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濟南地鐵2025年

濟南地鐵2025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50:13

近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前三季度城軌發展概況,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共計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581.86公裡,新增運營線路12條。其中,濟南因“保泉”的地理原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為84.10公裡,全部為地鐵交通,暫列第28位。但是濟南軌道交通的建設“後勁十足”,後來居上僅僅是時間問題。今年以來,濟南地鐵建設明顯加快了速度。

濟南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後勁十足”

今年8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對《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進行解讀,濟南将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設,到2025年,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達到279公裡,推動軌道交通場站TOD綜合開發,完善周邊公交、慢行體系,引導城市功能、人口向軌道站點周邊集聚。适時開展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9月6日,濟南城市軌道交通7号線一期工程總體總包設計中标候選人進行公示。7号線是國内第二條、山東首條穿越黃河的地鐵線,它既挑起了濟南CBD,又挑起了起步區,将濟南從“大明湖時代”帶向“黃河時代”。

金秋10月,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濟南地鐵二期建設規劃項目搶抓施工黃金期,多個項目迎來新進展:

3号線二期工程稻香站(工程名)主體土建子單位工程順利通過驗收,這是濟南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首個通過正式驗收的車站工程。

4号線一期青島路站(工程名)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施工人員僅用一年時間完成了三層車站土方和圍護結構施工任務,這是第四座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

6号線王舍人站圍護結構已正式施工,車站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8号線正在進行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7号線一期和9号線一期預計年内開工建設。

至此,一副龐大的地鐵線網正在濟南大地徐徐展開,串聯起東西南北多個區域。

濟南地鐵2025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強)1

地鐵成網運營以來,濟南這座城市的格局正悄然改變。

濟南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足智多謀”

濟南因為是泉城,地鐵修建工程面臨着泉水保護、穿越斷裂帶、下穿采空區、超大規模孤石群等重大難題,因此濟南地鐵在施工階段用上了最新的科技手段。為攻克建設期間面臨的諸多難題,11家軌道交通集團聯合簽署了“黃河流域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宣言”,并發布了由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山東大學聯合研發的保泉系列智能化裝備和新型材料。

山東大學聯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圍繞盾構智慧掘進領域,共同設計制造了“五官一腦”高端智能系列化搭載裝備,為盾構機裝上了“眼睛”“耳朵”“鼻子”,全面提升盾構機的智能感知與認知能力,通過盾構中樞的智能決策,将大幅降低盾構施工安全風險,更有效适應複雜多變的施工環境和高标準的技術要求,提升盾構裝備智能化水平。

濟南地鐵2025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強)2

山大為濟南地鐵盾構機裝上“五官一腦”

除此之外,為探明複雜的泉域地質條件,研發團隊研發了光纖微動儀、鑽孔成像儀和地表位移監測儀三類識泉裝備,以便對北方溶洞和岩溶裂隙發育情況進行檢測和智能預警。

為更好降低軌道交通建設對地下水的影響,研發團隊還研發了透水充填材料及配套裝備、輕質充填材料及配套裝備兩類“綠色充填材料”與配套裝備和抗動水同步注漿材料、輕質同步注漿材料兩類“同步注漿材料”,實現了溶洞的透水、輕質充填,保證了同步注漿的密實性。

為更好服務泉城地鐵安全運營,研究團隊研發了地鐵隧道結構表觀病害巡檢機器人和結構内部病害巡檢機器人兩類智慧巡檢機器人,實現結構病害早發現、早診斷、早整治,形成“治未病”養護新理念。

濟南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無縫連接”

“一條軌道線路的客運能力相當于城市主幹道60條車道的客運能力。經十路和經十東路,一小時也就能通行六七百輛車,一條車道也就1000人;而一條軌道線路單向3萬人起步,雙向就6萬人。按照軌道交通客運強度,一天一公裡的軌道交通有1萬人左右。”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交通工程系副教授、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稱,到2025年,濟南地鐵的運營及在建裡程将超過240公裡,正常發揮客運功能的話,每天會有200多萬人乘車,相當于再造了一個常規的公交系統。“常規公交加上軌道交通,完全可以滿足更多人綠色出行。”

據了解,自2021年3月26日2号線開通濟南地鐵成網運營以來,截止到2022年8月底,濟南地鐵線網運營裡程已達700萬列公裡,已經安全運送乘客近80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濟南人,享受到了地鐵的“紅利”。作為綠色出行方式的一種,濟南地鐵在逐漸改變沿線市民交通出行以及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帶動着這座悠久的文化古城迎來了新的發展生機。

2022年9月22日,濟南開通地鐵接駁線路M3路、T38路。在地鐵線路不斷完善的同時,公交車、BRT等公共交通也在不斷為地鐵的接駁服務,打通市民通行路上的“最後一公裡”。據了解,2022年,濟南公交線路總條數達到353條,其中有170餘條公交線路實現了與軌道網絡的銜接。先後開通4條小區至地鐵直達的專屬M線,沿途設置固定站點及招手站,市民乘車更加方便。在濟南,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享受“公交 地鐵”相結合的綠色出行方式,濟南地鐵正引領市民走向“綠色通勤”時代。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地鐵正全面融入濟南市民的生活,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 蔡溦 綜合大衆日報、齊魯晚報、閃電新聞等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