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國家認可嗎?2018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一份最新報告——《教師作為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創新教學法的重要性》(Teachers As Designer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Pedagogies),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oecd國家認可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2018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一份最新報告——《教師作為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創新教學法的重要性》(Teachers As Designer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Pedagogies)。
教學法(Pedagogy)是教學與學習的核心。OECD的這份報告,通過來自27 個國家和國際學校的案例表明,以下6種有别于傳統的教學法,正在全球範圍内方興未艾,将會深刻地改變未來的教育走向。
重新思考課堂和課堂時間的目的,發揮在線學習與分組的能動性
混合學習的主要目标是最大化技術與數字化資源的優勢,根據學生的需求促進差異化教學,并推動課堂互動。這一教學實踐是建立在通過小組活動和密集的面對面互動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在計算機提供相關信息後,教師就從常規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用于概念的應用,并開展更具交互性、複雜的課堂活動或者進行一對一教學。
在混合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聚焦概念的應用。混合學習通常結合了探究與合作學習法,以促進學生積極的、有意義的參與,因此與教師面對面交流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要求更高、更複雜的問題任務,促進學生對概念的深度理解并推動同學之間的交流。
混合學習主要有三種形式——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學生先自學下節課的相關資料,課堂上在教師幫助下實踐、拓寬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基于實驗室的模式(Lab-based Model)。學生分組在學校實驗室與課堂之間交替進行學習,通過與教師面對面的互動對所學内容進行應用。
線上線下學習混合模式(In-Class Blending)。每位學生遵循定制的課程表,通過在線與面對面交流交替進行學習。
以上三種形式都是根據學生需求、教師能力和學校中可得資源的具體應用,旨在最佳利用面對面交流與課堂時間。混合學習要想成功實施,需要深入反思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教師要有改變教學的意願,教師還需要創新和提高自身的專業參與度。由于非常依賴數字化資源,因此教師還需要具備操作技術的技能,并在互動中理解内容、技術和教學法。
通過玩耍和遊戲教學促進學生參與
這類教學實踐建立在遊戲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促進學習這個基礎上。遊戲和玩耍在兒童的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利于促進兒童的智力、情感與社會性發展。在創新與教學中使用視頻遊戲是全球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新趨勢。這類教學創新正讓學習變得有趣和吸引人。遊戲融入正規教育中有不同的形式,如基于遊戲的學習,但OECD報告中的“遊戲化教學”圍繞遊戲的教學法核心,強調遊戲化環境對兒童學習參與及幸福感的重要性。
遊戲化教學有兩個主要的教學要素:
動機要素(快速反饋、目标、參與和漸進的挑戰)
情感要素(故事和身份、合作與競争)
遊戲化教學一直在大量學科中成功應用,如科學、數學、語言、體育、曆史和藝術及設計。遊戲化教學可以促進自我管理的學習、合作、探索與創造性;也向遊戲者傳授複雜的規則,向他們介紹不熟悉的世界,吸引他們參與到不熟悉的任務與邏輯中。遊戲化教學的基本原則包括: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學習感覺就像玩耍一樣、每個環節都有相互關聯、從做中學、反饋及時并持續、不斷有挑戰。基于這些原則,遊戲化教學超越了遊戲的設計,強調玩耍的基礎作用和遊戲融入正規教育的方式。
通過邏輯促進問題解決
