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英雄豪傑縱橫天下的“帝王之書”;名臣良将從政經略的“權謀之書”;芸芸衆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書”。
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亂軍之中,終年68歲。王莽死後,他的腦袋被割下,後懸挂在鬧市裡,供民衆洩憤。民間傳說,劉邦當年斬的白蟒蛇是白帝的兒子,劉邦将白蟒蛇斬斷成兩節,白蟒蛇就在漢朝中間篡位,而白蟒蛇後來轉世為王莽,他殺了漢平帝,篡了漢朝,建立新朝。
近兩千年來,王莽身上的罵名不絕于耳,白居易更是一針見血地評價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僞有誰知。”王莽即位後,頒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熟悉的政策:
一、土地實行國有,然後進行平均分配;二、廢除奴婢制度;三、廢除奴婢制度;四、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五、進行貨币改革,嚴格控制市場上的物價;六、政府建立貸款體系;七、強迫大家勞動,要消滅不勞動者等。大家看看,這些政策是不是很熟悉?
王莽是最先采取計劃經濟的皇帝,這在古代是極其罕見的。比如控制物價這一政策,王莽規定商人銷售的商品如果高于官府規定的價格,官府就将所有貨物以定價出售。如果商人賣商品的價格比較低,則自由買賣。出現嚴重積壓情況,就由政府以定價全部收購;市場出現貨物奇缺,政府又會以低價抛售貨物,以穩定市場。
這些政策實在是太超前了,以至于後人稱王莽是“穿越者”。王莽頭顱被公開示衆一段時間後,突然失蹤了,直到272年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王莽的頭顱一直被曆代皇室所收藏在京城武庫裡。所謂武庫可以視為一座武器裝備倉庫,《漢書·高帝紀下》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阙、北阙、前殿、武庫、大倉。”
武庫外面有重兵把守,所以武庫裡面也有很多國寶級文物,所以又有人稱武庫是一座國家博物館。漢朝曆代的珍寶,很多都放在武庫裡,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意外發生大火,漢朝皇室幾百年的珍寶被焚毀殆盡。《晉書·張華列傳》記載,“武庫火,華懼因此變作,列兵固守,然後救之,故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屐等盡焚焉。”
參考資料:《王莽改制》、《晉書·張華列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