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揆”和“度”是同一個意思,《說文解字》解釋:“揆,度也。”是指推測和估量。例句有:“臨淵揆水,而淺深難知。”(陸機《演連珠》)“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漢書·律曆志》)“應卒”的“卒”在這裡并不是指兵卒,而是“突然”的意思。例句有:“軍旅卒發。”(《後漢書·仲長統傳》)“先揆後度,所以應卒”的意思是說,凡成大事者,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對事情的走向和結果都要認真評估,然後作出預測和判斷。揆情度勢,先謀後動,對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在事前想好應對策略,防患于未然。
一旦事情發生逆轉,由于有了思想準備和應對措施,所以也能從容自如,不至于手足無措,無所适從。
“先揆後度”,大多是應用在軍事行動上。用兵打仗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孫子兵法》特别強調有戰争主導權的國君将帥對待戰争要“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将不可以愠而緻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複喜,愠可以複悅;亡國不可以複存,死者不可以複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孫子兵法·火攻篇》)孫子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沒有利不要行動,沒有取勝的把握不要用兵,不到危急關頭不要開戰。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動戰争,将帥不可因一時憤懑而出陣求戰。符合國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憤怒可以重新變為歡喜,憤懑可以重新轉為高興;但是國家滅亡了就不能複存,人死了也不能複生,所以對待戰争,明智的國君應該慎重,賢良的将帥應該警惕,這是安定國家、保全軍隊的根本道理。
與此同時,孫子還要求戰争雙方都要在戰争之先對能否赢得戰争的七個條件: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孫子兵法·始計篇》)進行測評,然後根據敵我雙方态勢、兵力部署、物資保障、自然條件、戰略目的和戰術應用等諸方面進行認真分析研判,先揆後度,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左傳》記載,公元前638 年,鄰近晉國的一個小國邾國(現山東棗莊附近),因為部分國土被魯國占領的原因,出兵攻打魯國,魯國國君僖公根本瞧不起邾國,不做任何準備就準備出兵抵抗。大臣臧文仲說:“一個國家不論大小,都不可以輕視它。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是國家再大,人口再多,也是不可以仗恃的。《詩》上說:‘遇事要小心謹慎,要有恐懼感,如同面臨深淵,如同踏上薄冰。’《詩》上還說:‘警惕啊,警惕啊!天道是光明無私的,得到天道不容易啊!’先王有那麼美好的德行,還沒有不害怕的時候,也沒有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何況我們現在還僅僅是一個小國呢?君王不要認為邾國弱小,連黃蜂、蠍子都有毒,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呢?”
臧文仲要求僖公對邾國的進犯要高度重視,在用兵之前要預先做一些調查、研究、預測和估算,然後制訂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盡力做到在戰鬥過程中能夠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确保戰役萬無一失。
僖公恃物自傲,有恃無恐,一意孤行,根本不把文仲的谏言當作一回事,認為是過于謹慎,簡直是多此一舉。然後親自率軍還擊邾軍,八月丁未日,僖公和邾國軍隊在魯國一個叫升陉的地方開戰,結果魯軍大敗,邾軍在戰鬥中繳獲了僖公的頭盔,并把它懸挂在邾國的魚門上。
