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最近,好幾條關于“放生”的新聞都有點離譜。
在上海,人們發現灘塗上出現鳄魚,專家認為要麼是養殖丢棄,要麼是有意放生;在廣西,有人往湖裡放生“清道夫”,輿論壓力下又請來專業回捕公司打撈;在全國多個城市,水體中出現外來物種鳄雀鳝,專家稱多是放生所緻。
上海黃浦江畔出現的鳄魚(圖源:網絡)
一
“放生”本是基于樸素的愛護生命理念、将被人類捕捉的動物放歸大自然的風俗習慣,放生者大多抱着“行善積德”的心态為之。但如果放生的手段不合理,那就不是行善而是作惡,放生可能變殺生,功德可能變缺德。
島妹聽過一個故事:有人往河裡放生了一隻烏龜。烏龜在水裡撲騰兩下,就回頭向他遊過來。放生者想:嘿,這烏龜還真通人性,多半是在感恩呢。于是拿起樹枝,把烏龜撥到水深處,沒想到烏龜再次往回遊。
為啥?因為那是一隻生活在陸地上的陸龜啊。把陸龜放入水中,好比把淡水魚扔進海裡,隻會加速其死亡。至于“放生”一些有毒、有害、兇猛的動物,還會危及人類生命安全。比如前幾年有人在神農架放生了一堆毒蛇,釀成當地村民被咬死的悲劇。
這些年,随意放生造成的危害更多來自外來物種。
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鳄雀鳝,體型大,性子兇,身披硬鱗,在中國幾乎沒有天敵,會大量捕食本土魚類緻使食物鍊斷裂,破壞一整個湖泊或一大段河流的生态系統;至于“清道夫”,生存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以其他魚類的魚卵和魚苗為食,如在野外大量繁殖,将不斷“犧牲别魚、壯大自己”,結果使所在水系的本地原生魚類滅絕殆盡,妥妥的“水中殺手”。
圖片被捕獲的鳄雀鳝(圖源:新華社)
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2020中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外來入侵生物防控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萬學告訴島妹,外來物種入侵是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物種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嚴重威脅着全球糧食安全。
二
外來入侵物種是怎麼進入中國的?
一種是無意引入。比如随着貨物運輸潛入國内、迅速擴散至南方多地的“蟻中一霸”紅火蟻。河南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徐新傑介紹,這些年,國際經貿及文旅交流頻繁,大量貨物、人員湧入國内,增加了外來物種被攜帶入侵的機會。
另一種是有意引進。比如作為觀賞物種引進的巴西龜,作為養殖品種引入的福壽螺、牛蛙、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等。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飼養異型寵物的人多了起來,異寵非法交易的黑色鍊條也悄然形成。
有賣家在電商平台和QQ群聊販賣千奇百怪的異寵:巴西所羅門蜘蛛、歐洲野蠻收獲蟻、亞洲雨林蠍子甚至劇毒的澳洲紅背蜘蛛,這些都能打包運到國内。若問賣家是否辦理了入境檢疫證書,人家還笑咱不懂行:“怎麼可能有證,這都是‘偷渡’進來的。”外來物種經由多種途徑夾藏走私入境後,還有專人進行非法繁殖,一些生長期短、繁殖量大的物種,一年就能讓賣家賺個大幾萬。
成都海關查獲異寵“大力神甲蟲”。圖源:網絡
業内人士告訴島妹,非法異寵交易是暴利,但取證較難、懲處力度不大,很多時候是“民不舉官不究”,導緻不法分子铤而走險。此外,一些外來物種并未被及時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也不屬于國家明文規定的保護動物,有關方面很難出手監管。
等這些異寵被養膩或賣不出去,“放生”就成了遺棄的最好借口。
一部分脫離人工飼養環境的異寵可能快速死亡,但也有能在野外生存的,特别是外來物種,因為沒天敵,它們展現出強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巴西龜、鳄雀鳝、“清道夫”等都是如此,它們一旦逃逸到自然環境,會造成不可預見的生态災難。
昆明海關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圖源:中國海關官網
三
中國先後分四批公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防治力度逐年加大。
今年8月1日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對非法引進、攜帶、寄遞、走私外來物種等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刑法也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丢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專家提出,生物入侵是一個有序的生态學過程,對個體傳入、種群繁殖等不同環節,要施以不同的應對方案。
在傳入環節,須加強檢驗檢疫和數據智能預測工作,這也是海關、農業農村部已經在做的重點工作;對已入侵并造成嚴重危害的物種,加快撲滅攔截技術研發,用物理清除、化學防控等手段推進綜合治理。同時,外來物種黑名單須及時更新,堵住監管漏洞,包括加強販賣異寵網絡平台的整頓。
至于如何杜絕違規棄養或放生,還得加強知識科普,讓群衆了解不當放生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在群衆有需要的時候,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部門應提供必要指導和幫助,以免外來物種輕易流入自然環境。
島妹想勸勸各位愛心人士:想放生,不妨先查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可别讓放生變殺生。
文/雲間子
編輯/點蒼
緻謝/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孔德晨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