計算思維貫通數學、信息通信技術與數字化素養的培養,提供了一個通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培養大量橫向技能的統一框架。計算思維教學實踐的核心是以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的方式思考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其起點是計算機,但是計算思維教學不一定意味着使用計算機和掌握編程或代碼,它是一個全新的使用問題解決思維和計算機科學的教學方法。将數學作為一種代碼語言,将信息通信技術看做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所需的邏輯推理能力的平台。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計算思維不僅僅是在課程中增加計算機科學這門課這樣簡單,而是要更好的理解科學家如何使用計算機形成問題框架并解決實際問題。其中的教學技巧包括提出合适的解決方案,平行加工、模型驗算、排除故障和尋找策略。這類教學法明确将編程和代碼作為一種新的素養進行培養,是學習信息通信技術的一種新方法。
這一教學法有幾個基本要素:
第一是邏輯推理,包含分析、預測與推斷結果;
第二是分解,将一個複雜的大問題分解成許多小問題;
第三是算法,甄别并描述規律,形成分步驟教學;
第四是抽象,抓住問題的核心,排除不必要的細節;
第五是建立關聯,對同樣的問題用相同的解決方法。
計算思維教學法不但強調一般性信息通信技術技能的掌握,更強調理解計算機科學以及它與數學、科學之間的關系;理解計算機編程與代碼作為一種新素養,将科學與數學教育更多與這些領域的專業實踐結合的重要性。
OECD特别強調,在學校中實施計算思維教學法首先需要以更加前沿、更加全面的方式思考數學與信息通信技術技能,要從傳統的基于學科的規劃轉向基于橫向能力與技能設計活動;其次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中小學教師具備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技能,熟悉計算機網絡、系統并負責任地使用信息通信技術。開發國家課程和嚴格的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課程等,都有助于增強計算思維教學在學校中的實施。
在複雜世界中進行探究
體驗學習是指将學習者直接與正在學習的現實之間建立聯系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積極的體驗、探究和反思進行學習。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包含一些最能代表學校創新的教學法(如基于項目的學習),其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且還在不斷變化——基于項目的學習、可持續發展教育、戶外學習、基于服務的學習、不确定性能力教學等,都旨在培養學生應對真實、複雜的挑戰的關鍵技能。
體驗學習強調發現過程的重要性,重視意義内涵的價值,以及提供學習者及其同輩全面體驗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體驗學習非常關注環境、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以及反思與解決沖突的作用。
體驗學習有三種主要形式——
1.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其核心是真實世界的問題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能夠引發學生認真思考,從而獲得并應用新知識。在教學中,需要減少指導,讓學生積極發言并發揮作用。教學過程通常包括項目的挑選和開展的方式。項目會圍繞一個問題或挑戰開展。學生會反複走進實驗室,參與多樣化活動及開展研究,在真實的探究中合作、讨論和開展個性化學習。
2.基于服務的學習(Service-based Learning)。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使用知識和技能解決真實社區的需求。如何從河流中撿起垃圾是一種服務,而研究水樣本是一種學習。但是,當學生收集和分析水樣本用于開展當地污染的案例研究,并幫助權威機構改善水治理,就是一種服務學習,它是促進21世紀技能(如批判思維、複雜閱讀和寫作技能、解決問題和沖突的能力)培養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實踐。已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該教學實踐對個人和社會發展、公民責任、學業學習、學習動機、學生出勤、職業預期和學校氛圍及對社區的看法等有積極作用。
3. 不确定性能力教學(Teaching of Uncertainty Competence)。
學會在一個複雜的世界中應對知識的不确定性需要構建起一個将不确定性納入學習過程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批判思考世界,并做出合理的決策。不确定性能力包括應對不确定的信息和情境,該能力可以分為三類:學會評價、容忍不确定性和減少不确定性。比如,戶外/ 探險學習就是這類教學實踐的典型,要求學生面對不熟悉的情境并走出舒适區,需要合作、讨論、反思并與社會聯系。
體驗學習包含四個要素:
一項任務的具體經驗,是指個體或小組積極參與獨立的任務,這些任務有可能會颠覆學習者的信念與想法;
反思性發現,指解決因假設與價值觀之間的差異而形成的沖突的過程,這一過程不斷促使學生反思;
抽象概念化,通過創造、建模和形成新理念,理解經驗與反思的意義;
積極實驗,将所學内容付諸行動,并将它置于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環境中。
