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量移汝州,宋神宗眷顧蘇轼放逐蘇轼,不是宋神宗的本意,随着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肯定地認為,蘇轼沒有"譏讪君上"的意思,那不過是王珪、蔡确等執政大臣們給異己扣上去的一頂帽子而已。隻要有合适的機會,他随時準備起複蘇轼。
宋神宗畫像
時間過得很快,元豐五年(1082),蘇轼谪黃州将滿三年,王珪議修國史,神宗谕示:"國史大事,可命蘇轼主編。"王珪雖然沒有多大本事,卻深谙為官之道,于自己不利的事,先是推,推不掉就拖,讓皇帝幹着急沒辦法。
王珪形象
元豐七年(1084)春,蘇轼被貶黃州已經四年了,宋神宗徑以"皇帝手劄",量移蘇轼汝州(今河南省臨汝市)團練副使。"皇帝手劄"又叫"手诏",是皇帝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繞開宰輔們下發的特殊文件;"量移"則是平級調動,不算對貶谪之臣的起複,神宗顧慮給蘇轼複官再生事端,不如留待到了河南,看情形再說。
離開黃州,好友參寥随行蘇轼雖然心裡有所期盼,但幸福來得還是有些突然,他匆忙拜發謝表,安排家人收拾行李,把"東坡"和"雪堂"托付給潘丙照看,與好友參寥一起離開黃州。
蘇轼居士形象
參寥本姓何,名昙潛,号參寥子,杭州于潛(今浙江臨安縣)浮溪村人。參寥自幼出家,經藏、文史無所不讀,文學造詣極高,其詩清麗可愛,超群脫俗。"烏台詩案"中,他因收有蘇轼譏諷文字而受牽連,被責令還俗。元豐六年(1083)三月,參寥不遠數千裡,自杭州去黃州看望蘇轼。老朋友見面,分外親近,蘇轼和參寥在雪堂與巢谷一起居住,一起吟詩作文,一起觀賞山水景色。這種情誼超越于世間政治忌諱和利害得失之上,尤其難能可貴。
蘇轼與參寥
蘇轼即将離開黃州之時,參寥不想再給老朋友增加額外負擔,欲先行一步。蘇轼理解參寥此時的惆怅心情,于是次韻小詩一首,希望參寥能多陪自己幾天。參寥何嘗不想與老朋友多聚幾日,于是改變主意,答應與蘇轼一起離開黃州。
浏覽廬山,蘇轼欣賞山水畫面四月中旬,蘇轼一行到了九江,老友劉恕的幼弟劉格來做向導,帶他們去遊廬山。廬山聳立于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岡巒環列,長年雲霧缭繞,煙雨彌漫,山色瑰麗,瞬息萬變,為曆代文人騷客讴歌不已,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蘇轼時年47歲,背着行囊,手裡握着一根竹杖,走進這神往已久的名山。進山之初,他跟參寥說:"此行決不作詩。"不料上得山去,山中僧俗歡呼雀躍,紛紛傳說:"蘇子瞻來了。"在黃州寂寞多年的蘇轼不免心動,剛進廬山第一天,就破戒作了《初入廬山三首》。
蘇轼遊廬山圖
蘇轼和參寥、劉格人用了十多天的時間,自南徂北,走遍了廬山的山山水水。他們爬上了位于廬山南麓的秀峰,遊覽了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諸峰,觀賞了李白筆下所贊美的廬山瀑布;他們走過景白亭,來到當年白居易寫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挑花始盛開"詩句的大林寺,觀賞遲遲盛開的桃花;他們行走在錦繡谷的盤山小道上,沐浴着習習涼風,欣賞沿途谷間一幅幅立體山水畫面。
移步換形,蘇轼悟道廬山最後,他們在東林寺長老的陪同下,前往西林寺。漫步山道,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飄來的雲霧。蘇轼一路觀賞山景,峰巒層層疊疊,不但距離遠近、形勢向背各有不同,高低起伏、姿态形象更是變化無窮。蘇轼若有所思地對參寥說:"我們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還是那個廬山,展現給我們的形象卻各不相同啊!"
"真是移步換形、千姿萬态啊!"參寥答道。
蘇轼遊廬山圖
西林寺中僧俗知道大名鼎鼎的蘇子瞻來了,豈能放過這種索詩的機會?蘇轼不好掃了衆人的興,于是在寺中牆壁上,揮毫寫下《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融合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與綜合等耐人尋味的概念。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啟示人們為人處事的一個道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跳出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拿到大局裡去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冰釋前嫌,蘇轼與王安石金陵會晤從廬山下來,蘇轼先去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看望弟弟蘇轍一家,随後回到九江等待家眷的到來。參寥要回于潛去了,賦詩留别,蘇轼和詩《次韻道潛留别》:"為聞廬嶽多真隐,故就高人斷宿攀。已喜禅心無别語,尚嫌剃發有詩斑。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到後與君開北戶,舉頭三十六青山。"三十六山說的是嵩山,指河南府永安縣的少室山,蘇轼量移汝州,距此不遠,蘇轼詩外之意,約請參寥将來到汝州相見。
蘇轼與參寥
五月底,蘇轼家眷到了九江,全家人繼續乘船東行,七月二十八日到達了江甯。在金陵逗留期間,他去鐘山會晤已經退居江甯八年的王安石。聽說蘇轼到了,病中的王安石騎着驢親自到江邊碼頭迎接。一個是經曆了四年磨難的舊黨中堅,另一個是業已退出政壇的新黨首領,遠離了政治漩渦,都能夠跳出局部認識全局。他們"求為世用"的抱負相同,做人的三觀相同,為民請命的初心相同,隻是在如何強盛大宋的路徑選擇上不同。經曆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兩人都能夠坦然承認過往的抵牾,洗清彼此心中的芥蒂,如今剩下的隻有相互欽佩與尊重。
騎驢渺渺入荒坡,想見先生未病時
老則老矣,蘇轼和王安石仍然葆有一顆赤子之心。據說,二人曾經按照固定的韻腳和題目比賽作詩,結果蘇轼赢了,王安石很謙虛地拱手認輸,盛贊蘇轼才思敏捷。王安石對陳壽的《三國志》很不滿意,但自己已經老邁,來不及重修;而蘇轼是蜀人,足迹又遍及中原和荊楚,便鼓勵他趁現在有時間,重寫三國史。而重寫三國史,須先把生活安頓好了,所以又勸蘇轼在金陵買點田地,建所住宅。王安石的意思非常明白,他邀請蘇轼跟自己結鄰而居,共度晚年。蘇轼很高興地答應了這個邀請,可惜,王安石第二年就去世了,沒能如願以償。
南京半山園王安石故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