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9:54:13

正文之前溫馨提示:安全垂釣,遠離風險點,魚獲多少無所謂,文明施釣最重要,請愛惜自然環境,水資源以及魚資源。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1

釣魚這項活動或者項目曆史悠久,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更嚴謹的說那時應該稱之為捕魚,用于謀生,用于果腹,可謂魚者,食矣。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随着社會發展逐漸演變為休閑娛樂活動,人魚智慧之争,漁者,技也。

古人前輩們的釣魚經驗經過時間以及實踐的不斷驗證推敲濃縮成簡單易懂且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所謂的釣魚俗語大多包含釣位以及天氣氣溫之類的外部自然因素,在實際作釣中給予釣魚人很多指導,殊不知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言語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定在要理性上加以判斷、衡量,看看有沒有不實之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唯一标準。

釣魚很簡單,把魚釣好确不容易,今天就"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搞"俗語進行深入解析,先從常見可藏魚的水草開始,然後分析下為何選擇水草區作為釣點,最後水草區作為釣點标點還有其深入的一面,需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釣無定法),不能盲目的見草就下窩,多數釣友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并非一招鮮吃遍天,通用通殺。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2

一,釣魚俗語中有句"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與"一年四季不離草"的說法,根據數據統計野河水域有水生植物280餘種,但能作為魚兒餌料食物的也就區區十幾種而已,今天簡單介紹野外水域适合魚兒(食草類的草魚,鲫魚以及雜食性魚類)藏匿的常見幾種水草。

特别提醒:當我們初次到一個陌生的水域或你在不會遊泳的情況下,為安全起見建議不要下水清理釣點。

1. 浮萍草

浮萍是天然的餌料食物,浮萍草對生長環境沒有過多的要求,隻要水底淤泥夠多,有充足的陽光,即可快速生長蔓延。由于浮萍草無根,在風力的作用下容易移動,所以在作釣過程中清理出一片草洞并好參照物,防止移窩。

2.蘆葦

蘆葦在我們農村稱之為葦子,很多釣友都是用蘆葦葉或者嫩蘆葦作為餌料進行作釣草魚,效果非同凡響屢試不爽,另外蘆葦各部分都具有通氣組織,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助于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同時這種植物根莖較硬,能夠為魚類提供天然的避風屏障,大面積的蘆葦區域有利于水生浮遊生物生長和繁殖,衆多的浮遊生物為魚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當我們的釣點選擇這樣的位置時,上魚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友情提示:蘆葦比較高大稠密,如果要進入蘆葦叢進行作釣,切記穿好長袖衣服防止蘆葦葉的割傷,帶上蚊香之類的驅蚊驅蟲防護品。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3

3.水葫蘆

水葫蘆聚集叢生,有利于滋生蚊蠅,根系發達,大部分沉沒于水面之下吸收水中的氧氣,可導緻浮泥加速氧化,微生物,浮遊生物變多,從而吸引蚊蠅産卵。

4. 蒲草

蒲草如同蘆葦一樣,分布較廣,常生長于河湖岸邊沼澤地,也是魚群在自然界中,純天然的食物、藥物來源(各種醫學典籍有記載,可入藥)。

5. 泥炭苔,苲菜

泥炭苔生長的水域通常不易下鈎作釣,影響打窩,由于本身就是藻類所以也是水域中天然魚類的食物,極容易被魚群進食。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4

二,釣魚人選擇草區作為作釣标點,無論是台釣還是路亞釣法,選擇标點的思路相通可相互借鑒,歸根結底無非就是選擇魚兒适合生活的水域地點,有充足餌料餌魚的地方。食草類的草魚,鲫魚以及雜食性魚類選擇水草區進行安家落戶,形成魚道或者魚窩,具體原因總結以下幾點:

1. 水草區域含氧量充足并能提供充足的食物餌料

生物課本早就教會我們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照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生産出氧氣,所以在有水草的水域含氧量較高,魚具有趨氧性,魚兒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多的氧氣,同時溶氧豐富也有助于魚兒的活性。

由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容易被微生物耗盡,因此,對微生物的生長而言,氧是水生環境裡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水草可以提供一定的溶氧量,并給微生物生長提供适宜的溫床,慢慢的食物鍊就成型了,藻類,浮遊生物,小魚小蝦等,有充足的的食物餌料,此地自然得到魚的青睐。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5

2. 水草區域有利于避難,繁殖,可提供舒适生活溫床

無論是水域環境中的食物鍊(兇猛魚類的捕食)還是外部人類帶來的驚吓(濫捕行為),魚的膽怯和勇敢與生理因素如應激激素水平有關,如果在對抗中失敗可能會提高與壓力有關的化學物質如皮質醇的水平,使其變得謹慎。魚非常的警惕以及謹慎,一旦感受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它們需要迅速逃匿到可躲避危害的地方,魚越大警惕性越高也就是常說的大魚在遠離岸邊的深水區!

