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啦!三伏天裡,想必許多市民和遊客下海遊泳的心早就按捺不住了吧?下海遊泳看似是一件非常簡單、說走就走的事兒,但其實其中暗藏健康安全隐患,你屬于适合遊泳的人群嗎?為防止海邊曬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任何食物都可以帶去食用嗎?腿不小心抽筋了該怎麼辦?怎樣避免被海蜇蜇傷……
炎熱的天氣裡下海遊泳确實是一件美事,不過遊泳前做好暖身運動、下海遊泳要比在室内遊泳更加警惕、身上有傷口盡量别下海等常識要牢記于心。此外,要注意潮汐的變化,海水漲滿或退到底,都不适合遊泳,更要避開有洋流的水域。海邊遊泳,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觀察前後左右的情況,要比在室内遊泳更需提高警惕,會遊泳的人甚至是遊泳健将下海也要小心。此外,在遊泳之前一定要做準備動作,包括伸展、蹲起、小跑。不要剛吃飽就下水,這時的身體血液集中在腹部幫助消化,遊泳會造成大腦缺血,甚至失去意識。
在水裡抽筋是非常可怕的。如遇抽筋時千萬不要緊張,不要水中抱膝或者用手掰抽筋的部位,否則容易下沉嗆水。手指抽筋,則可将手握拳,然後用力張開,迅速反複多做幾次,直到抽筋消除為止;小腿或腳趾抽筋,先吸一口氣仰浮水上,用抽筋肢體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肢體的腳趾,并用力向身體方向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肢體的膝蓋上,幫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采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
對于已經溺水的人,救上岸後,要進行持續的心髒按壓,一直按壓到恢複意識或救護人員趕到。
身上有傷口盡量别下海
夏天在海上遊玩時,一旦發現身上有破損或傷口,盡量不要下海。身上如果有傷口,暴露在含有這種細菌的海水中,或者被帶有創傷弧菌的螃蟹咬傷等,細菌就會從傷口侵入血液,以10分鐘分裂一次的速度快速繁殖,3~4小時傷口就會紅、腫、熱、疼,對于一些免疫力低下并伴有基礎疾病的易感人群,這些細菌會導緻傷口感染,有的出現組織潰爛壞死,若不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和治療,可能會引起膿毒血症及休克,造成死亡。
海上遊泳更容易被曬傷,原因是:首先,空氣中的水滴可以将陽光反射,将紫外線集中起來,而海水的這種作用更明顯;其次,海水的鹽分與礦物質使得皮膚防禦曬傷的能力更加脆弱,皮膚被海水浸濕後,對日光引起的傷害更為敏感。另外,海邊風大,水中涼快,被曬痛、曬傷時不易察覺。
除陽光外,地面反射的光線也會對肌膚造成傷害。不同反射面的反射率有很大差距,草坪是1%~2%,柏油地面是5%~6%,沙灘可以達到15%~20%,而水面則為10%~100%。海水水面的鏡面反射,會讓我們人體皮膚接受到的紫外線強度成倍上翻,以至于有時在遮陽物下,仍然會被反射光“曬得”皮膚通紅。所以,海邊遊泳的時候,即使陽光不是很強烈,也需要有别于日常的特别防曬護理。實際上,最好的防曬是物理防曬,用衣物來覆蓋裸露的皮膚,“就算是一條紗巾,一塊布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曬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