實踐證明,“先揆後度”不僅應用在軍事上能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的勝利,如果應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同樣也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例如制定一項新的方針政策,推行一個新的法律規定,事先都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經過分析評估,對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進行充分論證,然後反複修訂,以便新政出台後能順利實施。又如計劃新上一個項目工程,事先也要對該項目的投入和産出作出估算,盈利能力作出預測,嚴格禁止“上馬”未經科學論證的“長官意志”工程,避免投資失誤,造成損失。
世事難料,為了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僅要通達人情世故,而且要明白事理常規,揆其得失,度其可否。“料事于未行之先,應機于倉卒之際,先能料量眼前事務,後有定度所行事體。”(《素書·王氏注》)例如:為官者能在貪污第一筆錢款,收受第一次賄賂的時候,能夠揆情度理,想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古訓,意識到事情終歸會敗露,結果會罷官、坐牢、殺頭,最終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此時若能幡然醒悟,就此收手,也可落得個犯罪中止而從輕發落;即便是貪污受賄,腐敗堕落,成為貪官,如若能在案發之前放棄僥幸心理,認識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而投案自首,也能被認定有“自首”情節而得到從寬處理。
又如:在特殊情況下,為了保證自身安全和善始善終,當事者更要頭腦清醒、認清形勢、提前算計、妥加安排,然後實行,如此才能排除隐患,避免差錯,達到穩操勝券,萬無一失。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員戰将,曾為秦國戰勝趙國,平定燕國,降服魏國立下汗馬功勞。
當時秦國有一個年輕将領李信,作戰勇敢,曾率領幾千士兵活捉了燕國太子姬丹,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
秦始皇想攻占楚國,就問李信需要多少軍隊,年少氣盛的李信回答說:“不超過二十萬人。”秦始皇又問王翦需要多少軍隊,王翦說:“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始皇說:“王将軍老了,為什麼這麼膽怯!李将軍果斷勇敢,他的話是對的。”
于是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兵馬南下攻打楚國。王翦的話沒有被采納,就托病告老回到老家頻陽(陝西富平縣境内)休養。李信和蒙恬在伐楚戰役初期進展比較順利,攻占平輿和寝丘之後,又直下鄢邑和郢邑兩城,正當李信和蒙恬乘勝前進,東西并進,準備在城父(安徽亳州)會師之際,項伯率領的楚軍緊随秦軍之後,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停息,終于大敗秦軍,攻下兩個堡壘,殺死七個都慰。
秦始皇得到消息後,憤怒異常,為了挽回敗局,親自到頻陽當面向王翦道歉:“我因為沒有采納将軍的意見,李信果然使秦軍受辱。現在聽說楚軍天天向西挺進,将軍你雖然有病,難道忍心不管我嗎?”王翦推脫道:“老臣體弱多病,腦子糊塗,希望大王另選良将。”秦始皇再次勸說:“好了,将軍不要再推辭了!”王翦說:“大王如果一定要任用我,那就非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同意了王翦的要求,在王翦率軍出發時,親自送到灞上。臨别之際,王翦請求秦始皇賞賜他良田、住宅、園林、池塘等。秦始皇說:“将軍你放心去吧,難道你還擔心貧窮嗎?”王翦說:“作為大王的将軍,即使有功勞,終究也難得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信任我的時候,我也及時請求些園林、池塘作為子孫的産業罷了。”聽罷,秦始皇大笑不止,答應了王翦的請求。
王翦率兵到了關口以後,又五次派使者回朝請求秦始皇兌現賞賜的承諾。
此時有人對王翦說:“将軍如此追求賞賜,也太過分了吧。”王翦嚴肅地說:“不對,秦王粗暴而不信任人,現在傾盡秦國的軍隊全部交給了我,如果我不多請求田地住宅作為子孫的産業,讓秦王認為我沒有野心,以此來穩固自己,難道還要讓秦王來懷疑我嗎?”
王翦是聰明的,他在領兵出征前就為自己謀好了後退之路。他知道,自從秦始皇把六十萬大軍交給他之後,秦始皇已經不再擔憂楚軍的進犯,進而擔憂的是他王翦會不會反叛。所以他要讓秦始皇放心,讓秦始皇知道自己沒有野心,也不會反叛,自己所追求的不過是一座住宅、幾畝良田、些許園林和池塘罷了。
《素書》關于“先揆後度,所以應卒。”的意思是,身居上位的執政者,無論是在治國理政過程中,還是在為了維護自身權益的事情上,事先都要有所預測和判斷,事後也要作出評估和總結,以便從中找出問題、不足和差距,然後進行修複和完善,以應對突然發生的情勢和變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