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翠亨新區是中山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無論是産業發展或是城市建設都走在全市的前列,代表着中山發展的新生力量。
南方 翠亨新區頻道推出“新區新力量”欄目,講述翠亨新區産城發展的新探索故事,展現一個更全面、更立體的新區面貌,歡迎關注。
翠亨新區東片區(馬鞍島)和清路和中準道是島上兩條重要的“産業大道”,沿線兩旁分布着不少最早進駐東片區的企業,位于和清路與中準道交界處的戴思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戴思樂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戴思樂集團董事長陳梅湘帶領團隊從深圳來到中山翠亨新區,建立戴思樂科技園,開啟了公司和她個人的“二次創業”。戴思樂科技園進駐翠亨新區東片區之初,園區周邊還是一片芭蕉林。而随着新區建設開發,島上無論是城市面貌或是産業環境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
與新區共成長,戴思樂集團已擁有涵蓋“供、熱、淨、飲、回”的水處理全鍊條業務和技術,水處理行業領域“工程師”角色愈發凸顯。
戴思樂科技園。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廢水“零排放”的園區
别墅、遊泳池、大型景觀魚缸……走進戴思樂科技園,人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的産業園區。整個園區是戴思樂集團技術的集中展示和體驗區,戴思樂集團将它定義為“會呼吸的園區”。
園區如何“呼吸”?“呼”與“吸”對應的是園區廢水的“出”與“進”“排”與“用”。
陳梅湘介紹,戴思樂科技園區在建設之初就安裝了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園區生活廢水經過這套設備處理後,可轉化為一級中水,用于日常的綠化養護、洗車,多餘的水經過二級處理,可達到優質自來水标準,為泳池、魚池等空間補水,基本實現了廢水循環利用“零排放”。
戴思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梅湘。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上述廢水循環系統體現的是戴思樂集團的“海綿園區”理念,戴思樂集團是行業内率先提出這一理念的企業。目前,戴思樂科技園園區内的可滲透地面面積比率約50%,對降雨的消納和利用率達80%,中水回用日處理能力達100噸/天。
除了水,戴思樂對空氣能的使用也有較為獨特的技術。
戴思樂科技園區内還安裝了“熱交換系統”,通過空氣能熱泵冷熱水機組的調節,該系統可以在制冷、采暖兩種模式間切換,可通過加熱空氣和自來水,為室内供暖,提供熱水,還可通過水循環,在夏季對室内空間進行制冷。這讓園區在較低耗能的情況下實現“冬暖夏涼”。
“園區廢水基本可以實現‘零排放’,園區耗能控制在較低的水平。”走在戴思樂科技園内,通過别墅家居等應用場景,陳梅湘展示着戴思樂園區的獨特技術與效果。她表示,目前戴思樂的産品和技術在國内高端市場領域占據着一席之地。
戴思樂低氯泳池。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從深圳到中山,從“專業戶”到“多面手”
戴思樂集團是國内泳池水處理行業的領軍企業,從事水處理行業超過20年,擁有“供、熱、淨、飲、回”全鍊條技術,國内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低氯泳池就由戴思樂集團建設。
戴思樂集團是一家帶有深圳“基因”的企業。1998年,陳梅湘放棄某國際知名企業高管職位,投身創業,抓住國外泳池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機會,切入遊泳池行業,開啟了戴思樂集團的發展篇章。發展至今,戴思樂集團已在全國各地設立53個事務所。
從遊泳池行業的“專業戶”起步,經過多年發展,戴思樂集團逐漸拓展業務範圍,拓展産業鍊條,公司業務範圍已延伸至休閑水體、噴泉水藝、二次供水、淨飲水、節能熱水、中污水處理與廢水回用、智能健康家居、别墅生活等與水環境、水生态有關聯的領域,成為水處理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
随着業務拓展,戴思樂集團對發展空間需求日益迫切。2012年前後,陳梅湘就奔走在省内多地,尋找公司發展的新基地。經過多輪考察,陳梅湘将目光落在與深圳隔海相望的翠亨新區。
“無論是區位還是産業基礎、政府的服務專業程度,翠亨新區都是戴思樂集團‘二次創業’的最佳選擇。” 陳梅湘表示,自進駐翠亨新區至今,中山市委市政府和翠亨新區給予了戴思樂集團全方位的支持。在翠亨新區的支持下,戴思樂集團還在中山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水生态文明論壇,進一步擦亮了公司和翠亨新區的産業品牌。
戴思樂集團産品展示。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與翠亨新區共成長,戴思樂集團接連取得突破。目前戴思樂已形成“遊泳”“水科技”和“鄉村振興”三大業務闆塊,業務領域更加廣泛,成為行業中的“多面手”。
深中通道建設讓陳梅湘看到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戴思樂正謀劃實施增資擴産項目,結合工改工作,通過升級改造現有的戴思樂科技園區,為公司新業務闆塊發展提供支撐。未來,戴思樂集團有望在新區治水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雷海泉
【圖片】盧子衡
【通訊員】李嘉豪
【作者】 雷海泉;盧子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