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古龍(原名熊耀華)逝世37周年,不知道還有多少讀者會記起,這個與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并稱“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的天才作家。
然而,即便作者已經被人淡忘,他創造的那些鮮活角色,如陸小鳳、楚留香、花無缺、李尋歡、傅紅雪……仍在往日的江湖裡快意恩仇,穿越那些永恒的人性考問,講述人生中不可遺忘的勇氣、俠義,愛和寬容。
上世紀七十年代,鄭少秋版“楚留香”曾風靡一時。
有人寫世間,有人寫自己
在“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的江湖排位裡,把武俠與言情、曆史、政治融會貫通的金庸是超然的存在,如果真有“筆力”這種東西,劍走偏鋒的古龍顯然是不如金庸的。
要是我們把作品橫切來看,金庸幾乎寫遍了世間所有的愛恨情仇,每一種刻畫都入木三分。譬如愛情,僅僅《神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就有黃蓉和郭靖比翼雙飛、相濡以沫的完美愛戀,楊過與小龍女驚世駭俗卻忠貞不渝的傾城之戀,李莫愁和武三通各自愛而不得走火入魔的畸戀,周伯通與瑛姑大半輩子看不破的虐戀,張三豐和郭襄少年情懷隐隐約約的暗戀,趙敏、周芷若和張無忌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戀……
金庸塑造的主角幾乎是千人千面:陳家洛書生意氣、郭靖淳樸忠厚、楊過偏激孤傲、張無忌搖擺不定、令狐沖桀骜不馴、喬峰義薄雲天、段譽儒雅慈悲、韋小寶油滑機變……從開山之作《書劍恩仇錄》到封筆之作《鹿鼎記》,金庸對于“俠客”的态度也有明顯轉變,一開始是歌頌(陳家洛),然後是悲憫(喬峰),最後是消解(韋小寶)。
古龍似乎沒有這種力透紙背的春秋筆法,他寫下的每一個主角都像他自己,要麼是陸小鳳和楚留香,一種自在灑脫的浪子,或者放蕩不羁的遊俠,即便居無定所浪迹天涯,也永遠被炙熱的友情、濃烈的美酒和絕世的佳人羁絆;要麼是李尋歡和傅紅雪,那種一意孤行的苦行僧、被命運放逐的癡情人,不管出身高貴還是低到塵埃,都甘願做時間的囚徒,有一種獻祭自己的悲情。
友情是古龍小說中永恒的主題,圖為張智霖版《陸小鳳》。
古龍是決絕的,也是偏激的,在他的故事裡很少能看到溫馨的合家歡,多的是寂寞、痛苦、背叛、放逐。料想他一生都被童年時父母離異和其貌不揚的創傷所困,有些東西缺乏體察,自然不願過多着墨。一個心無定所的浪子不需要家庭,卻依然向往愛情;擁有了愛情,又更渴求自由。所以,金庸寫的是世間,古龍寫的是自己。
金庸做加法,古龍做減法
享年94歲的金庸在世時曾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如果讓48歲就離開江湖的古龍也說一句,那多半就是:“人生就是大醉一場,然後高歌而去。”鬧是轟轟烈烈的鬧,醉是酣暢淋漓的醉,兩位宗師真的适合一起鬧一場醉一場,才能讓我等讀者把他們看得更清楚。
金庸做的是加法,神州大地,漫漫青史,一個人兜兜轉轉的成長史。比如生在臨安牛家村、長在蒙古大漠的郭靖,要拜了江南七怪為師,學了馬钰的氣功,得了洪七公的點撥,有了九陰真經的奇遇,才真正成為一代大俠。
古龍做的是減法,不問出處,不講過往,一群人相會在懸空的夢劇場。所以,沒人知道“小李飛刀”跟誰學的武功,陸小鳳的“靈犀一指”是哪門哪派,總之他們就這樣“天生奇才”,風靡衆生,最後必然“邪不壓正”。
“月圓之夜,紫禁之巅,一劍西來,天外飛仙”,這是古龍筆下最經典的場景。圖自周星馳電影《大内密探零零發》
金庸的江湖是一個動人的世界,他筆下的角色最後都有自己的呼吸和脈動。陪他們走到最終章,你相信合上書頁,他們仍然會活在一個生動飽滿的世界,那裡的時間齒輪依然嘎吱作響,所有事物按照原先的軌迹繼續運轉。有人吟詩作對,有人賞月葬花,有人還在合奏一曲《笑傲江湖》。
古龍的江湖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一個個驚險橋段接連上演,各種陰謀詭計看得人目不暇接。但是“電影”結束以後,讀者往往難以切入主角們的生活,因為那些關于生活的細密線腳都被省略掉了——天字第一号殺手西門吹雪真的惜字如金嗎,那他怎麼雞娃?江小漁和蘇櫻這對高智商夫妻是怎麼過日子的?看穿了人心,也能夠看透柴米油鹽嗎?
