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丹
中國魔都?不是上海嗎?
不,此mó非彼魔,不是上海,
也不是重慶、貴陽的魔幻現實主義
這裡的mó是吃的馍。
中國馍都,在西安!
八百裡秦川土厚水美,氣候不幹不濕,這裡成為了世界最佳小麥優生區,産量高且質優,最适合做“馍”了。
而且,敦厚的馍抗餓,耐放,古時候不管是在軍隊、學校,還是在田間、地頭,馍都發揮了它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發展到現代,在西安,“馍”更是萬能的,馍能夾萬物,也能泡萬物;西安人把馍吃出了百般花樣,更吃出了境界。
馍,西安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或煮或泡、或炸或烤;
有的咬起來幹脆勁道,有的入口松軟香甜,有的與其他食物發生奇妙的碰撞;
無論怎麼組合,都是豐富美妙的美食天堂。
夾馍,最負盛名和為人熟知的就是肉夾馍了,名稱來源有2種說法。
一說源于古漢語:肉夾于馍中,由于說法過于繁瑣,索性叫肉夾馍,幹脆利落。
一說以前人們稱為“馍夾肉”,但陝西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夾肉怎麼辦?那不行!就叫成了“肉夾馍”。
但是,肉夾馍最關鍵的其實并不是肉,而是它的馍。
馍是白吉馍,最早發源于陝甘通衢要道上的白骥驿,用上好的面粉揉制做成餅形,置炭火上烘烤,出鍋的白吉馍“鐵圈虎背菊花心、香酥脆然兩張皮”。
皮薄松脆,内心軟綿,這特性使得夾肉後的馍很好地融合了肉香和麥香,濃醇酥香,一口入魂。
以肉夾馍為核心,勤勞智慧的西安人民又發明出了各種各樣的夾馍。
臘汁肉夾馍
西安人說起“肉夾馍”,90%指的是臘汁肉夾馍,一般搭配涼皮和冰峰汽水食用,稱之為“三秦套餐”。
“臘汁”意為老湯,選緊實的豬前腿肉,瘦肉、肥肉和肉皮都帶着,文火炖制,出鍋色澤紅潤、軟爛醇香。
剛出鍋的白吉馍幹脆酥香,夾着肥而不膩、香而不柴的肉,再來點肉汁,一口下去爆汁,絕絕子!
臘牛羊肉夾馍
在回坊人的心中,臘牛肉夾馍必須第一。
用的是饦饦馍,由伊斯蘭語“圖爾木”音譯而來,據說曾是漢代絲綢之路上商人們的主食,筋勁十足又綿軟香甜。
剛出爐的饦饦馍夾住先腌後炖的臘牛羊肉,肥瘦相間,酥爛細嫩,入口香醇,滿嘴都是麥香和脂香揉碎又重組的和諧感,實在是香。
菜夾馍
幾乎每個街巷都有它的身影,大多數西安上班族的首選早餐。
胡蘿蔔絲、黃瓜絲、土豆絲、海帶絲、醬菜、豆芽......十幾種菜一溜兒排開,旁邊鍋裡還有鹵着的冒着熱氣的雞蛋和花幹。
老闆劃開一個剛出爐的百吉餅,食客自己夾菜,想吃什麼夾什麼,能放多少放多少,一口吃到好多種食材,經濟實惠,飽腹又滿足,給一天注入滿滿元氣。
X夾馍
籠籠肉夾馍,又叫粉蒸肉夾馍,綜合了川陝兩地風味,馍是荷葉餅,綿軟、好咬,夾入蒸熟的粉蒸肉,入口即化,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吃。
雞蛋花幹夾馍,夾的是鹵煮後的雞蛋以及切成花刀連成串的豆腐幹,照顧到了愛吃馍又不吃肉或不想總是吃肉的人,也很受歡迎。
孜然炒肉夾馍,這個名字光聽起來就很美好。肉和辣椒完美融合,撒一把辣椒面、孜然面,簡直不要太下“馍”。
在西安的各個巷子裡、小吃店裡,還分布着:
土豆片夾馍、炸串夾馍、臭豆腐夾馍、擀面皮夾馍、土耳其烤肉夾馍、辣子夾馍、豬頭肉夾馍、夫妻肺片夾馍、麻辣燙夾馍、梅菜扣肉夾馍......