體驗學習不僅是一個發現過程,其目的也不僅是複制科學發現過程。它是一個經過良好規劃的學習過程,建立在學生參與合作性、反思性活動得到的有意義的體驗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注重搭建腳手架(Scaffolding)為學生提供支持非常重要,如提供專家指導,組織複雜的任務,并降低認知要求等。體驗學習的項目中,學生體驗發生之前、之後以及接下來的活動都非常重要,它們是體驗的教育性的重要體現。
充分利用創造性和情感
具身學習指各種關注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教學實踐,強調身體和情感的重要性。為了促進知識獲得,具身學習非常重視學生的社會、創造性體驗和積極參與的重要作用。具身學習有各種形式,如藝術和基于設計的學習、新的體育教學法、創客文化運動等。具身學習堅持的一個主要理念是,學生自覺使用身體去學習,比坐在桌邊或電腦前更有效。大腦盡管對于學習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認知與行為源泉,情景化的認知需要将身體、情感與社會要素都納入學習環境中。
這一教學實踐使得許多傳統上更偏向抽象思維、個體被動獲得内容的教育系統正發生重要改變。具身教學法強調開發和利用年輕人的兩大自然氣質——創造性與表達,有意識地應用創造性體驗與學生的積極參與促進知識獲得。
具身學習的教學原則包括:
身體與思維在學習中一起發揮作用,運動與概念相互聯系;
行動與思維同時發生;
科學與藝術彼此影響并相互支持;
身體與思想時刻處于對話中;
現實與想象相互纏繞。
這些原則對于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兒童有兩個自然的學習傾向——創造力和表達,将這兩個動力結合,具身學習才能促進知識的獲得。
OECD的報告中讨論了三種主要的具身學習教學實踐——
基于學校的體育文化(School-based Physical Culture),強調體育在提高個人品質和思考技能方面的作用。
藝術統整學習(Arts-integrated Learning),通過将藝術與其他學科結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旨在增強學生的投入程度、動機與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運動技能、自信心、高層次思維技能和批判思維技能。
創客文化(Maker Culture),通常發生在實驗室或創客空間,學生在這裡可以進行工具和人工制品的修補與建造。他們使用、探索、試驗各種材料和工具,在适當的支持與相互合作下進行深度學習,并逐漸形成對科學的興趣。
具身學習能夠作為一個創新教學實踐被單列,是因為它正讓我們對人類認知的理解發生重要轉變——從傳統的抽象思維與被動的内容獲得轉向日益與情感、身體運動與創造性聯系。具身學習特别适合學生好奇心、靈敏度、多視角思考、冒險、隐喻思考及其他元認知技能和執行技能的培養,也有助于社會情感技能培養和探讨一些跨學科内容,如性别問題、多樣化等,因此與21世紀技能高度相關。
在學校中,具身學習可以在三個層面實施:
第一,體育與藝術課上的各種活動和體驗,也可以将科學課上對光合作用的解釋與舞蹈結合,幫助學生學習這一概念;
第二,工作坊或者項目,通過與校外的藝術家或專業人士建立合作,為反思通過具身學習學到的課程和内容提供平台;
第三,将身體運動、創造性培養和情感融入學校和核心學科中。現在有越來越多學校、相關計劃和專業機構提供這類實踐的相關指導和工具箱。
強調語言多樣性,促進批判思維與質疑精神的培養
這類教學創新不是單一的教學法,而是涵蓋各種實踐與教學原則。其本身就融合了兩個相互聯系的教學法:多元讀寫能力教學和基于讨論的教學。
多元讀寫能力教學關注學習者讀寫能力養成所需要的平台和語言的數量及多樣化;而基于讨論的教學強調學習者内容構建的政治、文化背景,建立在學生生活與興趣、居住的社區、影響他們的曆史因素等基礎上。這類創新教學實踐強調:讀寫能力是學生學習和批判素養的核心,應該将知識置于政治、文化和著作者的背景中,通過換位思考和合作解構故事。盡管課堂讨論在哪種教學法中都非常重要,但在創新教學實踐中,它更是學生質疑所獲得的觀點以及“去主導語言中心化”(Dislocating the centrality of any dominant language)的核心。
多元讀寫能力和基于讨論的教學包含四大教學原則:
情境化實踐,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創造有意義的課堂活動,教學中必須考慮所有學生的情感與社會文化需求;
明确的指導,教師需要積極幹預,支持各種學習活動;
批判建構,确保學習者獲得必要的理論指導,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可遷移的實踐,鼓勵學生将學習體驗與日常課堂任務結合,并應用到其他情境與文化背景中。
不過,将多元讀寫能力和基于讨論的教學實踐引入課堂和學校中正面臨許多挑戰:
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興趣,與學生課堂外的經驗建立具體的聯系,尤其是對學生生活的社區及曆史背景的了解;
教師必須保證必要的支持,讓學習者在已有技能的基礎上解決複雜問題和反思;
讓其他語言進入課堂和學科中可能會讓教師感覺受到威脅;
教師需要與專家合作解決學習者在溝通與語言中面臨的障礙,同時教師缺乏技術應用的能力與自信也是該教學實踐應用的一大障礙;
為了與廣泛的社會與政治背景建立聯系,教師迫切需要進行培訓。
(本文來源于《上海教育-環球教育時訊》2019年2月刊,有删減)
本文轉自微信公衆号“第一教育”,作者唐科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