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容易得腺樣體疾病
腺樣體疾病确實很少在成年人身上出現,是由腺樣體的“生命周期”決定的,這也是人們對腺樣體比較陌生的另一個原因。腺樣體在嬰兒出生後即存在,6-12月時發育,2-6歲是增殖旺盛時期(如果過度增生則會引起腺樣體肥大),10歲後逐漸開始萎縮,成年則大部分消失。遺憾的是,一旦在幼年時期由腺樣體肥大導緻腺樣體面容形成,即便成年後腺樣體消失,腺樣體面容也會伴随其一生。
腺樣體位置
1.腺樣體是什麼,有什麼用
很多家長對于腺樣體非常陌生,如果不是被醫生提醒,甚至并不知道孩子的很多症狀都與腺樣體這一器官密切相關。還有一些家長認為腺樣體就是扁桃體,事實上,腺樣體隻是“扁桃體家族”其中的一員。我們常說的扁桃體是指腭扁桃體。點擊了解兒童身體隐匿病竈——扁桃體肥大
腺樣體指咽扁桃體,又叫增殖體,屬于淋巴組織,具有免疫功能,特别是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腺樣體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禦屏障。
2.腺樣體的位置在哪
通俗一點說,腺樣體位于鼻孔後面,嗓子上面的位置,向前毗鄰後鼻孔,兩側毗鄰咽鼓管咽口,向下毗鄰口咽部。這個位置比較隐蔽,一般隻有借助纖維喉鏡或窺鏡才可以看到,這也使人們對腺樣體比較陌生。腺樣體呈橘瓣樣,表面不平,有5-6條縱形溝裂,所以病菌容易在溝裂中存留,刺激腺樣體增生,甚至誘發腺樣體面容。
3.腺樣體肥大的病因
由于腺樣體表面不平,有5-6條縱形溝裂,所以病菌容易在溝裂中存留,刺激腺樣體增生。
細菌感染是刺激腺樣體肥大的主要原因;某些病毒的感染亦與腺樣體肥大密切相關,如:EB病毒(EBV),兒童在感染初期通常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出現發熱、眼腫、鼻堵、打呼噜、咽峽炎、肝脾腫大的症狀,抗感染治療後,症狀緩解,但EB病毒可以在腺樣體中持續存在,從而刺激腺樣體增生,導緻兒童時期腺樣體肥大。有研究表明:患慢性腺樣體肥大的兒童,腺樣體組織中EB病毒感染率為51.9%。
腺樣體肥大
4.腺樣體肥大的症狀
腺樣體向前毗鄰後鼻孔,兩側毗鄰咽鼓管咽口,向下毗鄰口咽部,這種獨特的位置結構,決定了腺樣體肥大時,經常會伴随下列症狀:
1.鼻部症狀:腺樣體肥大後,會堵塞後鼻孔,造成呼吸道不暢,從而出現鼻塞、流涕,說話時帶鼻音、張口呼吸、睡覺時打呼噜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所以各位家長在孩子出現“打呼噜”症狀時,不要認為孩子僅僅是“睡得香”,以免延誤病情。
2.耳部症狀:如果肥大的腺樣體造成咽鼓管咽口堵塞,會造成孩子耳部出現悶脹感、耳痛、聽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等。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狀:腺樣體肥大還可能導緻慢性咳嗽,頑固性咳嗽,易并發下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
5.長期而嚴重的腺樣體肥大也可成為病竈性感染源,導緻:
1. 孩子變醜了-腺樣體病容:長期的張口呼吸會導緻颌面骨發育異常,出現上颌骨變長、腭骨高拱、牙列不齊、上切牙前突、唇厚,缺乏表情等表現。
2. 孩子長不高-生長發育遲緩:長期鼻堵、打呼噜,氣道阻塞,會導緻夜間睡眠時因缺氧而憋醒驚叫、頻繁翻身、遺尿、磨牙等,會導緻夜間生長激素釋放減少,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夜間睡眠差也會讓孩子沒精神,食欲差,導緻營養不良,再次影響生長發育。
3. 孩子變笨了-精神行為異常:長期缺氧會影響孩子大腦正常發育,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困難、反應遲鈍、多動、抽動症等表現,孩子會變的比較呆滞和愚鈍。
腺樣體面容
6.腺樣體肥大的檢查
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出現了上邊的症狀後,非常緊張,擔心孩子是腺樣體肥大,實際上,腺樣體肥大的症狀并不具備典型性和獨有性,比如孩子感冒時也會出現鼻塞、張口呼吸,感冒治愈症狀随之緩解,加上腺樣體的位置不同于颚扁桃體,很難張口看到,所以腺樣體肥大的診斷經常需要借助纖維鼻咽鏡檢查,或者鼻咽部側位X線平片進行診斷,還可以通過CT及核磁檢查了解腺樣體的大小。
最後,腺樣體肥大的治療需要由醫生判斷後,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來選擇适當的治療方法。目前西醫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李奇大夫運用中醫藥治療腺樣體肥大,獨創“三部一體”療法,綜合調理治療鼻部、鼻咽部、口咽部病變。針對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患兒,通過治療可減少手術幾率,緩解鼻塞、流涕、打鼾,張口呼吸等症狀,解決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帶來的長期困擾,保護兒童呼吸系統,助力兒童健康成長。#打鼾影響智力拉低顔值##腺樣體肥大#@頭條健康@番茄跳動@桔杏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