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輪狀病毒引起的犢牛腹瀉

輪狀病毒引起的犢牛腹瀉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1 22:04:22

輪狀病毒屬于呼腸病毒科的輪狀病毒屬,雙股RNA病毒。各種動物和人的輪狀病毒的形态相同,完整的病毒粒子呈圓形,直徑65-75 nm。

輪狀病毒分為A、B、C、D、E五群,A群為典型輪狀病毒,B、C、D、E群為非典型輪狀病毒。大部分哺乳動物的輪狀病毒是A群,具有相同的群抗原。輪狀病毒對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在室溫能保存7個月,對酸穩定,能耐超聲振蕩和脂溶劑。用胰蛋白酶或胰酶處理後能增強其傳染性。60℃加熱30分仍可存活,但63℃持續30分則被滅活。1%福爾馬林對牛輪狀病毒在37℃條件下需經3天才能滅活,0.01%碘、l%次氯酸鈉和70%酒精可使病毒喪失感染力。

一、流行病學

輪狀病毒的宿主有牛、羊、馬、小鼠等,主要感染新生和幼齡動物。在牛上主要發生在犢牛,一般以一周齡的犢牛發病較多。成年牛大多呈隐性感染過程。本病多發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季節,寒冷、潮濕、質量低劣可誘發本病或加重病情導緻死。病毒存在于有病犢牛腸道中,随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飲水,經消化道感染。

輪狀病毒有交互感染作用,可以從人或一種動物傳給另一種動物。隻要病毒在人或某一種動物中持續存在,就有可能造成本病在自然界中長期傳播。本病亦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二、臨床症狀

犢牛輪狀病毒腹瀉多發生于7天以内,潛伏期18~96小時。病犢體溫正常或略升高,精神委頓,厭食和拒食。腹瀉快,糞便呈黃白色水樣,有時混有粘液甚至血液。腹瀉時間越長,脫水越嚴重。若病犢的體溫突然降到正常以上,常是死亡的先兆。病死率可達50%以上,病程1~8天。天氣寒冷能使許多病犢繼發大腸杆菌、沙門氏菌、肺炎而加速死亡。

輪狀病毒引起的犢牛腹瀉(犢牛輪狀病毒腹瀉的防治方案分享)1

腹瀉犢牛精神萎靡

三、病理變化

病犢由于水樣腹瀉而迅速脫水,從而導緻腹部卷縮及眼球塌陷。病變主要限于消化道。眼觀腸壁遲緩,胃内充滿凝乳塊和乳汁。小腸腸壁菲薄,半透明,内含大量的氣體,内容物呈液狀、灰黃或灰黑色,一般不見出血或充血,但有時在小腸伴發廣泛性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鏡檢,組織學病變随患病犢牛感染後的時間不同而異。小腸前段絨毛上端2/3的上皮細胞首先受感染,随後感染向小腸中、後段上皮發展。腹瀉發生數小時後,全部感染細胞脫落,并被絨毛下部移行來的立方或扁平細胞所取代。絨毛粗短、萎縮而不規則,并可出現融合現象。隐窩明顯肥大及固有層中常有單核細胞、嗜酸性白細胞或嗜中性白細胞浸潤。

四、診斷

1、臨床診斷

根據本病發生在寒冷季節、多侵害犢牛、發生水樣腹瀉、發病率高和病變集中在消化道,小腸壁變薄、内容物水樣、鏡下見小腸絨毛短縮等特點可作出初步診斷,但确診必須依靠實驗室檢驗。

2、實驗室診斷

采集急性感染病例的糞便,分離病毒并鑒定即可确診。應在發病和腹瀉24小時内收集糞便,确定病毒抗原。實驗室檢查可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五、防治方法

犢牛輪狀病毒腹瀉,首先是加強孕牛的飼養管理,增強母牛和犢牛的抵抗力。其次,應在犢牛出生後l小時之内吃足2升初乳,接受母源抗體有利于減少發病。再次,一旦發現本病,注重抗生素防繼發感染,同時給病犢飲用或灌服葡萄糖鹽水。補液後2-3小時,應當對有食欲的犢牛喂奶,無食欲的犢牛靜脈補充能量。

犢牛應當隔離到溫暖、幹燥、墊料舒适的牛圈中單獨治療。環境消毒:用過硫酸氫鉀複合物粉、碘酸混合溶液、過氧乙酸等對圈舍徹底消毒。

輪狀病毒引起的犢牛腹瀉(犢牛輪狀病毒腹瀉的防治方案分享)2

輪狀病毒引起的犢牛腹瀉(犢牛輪狀病毒腹瀉的防治方案分享)3

更多介紹與交流點擊左下角“了解更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