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外界一開始對大多數理想主義者的慷慨回應一般都會是:否定、否定、否定。首先,跳出來朝着朱迪這個意欲“世界變得更美好”,夢想成為兔子警官的理想主義者哈哈大笑的是小狐狸吉丁,他說這是他聽過的最傻的事了。
之後,是朱迪親愛的父母,他們的否定不無充滿了對自己孩子的和善的溫情。接着,就是進入“社會”(Zootopia)後“人們”更加坦誠的否定,警察局長牛先生以無不鮮明的态度表達了自己的“客觀看法”——你是兔子你不行!
小狐狸吉丁的否定對朱迪而言算不了什麼。她回敬道:這隻是在目光短淺的人看來才不可能。爸爸媽媽言真意切,舐犢情深,拳拳教誨道:放棄夢想,選擇安定,知足常樂,不做新的嘗試就不會犯錯。真是一種充滿了飽經世事後的“人生哲理”。
因為夢想而大而無畏的朱迪信奉在“偉大的動物城”(Zootopia)所簽定的和平條約上的一句話:每個動物都有無限的可能性(隐喻美國夢?)。在遭到小狐狸吉丁的欺淩後,她的志向更為明确:成為一名兔子警察,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第一步。
然後在動物城警察學院經過一系列殘酷的地獄訓練後,她終于合格地畢業了,在偉大的Zootopia的警察局内,高大威猛的牛局長給她上了生動的人生一課。
Zootopia,這個“Zoo”和“Utopia”(烏托邦)的合成詞,糖果一樣甜蜜,彩虹一樣夢幻,很适宜給純真無比的孩子們細細品味,慢慢欣賞。在Zootopia内,有着人們所真誠認為的(至少是表面上的)與世無争、平等自由。不必說,心懷夢想但住的是廉價的公寓的朱迪;不必說,善于利用人們對孩子的同情心來坑蒙拐騙的狐狸尼克;更不必說,充滿了“政治智慧”的獅市長以及面慈心惡的綿羊副市長……童話式的寓言,人類社會的折射,這就是朱迪心中偉大Zootopia。
但是,如果光輝正确的Zootopia不有着黑暗的一面,朱迪“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想又怎麼會有實現的前提?如果世界真的是處處自由平等,朱迪又怎麼需要奮鬥,怎麼需要相信“每個動物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她成為兔子警察這一行為将變得毫無意義,她爸爸“種蘿蔔也能讓世界更美好”的話将會是為她量身打造的“人生真理”。
不得不說,最後她成功了,克服了外界的偏見,在尼克的幫助下破了一樁失蹤大案,證明了種族偏見的狹隘性,從一個弱勢者踏入了強者的行列。在面對豬記者的提問時,她也許記起了當初小狐狸吉丁欺淩她時恐吓她的一句話:“殺戮的本能還在我們的DNA裡。”
于是她将罪因歸結為不同種族先天的DNA,深深傷害了将她視為朋友的尼克。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尼克道歉後,兩人和解,影片在歡樂的氛圍中結束很符合迪士尼電影一貫的風格。
這部電影是給孩子看的。孩子内心“純淨”、“簡單”,不需要思考偏見受害者内心深處是否也隐藏着對其他種族的偏見,也不需要思考弱勢群體争取到自己的權利後是否會像之前強勢者壓迫自己那樣去壓迫其他的弱勢者。孩子們隻需要知道,“Zootopia”這個糖果真的非常美味。這有利于他們像朱迪一樣去擁護這個“Zootopia”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