魚類把卵排在水草上,魚卵有一定的粘性可以吸附于水草等障礙物,既減少了魚卵随波逐流被水沖走又可以對魚卵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其他魚類蠶食以及其他危險,保證舒适的水溫和安全的環境有利于魚卵的早日孵化。

水草能給魚類提供冬暖夏涼的場所,有利于魚類的生活繁衍,大多數淡水魚都膽小避光,喜歡栖息于水草密布的水底、亂石嶙峋的水底、樹根在水底等複雜地形結構區,魚群為了保溫取暖,在天氣較冷的季節會趨光,但是一旦光照太強基本上又都會避光,在強光下它們是很少覓食的,也就是所謂的神仙難釣午時魚。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6

總結下作釣選擇草區的原因:水草自身的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溶氧量,有利于浮遊生物,藻類等餌料的生長,保證了魚的活躍性以及充足的食物,水草為魚兒躲避危險提供了屏障,同時草區冬暖夏涼有利于生活和繁衍,如果作釣選擇水草區域的标點必定會事半功倍。

三,"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跑"簡單的一句俗語可謂處處都有科學道理的加持,釣水草隻是常規操作而已,但是需要結合實際水草分布情況(密度或者稠密情況),一年四季氣溫氣壓變幻,出釣時機不同等情況會産生微妙的環境效應,我們不能盲目的見草就下窩,需要有的放矢的進行釣點釣位合理的選擇。那麼該如何選擇水草區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呢,需要在常規操作下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大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1. 水草密度選擇原則稠密釣稀疏,稀疏釣稠密

盡管水草能給魚兒提供冬暖夏涼的舒适環境,但有時候水草較為茂盛時,反而就會适得其反,優勢蕩然無存甚至會變成劣勢,水草過多過密過厚會阻礙空氣與水的接觸,長時間便會會影響溶氧量,太多的水草會大量吸走水中的氧氣,使水缺氧,水草較少的地方則不利于魚兒的藏匿躲避,同時水草稀少浮遊生物也相對較少,沒有充足的食物餌料,不利于魚兒的進食,此時此釣點不适合魚兒生活亦不會存魚藏魚。總結下就水草茂盛的水域需要找較為稀疏的地方,水草稀疏則要尋找水草相對稠密的地方作釣。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7

2. 氣溫高釣稀疏,氣溫低釣密集

前面多次提到水草可以提供冬暖夏涼的環境,但是炎熱高溫時需要選擇密度比較稀疏的水草旁,溫度高氣壓低魚兒的趨氧性更明顯,再者水草稀疏區域水流動相對較快,水溫自然也會降低一些。天氣較涼是要選擇水草較厚密的标點進行作釣,此時就将水草的保溫效果诠釋的淋漓盡緻,再者密度大的水草水流小,這裡的水溫度自然要比其他地方相對高一點。

3.夜釣莫挨草,挨草釣不到

前面講到水草在白天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向水中釋放氧氣,但在夜間水草同樣會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機物和氧,水草通過吸收水中的氧氣,導緻水溶氧量降低,同時産生二氧化碳,可謂雪上加霜,這種現象在夏季酷暑高溫天氣下更為嚴重,因此,建議夜釣時不要将窩子打在水草區内部,魚兒有趨氧性,會遊到亮水區溶氧量高的地方活動覓食。

野釣大河怎麼打窩(野釣草區真的簡單嗎)8

華夏文明悠遠渾厚,釣魚俗語可謂是每個釣魚人入門的燈塔,給予一定的引導指引,圍繞"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搞"的俗語進行了個人認知層面上的解讀,簡單的一個草區标點的作釣處處蘊含着科學道理,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釣無定法一定在要理性上加以判斷、衡量,實踐才是檢驗真理唯一标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