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評說李清照

評說李清照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7-19 19:16:49

常言男兒志在四方,然女子也有報國之志。

李清照是宋代時期唯一從男子文人中沖殺而出的“女将”。

她雖受限于時代,無法以女子之身入仕為官,卻也在山河破碎之際,以筆當劍,以墨為血,去道她那番無盡的愛國之情。

因此,當靖康之恥帶來的亂局仍在延續時,當她作為江甯知府的丈夫抛棄一城百姓不戰而逃時,她是多麼憤怒。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

向來強勢的她從未想過把事情翻篇,相反,為罵丈夫,她作了一首全然不帶一個“髒”字但處處都是批判、諷刺之意的詩。

這首詩就叫作《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李清照于舟上寫下這些詩句的悲慨一幕似乎還近在眼前。

國之将傾時,敢于站出來的人才能無愧于心。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2

李清照在宋代文壇

每一個成長為英雄的人,最初都是小人物。

年少時期的李清照,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官家小姐。

公元1084年,是李清照的生年。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3

這一年,她出生在了齊州濟南一個書香世家,有一個既是宋代名臣、又是蘇轼文學傳人之一的父親李格非,也有一個同樣出生書香世家、自幼熟讀詩書的母親王氏。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李清照成長為遠近聞名的才女,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然而,李清照文筆之出彩、文思之出衆,到底還是震驚了世人。

在十多歲的年紀裡,她既能以青春少女的嬌憨情态寫下《如夢令》,又能以更甚于同齡男子的遠思,寫下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表達出對國家社稷的深刻關注和憂慮。

李清照是清麗的,也是狂傲的。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4

前者源自她待字閨中的少女情懷,後者源于她卓爾不群的十足底氣。

生活在拘束的男子時代,她以女子之身,向文壇、也向命運發起了挑戰。

然而,在最早的時候,她也有過擔憂,有過猶豫。

所以在她的詩詞裡,往往能夠看到她的自戀、她的張狂。

這是她在那個時代下武裝内心的一種方式。

唯有将自己自比為桂花,自比為梅花,自比為世間很多美好的事物,她才能在那個男權社會中一再自我鼓舞、一再自我激勵,讓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去闖一闖那個隻有男人的文壇。

乃至後來讓她坐實“自視甚高”形象的《詞論》裡,她也在一開場,便借“唐代李八郎假裝女子身份進場唱詞”的典故,道出了自己對“不以性别論英雄”的期盼。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5

李清照是有過害怕的,但她也是一直在堅持着的。

她就如闖入狼群的“羔羊”,一開始是僞裝強大,後來是正視了自己的強大。

而之所以出現了後面的變化,是她一再遠揚的才名,也是她遠勝于同時代絕大多數男性文人的實力最終給她的底氣。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6

李清照與趙明誠政治下的聯姻

盡管李清照是那個禮教森嚴的社會大背景下少數具有捍衛女權意識的女性之一,但她也是那個封建時代如常踏入包辦婚姻的一員。

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的結合,雖有彼此傾慕的因素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李家和趙家的聯合,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7

然而,不同于李家和趙明誠對這樁婚事的看重,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所以同意聯姻,則完全是因為想要在以後的政治取舍中少些為難。

趙挺之與蘇轼積怨已久,因此他也對與蘇轼淵源甚深的李家以及為蘇轼作品所傾倒、對其多有敬重的幼子趙明誠都“多有不喜”。

他把趙明誠當成了可以随時利用和舍棄的棋子,計劃在朝廷啟用舊黨時憑借姻親得勢,在朝廷打壓舊黨憑新黨身份與其劃清界線。而後來他的确因此而獲利。

這也是李格非被卷入黨争後李清照求情但趙挺之不以理睬的重要原因。

唯一幸運的是,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結合,還有一定的情感基礎。盡管這種情感基礎,在最早的時候還有過不小的誤解。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8

初次見面時,趙明誠在自己心裡勾畫出來的“李清照”形象,還是一個溫婉嬌羞的名門貴女。

直到婚後相處,他才明白,那個在燦爛春日下、在晃蕩的秋千裡朝着他露出羞澀笑臉的女子,才是宋代最具個性的女性之一。

李清照與趙明誠有着很多相似的愛好,所以在新婚的那段時期,她總能在清貧儉樸的日子裡,和他在很多尋常的、不起眼的小事裡,一起挖掘出有趣的部分。

這使他們在動蕩的時局下,在不得不短暫分離的時光裡,還能保持甜蜜的感情。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9

李清照與趙明誠逐漸離心

後來,李清照和趙明誠搬離汴京,開始在青州私第過起了田園生活。

這使他們短暫遠離了政治風波,有了可以喘息的空間。

然而,也正是這一段可以安靜下來相處的時光,讓他們逐漸發現了彼此在觀念上的差異,從而産生不小的隔閡。

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的感情,經曆了三番冷暖變化。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0

