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魯迅最有名的三部作品

魯迅最有名的三部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16:03:34

魯迅最有名的三部作品(魯迅喜歡讀的五部作品)1

王錫榮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

魯迅讀書很多,并不是老盯着幾本喜歡的書反複讀,他也并不喜歡做人家的“導師”。但是有些書,他讀了以後很有感觸,會經常跟人提起。這倒是值得說一說的,可以讓我們知道他是怎樣讀書的。

魯迅最強烈推薦的一本書,就是美國人斯密斯的《中國人氣質》(《Chinese Characteristics》,或被譯為《中國人特性》)。斯密斯(A.H.Smith,1845—1932),中文名明恩溥,生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畢業于比羅耶特大學。他于1872年同妻子來華傳教,在中國居住了幾十年。其著作《中國人氣質》于1894年出版後産生很大影響,被譯成法、德、日等國文字。該書通過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剖析中國民族的性格,供來華的西方人士借鑒,總體比較客觀,也有不少切中肯綮。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讀到這本書,由此一生都關注中國國民性的改造,後來多次談及此書,并向人推薦。直到臨終前不久,他還在雜文随筆《立此存照(三)》中說,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這本書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紮,自做工夫,卻不求别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第二部是《神曲》。魯迅讀《神曲》,也是很早的。魯迅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已經談到但丁的偉大貢獻。後來他曾說:“先前讀但丁的《神曲》,到《地獄》篇,就驚異于這作者設想的殘酷,但到現在,閱曆加多,才知道他還是仁厚的了:他還沒有想出一個現在已極平常的慘苦到誰也看不見的地獄來。”這就說明,他讀《神曲》時還很年輕,同時也說明《神曲》對他的影響很深。晚年他還談到《神曲》,“雖然敬服那作者,然而總不能愛”,實際上,他并不是真的不愛但丁,而是因為“那《神曲》的《煉獄》裡,就有我所愛的異端在”,他們“還在把很重的石頭,推上峻峭的岩壁去。這是極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壓爛了自己”。魯迅自比這類“異端”,他一直在努力試圖把那時中國人的民族精神狀态,提升到人類共同的水平線上方去,但他總感覺到非常吃力,所以這樣說。這說明《神曲》給魯迅很深的影響,讓他印象十分深刻。

第三部是《泰绮思》(《Thais》)。這是法國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的長篇小說,講述一個“聖僧”法非愚斯,曾感化亞曆山大城的名妓泰绮思,使她當了修女,但聖僧自己卻因其美貌而對她産生了欲念,因而精神痛苦萬狀,最終毀了修行。魯迅在和衆多友人辦的刊物《語絲》上曾做過介紹。他還曾跟民俗學家江紹原談起:“我不知道先生先前所愛看的是那一些作品,但即以在《語絲》發表過議論的Thais而論,我以為實在是一部好書。但我的注意并不在飨宴的情形,而在這位修士的内心的苦痛。非法朗士,真是作不出來”。魯迅建議江紹原翻譯該書。他後來還多次談到這本書,甚至複述了故事主要情節,對法朗士的寫作手法贊不絕口。魯迅買了該書日、英多個版本,如果不是後來有了兩個中文譯本,魯迅說不定也會翻譯這本書。

第四部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不是文學作品,而是中國古代學術研究的工具書。文字量很大,但這卻是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簡明百科全書。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沒有人能全部讀完。但是做學問,又需要博覽群書,避免孤陋寡聞。所以魯迅說:“它能做成你好像看過許多書”,這倒不是投機取巧,因為如果讀書範圍太寬了,就無法深入,太狹窄了,就容易盲人摸象。這部書既能讓你廣泛涉獵,又不至于無法終卷。這是一條路徑,一個目錄線索,讓你能對中國古代典籍有個總體了解。如果需要對哪些問題做深入研究,可以再細讀。魯迅說:“其實,專門家除了他的專長之外,許多見識是往往不及博識家或常識者的”,為了避免這一點,就需要通過《總目提要》這樣的書來拓寬視野。當然,實際上這部書篇幅也很大,所以魯迅建議,可以讀它的節略本《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但這書就需要細讀了,不然就沒效果了,這是初做國學研究的一條門徑。

第五是《離騷》。這部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就文學性、思想性和經典性來說,都是巅峰之作,也是深深融入魯迅血液的作品。魯迅雖然說“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卻也從不掩飾自己對《離騷》的喜愛。他早年在《祭書神文》裡就有“狂誦《離騷》兮為君娛”的句子;1926年在小說集《彷徨》的扉頁上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在自己的房間裡挂着請友人書寫的集《離騷》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鳴”;1929年他在上海暨南大學演講,題為《離騷與反離騷》,借離騷的典故來諷刺國民黨當局,還直接批評了胡适和“新月派”。他還在多首舊體詩裡寫到《離騷》或用《離騷》的典故。實際上魯迅的文風既汪洋恣肆,又華美雍容,音樂性極強,也明顯受到《離騷》的影響。

魯迅文摘:

● 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後。

● 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

● 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 上人生的旅路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 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 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将來的脊梁。

●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