的,就介紹一個在B縣的男生,現在的信息網絡又很發達,說介紹就介紹。

還有一個訪談對象通過遴選考到市裡去了,現在也有男朋友了。其實從小縣城跳到别的台階去,男孩子就多一些,她的範圍就廣了,接觸的人也廣了。很多人往上遴選、往上讀書都有擴展自己的婚戀圈子的一個考慮。

也有至今單身的。我的好幾個訪談對象是女老師,都是出生在1986年左右,她們有一夥人,可以約在一起,彼此安慰彼此鼓勵然後彼此玩,如果小縣城就這一個人沒結婚,好怪對不對?但是有一群人沒有結婚,你也有朋友,也不孤獨啊,你們也玩得來。沒結婚也不可能跟他們結了婚的去玩,因為結了婚的就有寶寶、有自己的家庭了,也跟你玩不到一塊去了。她們開玩笑說,沒有合适的,隻能就這樣了,隻能等了。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6

嫁給基層男公務員丢人嗎(縣城體制内男女有别)7

圖源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