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均鳴
在我與呂穎虹先生為數不多的交往中,他的沉穩與安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讷于言”的表象背後所掩藏着的“敏于行”的氣質很容易被忽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面對穎虹先生在藝術領域所達到的高度尚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發現。他像一株生長在大山深處的野梅,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寂寞地生長,孤獨地開放。如今回望,已是花蔓山谷,迎風搖曳。
今年,穎虹先生曆時兩個半月的時間創作完成了六尺整紙的《崂山十二景》系列。該作品以磅礴的氣勢,奇妙的佳構重新诠釋了崂山的壯美和秀麗:峻嶺和蒼松,煙霞與飛瀑,疊石及旭日,還有雜樹、農舍、修竹、溪流……等等。在畫家的筆下,崂山的景緻鮮活靈動,蓬勃昂揚;泉鳴谷應,風生水湧。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畫面,均采用了仰視的角度:畫家把自己置身于山腳之下,流泉之側。放眼打量,滿目盡是嶙峋怪石、蔥茏綠樹。穎虹先生把對崂山的敬仰之心統統流露在無聲的畫面裡了。這當然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一種情懷,作為一名地道的崂山人,穎虹先生對于家鄉山山水水的偏愛與敬畏完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境界,也是其它“過客”無法企及的人生經曆。
必須承認,《崂山十二景》系列作品是近幾年崂山題材領域的宏篇巨制,其呈現出來的藝術造詣與藝術高度不容置疑。穎虹先生為此做了多少基礎性“功課”我們并不知道,但是卻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這些年,穎虹先生堅持野外寫生,仙山探幽已經成為習慣,“搜盡奇峰打草稿”已經成為他流淌在血液裡的藝術理念。“孤雲出岫,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幹。”那些跋山涉水的日子,注定成為畫家擁有的一筆寶貴财富。
我們知道,人文素養是區别畫匠與畫家的重要因子。作為畫家,能夠娴熟地把握構圖、遠近、虛實、明暗、透視、色彩等技法固然重要,文化積累更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門坎”,這道“門坎”恰恰是橫亘在畫匠與畫家之間的一座高山。環顧當下熙來攘往的繪畫領域,許多人迷失在喧嘩的紅塵裡,壓根兒找不到抵達藝術巅峰的文化蹊徑。這些年,穎虹先生在專注于繪事之餘,還着力涵育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修養。特别在書法、詩詞、楹聯方面用功最深,用情最專。此次創作的《崂山十二景》系列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呈現:每幅畫面均題有一首藏頭詩,每首詩都合仄押韻。被詩人同道“點贊”,讓畫家同行“佩服”,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這種“詩畫合璧”的繪畫作品如同空谷幽蘭,絕璧崖柏,散發出陣陣迷人的暗香。
中國畫是一門綜合藝術。它集中融合了中國傳統筆墨與傳統文化,是一株根置于中華大地上的奇葩。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領域裡最具人文情懷與哲學思辨的品類。“放懷于天地外,得氣在山水間。”縱觀中國繪畫史,許多人沉浸其間,孜孜以求,甚至耗費了畢生精力。樂此不彼,或樂此不疲。穎虹先生走上山水畫的藝術道路也許出于一種冥冥之中的天意,而以崂山為表現主題則是他擺脫不掉的宿命。面對崂山的深邃與俊美,别無選擇,其實也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最美的藝術會說話。面對穎虹先生的《崂山十二景》系列,不同的觀賞者一定會有不同的解讀。有的人會找到那些熟悉的山川與河流;有的人會發現那些陌生的雲海與日出。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夠由此激發出愛上這片熱土的豪情,那也許是畫家本人最希望的。時光如水,江山依舊。那些貌似一成不變的景物,終究要在時間的打磨下留有或明或暗的痕迹。穎虹先生畫的是崂山,也是中國;畫的是當下,也是未來。其實,面對崂山,我們都是時間意義上的“過客”。略顯不同的是:一萬個觀衆的心裡裝着一萬座崂山,每一座崂山都曾經是我們安放心靈的精神家園。
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俯仰之間無愧于此生此世。穎虹先生今年已經61周歲了,他開始走進人生的收獲季節。他的繪畫藝術也顆粒飽滿,泛着金黃。眼下的穎虹正在他所熱愛的田野裡辛勤勞作,揮汗如雨!
