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範》(JTG2231-01-2020)學習,本文主要探讨兩個問題:一是不同場地類别下地震效應對比;二是場地類别劃分取值探讨。
一、不同場地類别下地震效應對比
(一)場地類别影響地震效應的兩個參數
地震效應可用反應譜值S進行衡量,如下圖所示,反應譜曲線可分為3段,第1段是周期0-0.1s範圍,第2段是周期0.1s-Tg範圍,第3段是周期Tg-10s範圍。對于多數情況,結構周期位于第3段。
反應譜最大值Smax與結構重要性系數、場地類别、結構阻尼相關:
反應譜計算式中,場地類别影響兩個參數,一是場地系數Cs,二是特征周期Tg。
(二)Ⅱ、Ⅲ類場地下反應譜S計算值對比
以水平向地震為例進行對比,場地系數Cs參見下表,由表可見,Ⅱ類場地下場地系數Cs均為1,其他場地類别對照Ⅱ類場地和基本地震加速度進行修正。
特征周期Tg參見下表,由表可見,Ⅱ類場地下Tg與區劃圖取值相同,其他場地類别對照Ⅱ類場地進行修正。
以Ⅱ、Ⅲ類場地為例進行對比,計算如下:
Ⅱ類場地Tg=0.35s時計算結果如下表:
Ⅱ類場地Tg=0.40s時計算結果如下表:
Ⅱ類場地Tg=0.45s時計算結果如下表:
由以上結果可見:
1、Ⅲ類場地下的地震效應較Ⅱ類場地有較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30%~80%。
2、Tg=0.35s時,Ⅲ類場地下的0.1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16g;Ⅲ類場地下的0.15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22g;Ⅲ類場地下的0.20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26g。
3、Tg=0.40s時,Ⅲ類場地下的0.1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17g;Ⅲ類場地下的0.15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24g;Ⅲ類場地下的0.20g相當于Ⅱ類場地下的0.28g。
二、場地類别劃分取值探讨
場地類别根據土層剪切波速和覆蓋層厚度進行劃分。
取覆蓋層厚度L(m)為橫坐标,剪切波速V(m/s)為豎坐标,按照規範取值繪制如下圖所示:
圖中綠色線條為規範不同土體類别分界線,由圖可見,綠色分界線存在突變點,對于分界線臨近位置處土體類别劃分可能存在偏差。
鑒于綠色分界線存在突變點,筆者建議對該圖進行改進:
1、淤泥、松散砂等較差土層,其剪切波速V=90-100m/s,可取100m/s。
2、以覆蓋層厚度L=0,剪切波速V=100m/s為原點,分别連接原點與綠色分界線突變點上緣,得到上圖中紅色實線,以此為分界線對土體類别進行劃分,消除了突變點。
3、與加速度區劃和特征周期區劃類似,分區表達的反應譜系數修正值是一個範圍,以Ⅱ類場地Tg=0.35s,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為例,Ⅱ類場地區域,代表值就是1,但實際上Ⅰ、Ⅱ區分界線約0.8,Ⅱ、Ⅲ區分界線約1.25,即Ⅱ區的範圍是0.8~1.25。
4、位于分界線附近的點,偏安全可按不利分區采用;也可以連接原點與計算點,根據位置計算反應譜系數修正值。
三、工程實例
某橋梁工程場地,基本地震加速度A=0.2g,Ⅱ類場地下特征周期Tg=0.4s,覆蓋層厚度65m,剪切波速270m/s。
(一)按規範直接取值
剪切波速>250m/s,屬于Ⅱ類場地,反應譜修正值為1.0。
(二)按改進建議取值
将坐标點(65,270)繪制于圖中,可見計算點位于Ⅲ類場地。反應譜修正值偏安全可取Ⅲ類場地修正值1.375,也可連接原點與計算點,求得修正值為1.246。
四、結論
(一)場地類别對地震效應的影響體現在兩個參數,一是場地系數Cs,二是特征周期Tg。
(二)場地類别對地震效應影響較大,Ⅲ類場地下的地震效應較Ⅱ類場地有較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30%~80%。
(三)規範關于場地類别劃分存在突變位置,對于不同場地類别分界線位置的劃分可能存在較大誤差。
(四)規範場地類别劃分方法可進行改進,消除突變位置,根據計算點實際位置,确定反應譜系數修正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