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周焜民(國家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名譽會長、泉州市前副市長)
周焜民先生(白衣)
五祖拳發源于泉州,在本地南少林拳系中最具代表性,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中曆史最悠久、傳播地域最廣的優秀拳術。
1989年2月,我率泉州武術代表團訪問菲律賓,參加中國·東南亞南少林拳觀摩表演大會。就在這次訪問期間,經菲華光漢國術總館力倡和聯絡,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十三個五祖門館社,聯袂發起籌組以增進感情,推動五祖拳術發展為旨趣的聯誼會。
第二年,泉州市舉行南少林國際學術研讨會,六國出席,聯誼總會同時成立。從那以後,互相禮讓推舉産生了五屆主席,召開六次年會,漸次發展到有二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五祖拳館社和武術家參加聯誼總會舉行的各種學術研讨和表演活動。除非洲外,亞、歐、拉美、澳各洲都有了。
一個地方拳種,傳播如此廣泛,受到這麼多國家人民的喜愛,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不能不說是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現象。
泉州地區的武術淵源可以追溯到東晉,甚至更早。永嘉二年,中原闆蕩,衣冠南渡,士民入閩沿晉江而居。1973年于舊治豐州曾發現東晉太元三年部曲将陳文绛墓,出土一枚銅質“部曲将印”。
部曲是一種戰時打仗、平時農耕演武的武裝,表明這裡當時實行過屯墾,藏兵于鄉。唐乾符五年、光啟元年黃巢、王潮引兵據閩及北宋元年、建炎之後,先後有三次中原移民閩南浪潮。移民既帶來先進的生産技術,也帶來中原文化、風俗和武術。尤其應該提出的是,宋室南渡之後,南外宗正司移設泉州,皇族大量聚居泉州,對泉州音樂、戲曲、武術以及民俗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中華武術是随着中華民族成長發展而發展的,可以說它同民族與生俱來,畋獵兵争,即已形成手撲、角觝、格鬥的技術技巧,經過漫長的曆史積累階段,大約至明清而臻于大備。
泉人喜談兵演易而好武。中國曆史上兩部重要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和《續武經總要》,編撰者一是宋仁宗朝名相曾公亮,一是明嘉靖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均系泉州人。《續武經總要》收入俞大猷自著《兵法發微》四章、《劍經》及其師泉人趙本學《韬钤内外篇》七卷、《趙注孫子兵法十三篇》三卷。《孫子兵法》趙注本以易演兵,自德川幕府至今,在日本最受推崇;《劍經》則是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武術專著,其地位無别的著作可以取替。俞大猷終其一生,以拳棒教兵,當時“俞公棍”和泉人鄧寒松的“鄧家拳”号稱雙絕,名聞天下。一代名将戚繼光不但稱許俞大猷的《劍經》為“千古奇秘”,且就教棍術,推廣于行伍編陣。至今泉人猶稱五祖棍術為“軍棍”,源蓋于此。
而在民間,倭患不靖,泉州臨海,時受侵擾,鄉人奮起練武禦寇,社裡演拳,蔚為風氣,一時“百家絕技,先後接踵,甲于閩中”。《明史》卷91兵志三說:“泉州、永春人尚技擊”,此地習镖牌、善水戰、尚技擊的民風為正史所記錄,可見其突出。泉州武術在這一時期,也逐漸定型在勇猛、剛健、實戰的座标上。明遺臣黃景昉在《溫陵舊事》一書中不無自豪地稱:“吾泉郡拳棒手撲,妙絕天下。”明清陵替之際,泉州的重要性驟然上升。降清者如洪承疇,抗清者如鄭成功,以及後來攻台之施琅,都是泉州人氏。鄭氏兩島屯兵,抗天下全師,大量募集和訓練家鄉壯丁,“漳泉間拳勇少年多往從之”。在長期的拉鋸戰中,泉州如一面旗幟,是當時全國政治軍事鬥争的焦點。不論是各地思圖恢複的志士紛紛南下,投奔明鄭政權,還是清廷為一統河山,舉精銳之師,二十二年用兵,客觀上都使這一地區英雄用武,武技流派荟萃,為泉州武術最終形成南少林拳系注入了活力。鄭成功退據台灣後,秘密會社應時而起,天地會托名南少林以反清複明相号召,源自泉州的五祖拳、洪拳、少林心意門、八寶門等各種拳術,借着泉州少林寺的聲名和天地會的遠傳廣布而遍及川、陝、贛、浙、兩湖、兩廣和福建各地。
一千多年來泉州南派武術因着戰争、政治鬥争和秘密會社的推動而進入民衆生活,又因着大量華僑出國南傳,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氣質的特征之一頑強出現,成為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紐帶,至今枝葉繁茂,生息不衰。
