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每天吃飯都必不可少。
近年來,超市裡鹽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有精制鹽、海鹽,還有比較高檔的玫瑰鹽、雪花鹽、進口鹽,價格從2塊到10塊不等,有的還要三四十塊,讓人挑花了眼。
那這些鹽的差别有多大?10塊錢的鹽比2塊錢的更有營養嗎?今天就給你來科普一下。
一、鹽的本質是氯化鈉,吃多了可不健康鹽,本質上是指氯化鈉(NaCl),至少占97%的重量,我們平時經常說的限制鈉、限制鹽,其實講的是一件事。
雖說鈉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但吃多了對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攝入過多的鈉,可導緻水鈉潴留、血容量增多、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可進一步引發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2013年中國疾病負擔研究數據顯示 ,我國因高鹽飲食造成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12.6%,其中心血管疾病導緻的死亡中,因高鹽飲食引起的達到25.2%。
此外,還有研究顯示,攝入過多的鈉可導緻尿鈣排出增加,提升骨質疏松的發病幾率。高鹽飲食的滲透壓高,可直接影響胃粘膜,提升胃癌的發病幾率。
所以,對于鹽,我們要學會合理攝入。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的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g以内,換算成鈉的話,大約每天限制在2000mg以内。
而說到控鹽,很多人覺得隻要減少食用鹽裡鈉的含量就可以了,所以就開始盲目追求低鈉鹽、無碘鹽,那這種鹽适合全部人嗎?
二、低鈉鹽、無碘鹽,一定适合所有人嗎?1、低鈉鹽
低鈉鹽的鈉含量一般在70%左右,如果從保護心血管的角度來看,這種鹽确實是有好處的,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腎功能障礙、重體力勞動者、高溫作業者等不适宜高鉀攝入的人群就應慎重選擇。低鈉鹽的鉀含量比較高,大概在10%-35%,如果這些人群攝入鉀過多,可能發生高鉀血症,進而出現心律不齊、嘔吐、肌肉乏力、癱瘓等症狀。
2、無碘鹽
碘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項元素,一旦缺乏,可使甲狀腺激素合成出現障礙,進而緻使甲狀腺功能紊亂,對兒童智力、體能、生長發育都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适當攝入碘是有必要的,不可盲目追求無碘鹽。
而不同的鹽,價格也是不一樣的,那麼,是不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貴的鹽就營養高,對人體一定好?
三、營養鹽、價格高的鹽,對人體一定更好?
并不是。
要知道,不管是進口也好,還是國産也好,鹽畢竟是鹽,隻是調味品,且不能吃太多。所以,想要靠營養鹽來補充其他的營養是不現實的,它并不是保健品,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吃最普通的鈉鹽就可以。普通人群或者高血壓人群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低鈉鹽,如果身體缺碘或者生活在低碘地區的人,可以選擇食用加碘鹽。
總之,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适自己的鹽就行,不必被概念所蠱惑,覺得“高檔貨”對身體一定就好。
像有“鹽中貴族”之稱的喜馬拉雅粉鹽,說是含有鈣、鎂、鉀、鐵等84種人體内能找到的礦物質,先不去深究它的含量到底有多少,就問一個問題:“我們一個人一天才吃幾克鹽”?《膳食指南》建議最多才5g,想要通過吃鹽來補鐵等營養元素,恐怕得不償失。
因此,不管是2元、5元、8元、10元,甚至四五十元的鹽,絕大多人隻需買大品牌最普通的鹽就行。鹽的營養質量和它的價格幾乎沒有關系,不管多少錢,它始終還是鹽,主要成分還是氯化鈉。
最重要的是,不管吃什麼鹽,都要控好量!
四、延伸閱讀:這些知識也要認清
1.兒童不能吃鹽?
兒童由于腎功能發育還不夠成熟,确實要格外注意鹽的攝入,但不是完全不能吃鹽,要控制好量,一般是2-3歲為2g/天、4-6歲為3g/天、7-10歲為4g/天。
2.如何減少鹽的攝入?
鹽可包括烹調用鹽和烹調外鹽2種,想要減少鹽的攝入,可從這2方面下手。
針對烹調用鹽,我們可以采用定量鹽勺,以提示自己攝入了多少鹽。同時,少添加味精、醬油等鈉含量高的調味品,吃菜時少喝菜湯。還要盡量少在外面吃飯,因為餐館為了口味等原因,添加的食用鹽會比較多。
而對于烹調外鹽,主要就是少吃一些鹽含量比較高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鹹菜、鹹魚、火腿等。在購買食材的食物,可以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看看鹽含量多少,過高的話就少買少吃。
鹽,是我們飲食中不可少的一項調味品,而攝入過多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的。學會合理的攝入,十分關鍵,大家要掌握好!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關于吃鹽的6個問題,這篇文章告訴你!.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2019-03-26
[2]高檔鹽有什麼不同,到底該買哪種鹽?. 範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2018-03-28
[3]2元、5元和10元的鹽,到底有啥不同?.健康時報. 2018-12-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