2019年8月9日于青島崂山(本文作者:崔均鳴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研究室主任。知名作家、美術評論家。)
崂山十二景山水畫之題畫詩(全部是藏頭詩)作者:呂穎虹
巨峰旭照:
巨頂晨來笑臉堆,
峰煙幻化紫霞飛。
旭光向遠接天宇,
照亮東方好運歸。
龍潭噴雨:
龍騰峭壁向海東,
潭水幽深孕大風。
噴勃豪情成霸氣,
雨煙沁肺碧連空。
明霞散绮:
明光普照動夕煙,
霞聚祥和映滿天。
散适尋幽仙在洞,
绮雲萦繞幻無邊。
太清水月:
太古幽奇現崂山,
清音靜遠境如仙。
水波閃耀秋風冷,
月影浮光浪裡癫。
海峤仙墩:
海東雄峙岸無邊,
峤嶽煙波道骨添。
仙境何須多炫彩,
墩石神話萬年傳。
那羅佛窟:
那許無心洞裡眠,
羅漢修行不計年。
佛祖能容天下事,
窟宅正果出神仙。
雲洞潘松:
雲遮半壁峭岩輕,
洞府無人卻有風。
蟠亘騰龍飛萬古,
松濤翠掩水波清。
獅嶺橫雲:
獅峰傲立震蒼穹,
嶺翠松青若豪雄。
橫貫西東千萬裡,
雲頭舞動勢如虹。
華樓疊石:
華表稱奇古韻生,
樓台突立帶柔風。
疊出神話仙姑美,
石運從來伴勁松。
九水鳴漪:
九曲漫舞澗成文,
水作龍吟曙色新。
鳴向天邊歌難斷,
漪波醉眼更撓心。
岩瀑潮音:
岩生萬古立天東,
瀑布飛流瀉勁風。
潮起輕雲舒廣袖,
音攜憧憬韻無窮。
蔚竹鳴泉:
蔚蔭漫野賴天真,
竹木輕搖曲徑深。
鳴雀高飛巡碧宇,
泉聲百裡有佳音。
作者簡介:
呂穎虹,字彩橋,号大臨居士,别号鐵犁齋主、崂山人。祖籍崂山,1958年1月生于青島。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壁畫協會理事;青島市工筆畫學會理事;青島市漫畫家協會理事;紅領巾書畫藝術顧問;中國(崂山)道家書畫院會員;中國健康産業委員會山東書畫院副院長;青島北部畫院副院長。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先後在全國、省、市級報刊上發表國畫等美術書法作品200餘幅,詩歌(含題畫詩)、散文、楹聯等作品200餘篇(首)。在搜狐網、人民經濟網、中國紀實網、齊魯網、青島新聞網等發表詩書畫作品500餘幅。山水畫在山東省美術作品展中多次入展及獲獎,在首屆琴島杯全國書畫大獎賽中獲佳作獎,在第二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展賽中獲金獎。楹聯作品多次在省、市征聯活動中獲優秀獎、最佳獎。山水畫作品被收入《中華名家書畫》、《美德山東·山東省首屆網絡書畫大賽獲獎作品選》等十多部專集。2011年,由著名學者、美術評論家、書畫家邱振亮教授作序的《呂穎虹山水畫集》問世;2017年,由西泠印社編輯的《呂穎虹崂山畫集》出版。《青島日報》、《青島畫報》、《老年生活報》及人民經濟網、中國紀實網、齊魯網、青島新聞網、半島網等均有整版或專版刊登山水畫作品及評論。并被選入《當代書畫家名錄》、《當代藝術家名錄》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