古龍想必也知道說不過去,但他不在乎,反正古氏江湖有三種境界:第一境是“手中有劍,心中有劍”;第二境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第三境是“手中無劍,心中無劍”。武俠最高境界其實是個“無”字。
人間已無蹤,心中有古龍
古龍是武俠最後的夕陽晚照。早在1972年和1984年,金庸和梁羽生分别宣布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那個快意恩仇、波詭雲谲的浪子江湖,終究離人們越來越遠了。那麼,如今當一群鬓染風霜的中年男子偶爾談起古龍的時候,他們在懷念什麼?
也許,懷念的是少年鮮衣怒馬,“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懷念的是揮灑一腔熱血, “西門吹雪和葉孤城決戰紫禁之巅”“蕭十一郎割鹿刀大戰逍遙侯”“小李飛刀決鬥上官金虹”;懷念的是千杯酒逢知己,李尋歡和阿飛、楚留香和胡鐵花、陸小鳳和花滿樓、葉開與傅紅雪……
古龍筆下的俠客,每一個都是他的投影,圖為焦恩俊版李尋歡。
流連在酒肆與花叢中的古龍不懂生活?怎麼會呢,他寫落魄的英雄在菜市場找回勇氣,“抱着孩子的婦人,帶着拐杖的老妪,滿身油膩的廚子,各式各樣的人提着菜籃在他身旁擠來擠去,和賣菜的村婦、賣肉的屠夫為了一文錢争得面紅耳赤,鮮明而生動,他的心情突然明朗開來,活着的感覺從未如此強烈。”
他寫目不能視的瞎子靜靜地講述平凡的美好:“你有沒有聽見過雪花飄落在屋頂上的聲音?你能不能感覺到花蕾在春風裡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風中常常都帶着種從遠山上傳過來的木葉清香?”
他寫心碎的俠客在雨夜、竹林裡的小屋舔舐傷口:“夜已深。一個人面對着孤燈,慢慢地喝着粥。沒有看到過這種景象的人,絕不會想到這景象是多麼寂寞,多麼凄涼。”
能寫出這種橋段的人,對于人生一定有着獨特的洞察。而當我們想起他時,懷念的也是當自己青春懵懂,被這個“金句大王”像灌酒一樣灌輸過的哲理——
“當酒喝到最烈,都沒有一絲酒意,酒就沒有意思了;當自己做的一切都能夠猜到結果,做人也就沒有意義了……”(《三少爺的劍》)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都是這樣子的,隻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英雄無淚》)
“一個最可靠的朋友,固然往往會是你最可怕的仇敵,但一個可怕的對手,往往也會是你最知心的朋友。因為有資格做你對手的人,才有資格做你的知己。”(《多情劍客無情劍》)
“一個人之所以能活下去,也許就因為永遠有個‘明天’”。(《蕭十一郎》)
“路本是同樣的路,隻看你怎麼樣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這樣子的。”(《魂斷離恨天》)
謝霆鋒和張衛健的《絕代雙驕》,也是一代人的回憶。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古龍始終是獨一無二的
下面我們試着用古龍的方式來做一個收場——
“今天的《晚安十點》到這裡,應該就結束了吧?”
“不,還沒有結束!”
“文章還沒寫完?”
“已經寫完了。”
“你還有話想說?”
“已經沒有了。”
“既然如此,為何還沒結束?”
“因為,你還沒有點贊!”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