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蓮國畫畫法

蓮國畫畫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07:52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全詩使用比喻和反複的修辭手法,詩中前三句點明采蓮季節、場合,地點;後四句描述魚兒嬉戲的場景。這首《江南》是每個小孩子都會背的詩詞。讓孩子從字裡行間就感受到江南采蓮時的優美意境。

孩子們上學後,關于蓮的詩句、散文就會學到更多。“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讓孩子通過顔色對比感受到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以拟人手法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之情;荷葉挨挨擠擠得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表面淡綠的底,白色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葉聖陶的《荷花》将荷花與蓮葉描繪的出神入化,風姿綽約……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1

自古以來,中國人們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有詩贊曰:“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所以了解蓮,了解蓮文化,更有助于孩子們去通過學習蓮知識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蓮文化,感受自然的魅力。

《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講述一顆蓮子入泥後的生命之旅——蓮子發芽、葉子長出、花芽長大、花兒盛開、果實長出,成熟後的新蓮子随水漂走、再次入泥。正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了蓮的生長故事,并以小字的形式介紹了蓮的知識;以國畫的形式描繪出蓮在各個生長階段的姿态特征。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2

将蓮的生命過程移到眼前

蓮,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想要了解它,隻需要掌握這些關鍵詞——蓮子、芽、藕鞭、葉、花、蓮蓬、蓮藕,就能全面地了解蓮子了。

秋天,一顆蓮子離開蓮蓬,掉落水中,沉沉的睡着了。一直到來年的春天,蓮子醒了,開始發芽了。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3

蓮子發芽後,幼芽努力探出小小的尖頭。頂芽從硬殼裡抽出一條細細長長的藕鞭,蓮葉一片比一片高,比賽一般看誰第一個沖上水面。春夏交替之際,第一把荷葉終于挺出水面,吸吮陽光,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指荷花,其實真正描寫的是蓮葉哦。

到了初夏,立葉腳邊會長出第一個花芽,含苞待放,最後成了花骨朵。花骨朵越長越大,在晝開夜合的交替中,荷花徹底盛開了,引得小蜜蜂忙得不亦樂乎。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4

第四天,荷花的花瓣一瓣一瓣開始慢慢脫落。花托成了蓮蓬,雄蕊枯萎了,雌蕊成了蓮子。秋雨過後,瘦瘦的藕鞭變成了胖胖的蓮藕,蓮子枯萎掉落水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書中運用國畫筆觸,從一顆蓮子入泥講起,講述它發芽、長葉、花芽長大、開花、結果,成熟的新蓮子随水漂走、再次入泥的生長過程。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5

書中描繪的蓮子、頂芽、藕鞭、蓮葉、蓮花、蓮蓬、蓮藕,各具姿态,栩栩如生。最後還延伸了很多蓮花的知識。比如中國的蓮文化,蓮的分類與分布,還有科學認識蓮的部分,包括蓮子、芽和藕鞭、葉等。

細品傳統荷蓮文化

蓮,不僅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她的莖、花、葉、果實都可以食用。蓮心、荷葉還可以作為藥用。

蓮别名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靈草……等等甚多。最開始,蓮藕隻是用來充饑解餓的。

在佛教寺廟中,幾乎所有的佛像都端坐在睡蓮台之上,或者手托蓮花,氣定神閑。我國的佛教觀世音菩薩,也是蓮花不離身,坐在白蓮花上面,手持一枝蓮花,沾上玉淨瓶裡面的水,去淨化世間的一切。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6

到了周代,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面,蓮荷開始有了美學意義。“比澤之陂,有薄與荷”、“比澤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楚辭·離騷》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芙蓉始發雜芰荷,紫莖屏風文綠波”。這些都說明了中國人與蓮花的淵源。

在中國,蓮花被尊為君子,《群芳譜》中說 “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珑,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

蓮國畫畫法(以國畫描繪出蓮的生命輪回)7

生活中,關于蓮的成語比比皆是:藕斷絲連,步步生蓮,舌燦蓮花,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出水芙蓉……蓮,以她獨特的魅力被人們所發現并喜愛至今。

《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既有對蓮的知識性講解、蓮生長故事的講述,還有對蓮的文化賞析。讓孩子從翻開書時,便浸潤在傳統蓮文化的濃厚氛圍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