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馍夾不了的!
給西安人一個馍,他能夾遍全世界,他能還你一桌滿漢全席!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
泡馍的曆史,和這座古城一樣曆史悠久,泡馍起源于春秋戰國,那時還叫羊羹。
現在的西安,一切把馍掰碎泡湯吃的東西,都能冠以“泡馍”之名。
牛羊肉泡馍
名氣最大、也最受歡迎,都說“沒吃過牛羊肉泡馍,不算真正到了西安。”
但是一碗真正好吃的牛羊肉泡馍,湯比馍重要。
把牛羊骨敲碎了熬成骨湯,再放牛羊肉熬煮,從早上開始,直到第二天淩晨三四點才熄火。
肉熬得酥軟,湯更是鮮香,很多老西安人會在天微亮時就出門,隻為喝上一碗頭湯。
掰馍也同樣有講究,據說最正宗的泡馍,一共有 15 個環節、110 道工序,白吉餅更是講究掰、撕、掐、抖的手法!
掰:就是完整的馍一分為二,再二分為四;
撕:将掰好的馍塊從中間劈開,确保每一片上面都帶着馍皮;
掐:将撕好的馍片掐成黃豆粒大小;
抖:最後抖一抖碗裡的馍粒,看看有沒有掰得不均勻的。
馍掰的大小粗細如何,直接關乎到最後泡馍的品相和吃法,有人說煮馍師傅會看馍下菜碟,你越是掰得細膩,他越是煮得精心。
葫蘆頭泡馍
提起"葫蘆頭",嘴角涎水流。
葫蘆頭也是有大來頭的,傳聞當年醫聖孫思邈改良了煎白腸,獲得吃客們一緻好評,因店門口挂着一個葫蘆,所以叫葫蘆頭;另一說是因大腸頭形似葫蘆。
現在的葫蘆頭泡馍在腸頭中又配以豬肚、白肉、雞肉、骨頭湯等精工細作,烹制成的肚、腸綿爛、肥嫩鮮美, 馍香肉嫩,肥而不膩,味醇湯濃,鮮香可口,使人食欲大增。
三鮮煮馍
關鍵在于一鍋鮮湯,用豬腿骨、雞鴨架等熬制四五個小時,馍掰好後,加入高湯,輔以蒜苗、粉絲把馍煮好,碗中丸子黃、肉片紅、湯色白,三鮮顔色鮮亮,香氣四溢,再加上一勺紅油辣子,更是五顔六色,令人垂涎欲滴。
小炒泡馍,其實也是煮出來的,隻是在鍋裡要不斷翻攪,看起來像炒菜。增加了黃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幹、雞蛋等配料,直接用油潑辣子和醋一起炒,吃起來酸辣爽口。
還有:雜肝湯泡馍、水盆羊肉泡馍、粉湯羊血泡馍、大肉辣子疙瘩泡馍、水盆大肉泡馍、豆腐燴菜泡馍......
馍都,有魔力
西安人對馍的熱情遠不止以上,馍也跟随時代的腳步在變化、發展。
除了經典的石子馍、鍋盔、花馍......現在還有了魚肉夾馍、小龍蝦夾馍、涼皮夾馍......
夜市燒烤中,西安人習慣點一個油馍,白吉餅烤至金黃,撒上孜然、辣椒,外酥裡嫩。
炸饅頭片兒,這是對馍的又一種升華,裹上蛋液炸制金黃,灑上糖或鹽,簡單的加工,卻也是西安人飯桌上的常客。
千變萬化的馍,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他們共同成就着西安“馍都”的美譽。
有人說西安的馍和腳下的土地一樣,承繼着泱泱大漢的繁華、盛世大唐的包容。
的确,馍浸透了西安人的三餐日常,平淡樸實,卻因着跨越千年的底蘊,也滋養和成就了豪邁大氣、樸實誠懇的西安人。
西安人喜歡吃馍、擅長吃馍,吃了幾千年,還會一如既往地吃下去。
現在,他們不光自己吃,也把“馍”當作貴重的禮物饋贈給了全世界。
無論你來自哪裡,到了西安,一個馍,足以撬開你的味蕾,這就是馍都的魔力!
今 日 互 動
不知道你喜歡馍的哪一種吃法?
留言區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