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男孩遠遠的跑上來問,“海洋到底是什麼?”
大海是什麼?你可以告訴他很多數據(統計學,統計數字)和拉丁語學名,但在書裡找不到答案。
想真正知道海洋是什麼,必須親眼看到,必須親耳聽到,且親身去體驗。
伴随着如此富有趣味和童真的旁白,《海洋》的故事逐漸在人們眼前拉開了帷幕。
一個無比執著的老頭确切的來說,當看到電影開頭,一隻蜥蜴望着冉冉升起的火箭,眼中倒影着火焰閃亮的光芒時,我甚至誤以為走錯了片場,以為這會是《哥斯拉》新版電影。
結果,我錯了,這部電影遠比《哥斯拉》要震撼,也更加的真實動人。
提到雅克•貝漢,可能許多人會說這是誰啊?沒聽過。
但是如果提及他導演的作品,相信很多人一定不會陌生,《喜馬拉雅》、《微觀世界》、《遷徙的鳥》……這些讓世人無比驚歎的紀錄佳作無不是出自他的手中。
當然對于這些作品,有人會持不一樣的看法,比如:這算什麼?和BBC出品的紀錄片相比,似乎沒有感覺到哪裡有突破和創新。
BBC作為一個曆史悠久,資金雄厚,受英國皇家支持的公共機構,對于制作紀錄片自然不缺人員和技術。
而雅客•貝漢是憑一己之力找來的贊助,臨時拉來的人手。
作為一種投資風險很高,創作成本巨大,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影像類型作品,雅客•貝漢能夠持續多年拍攝,并且不斷推出新的紀錄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奇迹。
如果說對于紀錄片涉獵甚少,那麼作為演員的雅客•貝漢同樣能夠激起不少人的回憶,他曾經出演過《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等不少電影佳作。
可以說,《海洋》這部紀錄片能夠成功展現在人們眼前與雅客•貝漢的執著努力密不可分,他用五年的時間,耗資五千多萬歐元(注意不是美元,不是人民币),集結了一共12個攝制組和70餘艘船在全球範圍内進行攝制。
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這一百多分鐘電影内容是從多達500多個小時的素材中遴選而出的。
人與自然後來在接受專訪的時候,雅客•貝漢是如此回應人們對《海洋》中不一樣表達方式的看法的。
他覺着以往的很多紀錄片習慣于在片中不斷和觀衆介紹動物的産地、長度、重量、習性,而其完全當成一個客觀拍攝的物體來看待。
雅客•貝漢覺得這種做法限制了人們對于紀錄片,特别是對自然紀錄片的想象空間。
所以雅客•貝漢和他的團隊在制作紀錄片的時候,都十分注意用鏡頭去捕捉動物的目光、表情,甚至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動作,竭力想要突破傳統的限制,将鏡頭前的動物看作是一個故事的人物、角色。
這種創新正是《海洋》打動人心之處之所在,許多觀衆透過鏡頭前這些活靈活現的動物,能夠逐漸引發情感共鳴,會有一種這些動物一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内心觸動。
影片中有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當看到千百隻海鳥和海豚一起在汪洋之中圍獵魚群的場景,搭配上此起彼伏的動人配樂時,相信所有觀衆都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激烈的競争。
當看到兇狠迅捷的鲨魚将海獅幼崽殘忍殺死,而海獅媽媽隻能無力地在岸邊黯然神傷,觀衆們又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人類社會中母愛的強大。
當看到影片中無辜的鲨魚被人們割去魚翅,扔回海中時,自然而然就會由内而外生出一種憤怒而又無奈的心痛。
諸如此類充滿深意的精彩畫面在《海洋》之中比比皆是。
一口吞下無數鱗蝦的鲸魚如同海中帝王具有無人能敵的氣勢,卻一如諸多同類一般飽受人類的迫害。
不計其數的海蟹層層疊疊鋪滿整片海底仿佛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生死大戰。
在導演雅客•貝漢的巧妙構思調度之下,最終呈現在大熒幕之上的海洋仿佛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社會,每天都充滿了競争、死亡和希望。
而海洋生物們就是這龐大社會的成員,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波濤洶湧的汪洋才逐步在觀衆們面前展現出它博大、寬廣而又奇妙的一面。
突破與不足《海洋》開創了一種新的紀錄片制作模式,為紀錄片這種曆史悠久卻收益甚少的影像作品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其對鏡頭語言無比娴熟地運用,更是使得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紀錄片的局限,像是一件渾然天成,充滿寫意主義色彩的藝術品。
也正因如此,該片在歐美各國上映後都取得了較為不錯的反響,特别是在日本公映之後,擁有200萬人次的觀衆,影響力甚至超越了當年的《阿凡達》公映。
多年以前,一位著名的日本電影人曾經拍攝過一部毫無對白的紀錄片《天地玄黃》,這部電影在放映之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當然争論也很多。
許多評論家說,這部電影成功實現了依靠鏡頭來叙述故事,在無言的畫面中,觀衆們能夠依據自己的個人看法去進行解讀,從而在觀影的過程中,逐漸從一名旁觀者逐漸轉變成為故事的參與者和思考者。
當然,這部紀錄片也被許多普通觀衆看做是紀錄片中的另類,沒有一句旁白,單純依靠畫面來推動叙事顯得過于沉悶和壓抑。
電影對畫面剪輯可以說精美絕倫、毫無挑剔,也使得這部電影即便在過去多年之後依舊被許多攝影愛好者拿來品讀。
《海洋》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沒有在電影加入過多的旁白解讀,可以在鏡頭下依舊保持生命的真實狀态,留給觀衆自己去感受。
在情感的表達上,《海洋》不同于許多科教紀錄片對人類行徑歇斯底裡、不加克制的表達方式。
即便對人類對海洋的破壞行為持反對意見,《海洋》依舊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冷靜。
比如電影中有這樣經典的一幕,被殘忍割去魚鳍的鲨魚被冷酷地抛入海中,緩緩沉入海底。
鏡頭沒有過多的停留,沒有激起觀衆的悲情,而是采取點到為止的留白讓觀衆有自己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這種克制的創作态度使得電影始終保持了冷靜而又客觀的整體風格,沒有偏離展現海洋生命的主題。
這和同時期另外一部極具畫面沖擊力和聲讨力度的紀錄片《海豚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導演雅客•貝漢看來,與其把電影集中于控訴和聲讨的思想之上,不如正視殘酷現實,冷靜思考人與自然該如何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内和諧共處。
客觀而言,這部紀錄片并不是完美無缺的,特别是作為一部電影來看,甚至在許多地方都不及雅客•貝漢以往的紀錄作品。
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在電影的叙事結構上,整部電影唯一的一條叙事線索隻有老人與孩子這一條超越了主體紀錄片段之外的叙事線,而且所占比重受制于電影時長和主題内容,隻有短短的二十餘分鐘,在有些國家上映的電影版本中,甚至删去了這一條對電影整體内容影響不大的故事線。
叙事線索的缺失使得整部電影雖然充滿了令人驚心動魄的追逐以及歎為觀止的奇觀,但是卻顯得雜亂無章、脈絡不清。
過于強調感性認知和寫意主義,提高了電影的觀賞效果,可是卻沒有滿足作為電影受衆的觀衆更多想要通過作品進一步了解海洋世界的觀看主旨。
環保的電影主題的确十分契合電影的名字,不過這樣一個主題卻沒有随着劇情内容的展開而逐步推進和深化。
在整部電影中,環保的主題思想似乎更像是起到電影各部分的串聯作用,電影的過渡和銜接顯得十分松散和随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