泉州南派武術有内外家之别,五祖門屬典型的外家功力型拳術。它威猛激烈,極富陽剛之美,同時以柔濟剛,包涵内家拳的很多技擊法和内功修煉法,無論從拳理的簡奧赅備,還是從拳械套路豐富、功法完整看,堪稱南少林的上乘拳法。據現存古譜記載,拳之所以稱為“五祖”,是因為它包括五種拳法:“一達尊,二太祖,三羅漢,四行者,五白鶴”(有的流派易“行者”為“玄女”)。每一傳世套路,各有歸屬,如《三戰拾字》标示“太祖派”,《雙綏》點明“羅漢派”,《三角搖》為“達尊派”,自古而然。因其總有五種拳法,故套路多達兩百餘套,空拳、長短兵自成系統,小套洗煉僅十數步,而大套繁富至百又五六十技手。無論大小套,五行蘊中,左右相維,攻守相續,内外兼修,泉人每見有終其一生操練一套而拳術稱精能者。器械(泉州人稱“傢俬””)以棍最負盛名,其法即俞大猷師出雲中傳于嵩山少林寺之棍法,一打一揭,遍身着力,絕無虛花,向為武林所重。
這五種拳法有着共同的特點:腳馬夾束穩固,前輕後重,進如脫兔,退如蹲虎;技手簡約,規格十分嚴謹,拳路歸中,一陰一陽,攻守分明;沉肩拾節,子午端正,身法自然;下盤堅牢,落地生根,腳法纏絆細膩,起踢直起直落,低而沉重;行氣發力,丹田為竈,起于腰胯,節節相催,内氣和技法都講究吞吐沉浮。由于拳風近似,可以通學兼練,入門後易于舉一而反三,得各家之秘,所以練習者甘之如饴。這是五祖拳獨特之處,也是它傳播廣泛、曆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各拳又各有其風格和獨到之處:據傳出于宋太祖趙匡胤,由南外宗正司皇族在泉州傳承的太祖拳崇尚近身截打,步步進前,“龍骧虎步,有帝王之象”,在五拳中最硬;達尊拳以禅參拳,特别善于運柔入剛;羅漢拳動中寓靜,拳随形變;行者拳即猴拳,長取短收,縱跳輕靈;清康熙年間起源于泉州永春縣的白鶴拳,則是在流行于閩南的太祖拳等南少林拳基礎上化形入拳發展起來的,尤以寸勁見長。而五拳聚于一門,相長相容,毫無例外地都以俞大猷總結提出的“剛在他力前,柔承他力後”、“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後人發,先人至”為技擊圭臬,呈現了五祖拳這一閩南優秀拳種極強的曆史傳統承繼力。
研究五祖門拳術,人們往往聯系到泉州少林寺。中國武術博大精深,門類繁多,民間習慣以“北拳、南拳”、“北少林、南少林”來大體區分舒展騰挪、大開大合的北方拳種和緊湊剛硬、技手綿密的南方拳種。泉州少林寺所吸納和傳授的是以五祖拳為代表的南拳系拳術,早就以拳鳴世,加上說部戲曲之渲染,“南少林”遂蜚聲海内外。前幾年有幾位專家教授簽名鑒定“南少林寺”在何方,質疑泉州少林寺存在這一數百年來不争之事實,引發一場争論。其實,從宗教而言,寺院“是禅不是拳”,隻有少林之稱,原無南北之别,即在此間,鄉民也從不把泉州少林寺稱為“泉州南少林寺”。南少林、北少林,不過是武術家言和小說家言罷了。
然而被稱為“閩僧武派之始”和南禅宗重要寺院的泉州少林寺肇建于唐,三廢三興,卻是實實在在的,有宋、元、明、清史籍記載,有地下佐證,有地表文物和建築之存在。世界各地不少拳種溯源泉州,尋根和探訪泉州少林寺的武術家和愛好者近年來絡繹于途。争論促使他們提供了很多罕為人知而又足資印證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争論中為史界所矚目、成書于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的《西山雜志》,不僅描述了泉州少林寺的方位規模、興廢原委及經過,還記述了技擊傳人譜系,明指“少林一派”拳術為“達尊、太祖、猴拳”。這三種拳術正是五祖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列晉江、南安、永春各地授拳鄉裡,代代赓續,現在仍是五祖拳稱盛的著名拳鄉。可見,北宋詩人劉昌言所吟詠的“泉南到處少林風”,實即民間和少林寺數百年間并行不悖,都在傳習五祖門等少林武術。不妨說,“少林風”,相當程度是“五祖拳風”。可喜的是,泉州少林寺近年已在清源山麓遺址複建落成,立歸山紀念碑于祖庭嵩山少林寺,而且成立了武僧團,古老的五祖拳又在少林寺再展雄風。
五祖拳雖然傳播這麼廣、這麼遠、這麼久,但由于授拳往往限于言傳身教,曆史上又經過“火燒少林寺”、“将拳棒一例禁止”的劫難,流傳下來的文字資料如吉光片羽。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有感于此,組織多次學術研讨,專家學者和民間武師發箧起秘,貢獻了很多珍貴資料和研究心得。我于一九九○年編輯出版過《泉州南少林文叢》,一九九二年與陳泗東、蔡湘江等十位同志又編了《泉州南少林研究》一書,總覺得意猶未盡,如此古老而優秀的五祖拳應當有一本專門拳種的研究彙編,于是應聯誼總會之請,旁搜遠求,得四十餘萬言。
今日結集出版,一本求同存異之旨,雖意見相左,援據欠審,傳聞容或閃失,俚語借字雜見,亦兼容并蓄,使後之研究者,免有翻檢梨棗之苦,而有比較之便。遺憾的是雖經努力,有些館社、人物、拳術資料,或征而未得,或囿于見聞,隻能暫付阙如。在五祖拳已經走向世界的時候,但願這本凝集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五祖拳傳人和研究者心血的資料和文章彙集,也是屬于世界的。
(内容有删減,更多内容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