如果說政治是推波助瀾的外因的話,那麼無嗣和志趣、學識之異,則是他們感情不和的其中三個重要内因。

在傳統社會裡,常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而在這樣的社會觀念下,男性子嗣往往成為維系夫妻感情的重要紐帶。

然而,李清照不管是在汴京還是後來移居青州的日子裡都始終未能誕下子嗣,這使她和趙明誠在度過新婚蜜月期之後開始出現了隔閡。

而志趣上的不同,也是李清照和趙明誠關系僵化的一個“導火索”。

從寬泛意義上講,李清照和趙明誠其實有着共同的志趣,那就是校勘典藏。

然而,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在志趣上的差異,又有如“不可跨越的鴻溝”。

趙明誠曾言其自幼便喜歡訪求金石書畫,目的是為了“以廣異聞”,但等到他成年出仕為官之後,這種目的就發生了功利性的改變,那就是著書立說以流芳百世。

但李清照藏書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她的目的,一如既往地隻求“會意”。

她的這種目的類似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在慕利,隻在會意忘懷。

這也是她和趙明誠在志趣上的明顯差異。

個體存在觀念上的差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當二者明顯表現出對這種差異的不滿并表現在行動上的時候,這種差異就會把他們越推越遠。

在趙明誠看來,李清照這種隻求“意會”的讀書方式雖然能夠自得其樂卻不能成書傳學,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之舉。

而在李清照看來,趙明誠以鑰簿鎖書庫的藏書行為則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後來她自購圖書就是一種無聲的反抗。

這種對峙性的小摩擦,後來成為了他們感情不和的誘因之一。

除了志趣上的差異之外,李清照和趙明誠也在學識上“同中有異”。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1

他們在學識上有“同”,是因為二者有着相似的家學和家境。

這是由他們同是寒門出身、又同是以進士登第的父親造成的。

然而,盡管李清照和趙明誠學識相近,皆通金石詩詞,但兩人卻又在這兩方面有着不同的側重。

趙明誠雖也好詩詞、字畫,但他在此處的表現皆不出色,因此他的治學重點一直都放在金石上。

而李清照則從少年時就顯露出在詩詞上的天賦,善文且情真。因此,她的偏重在詩詞而不在金石。

盡管這種在學識上的不同側重沒有造成他們“相輕”的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李清照的出色給了趙明誠不小的精神壓力。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2

李清照和趙明誠不同的家國觀念

排除無嗣和志趣、學識之異外,李清照和趙明誠在家國觀念上也有着相當大的不同。

作為李家的長女,李清照自幼就受到了父母的重視,并在父親李格非的影響下,逐漸覺醒了家國觀念。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3

隻是在山河破碎之前,李清照的家國觀念更多體現在“家”的層面。

首先,在父親李格非被卷入黨争的時候,李清照敢于為父直言,敢于站出來為李家争取得到寬恕的機會,而不是以出嫁之女的身份置身事外。

其次,在公元1127年趙明誠先行南下奔母喪的時候,李清照敢于獨立押送精心挑選出來的十五車藏品輾轉千裡,于兵荒馬亂中抵達建康。

這是李清照對夫家财産的一種保全,也是那個時代其他女子不敢也不能做到的事情。

這是李清照的強勢、強悍,也是她對小家的貢獻。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4

而保全了小家之後,李清照又将目光轉向了“國”這一層面,此後所有作品再沒有完全離開過“憂國”這一中心。

因此,不同于極具家國觀念、在關鍵時刻敢于擔當的李清照,趙明誠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國”上,都不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在趙明誠眼中,僅有自己的藏書和自己的利益才是應該盡力去維護的東西。

早在要求李清照獨立運送藏書的時候,他就無視了其中的危險性,要求李清照勢與藏書共存亡。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5

而等到公元1129年,聽聞金軍侵犯汴京後,趙明誠第一時間想到的也隻是自己的性命安全和自己的藏書安全,至于退敵安國的責任、保全妻子和百姓的責任,也都被他抛卻在腦後。

可以說,在這一個事件當中,趙明誠就犯下了對國不忠、對民不仁、對妻無情的三大過錯。

因此,自此之後,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感情降至冰點,再無回暖的可能。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6

李清照寫下《夏日絕句》

然而,對國家而言,趙明誠卻還有被重新起用的機會。

在接命前往湖州赴任的路上,趙明誠“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重新煥發了意氣風發之貌。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7

但這一幕在李清照看來,卻是輕家國而重功名的表現。

在意識到趙明誠全然沒有棄城而逃應有的愧疚之後,李清照對他徹底産生了厭惡之情。

因此,當行緻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的時候,李清照在無盡的感慨中再度感知到内心的悲涼。

她對着浩浩江水,站在趙明誠的面前,吟誦出了那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8

全詩不帶一個“髒”字,但的确把不戰而逃、棄民與妻的趙明誠給罵了一遍。

在李清照看來,活着就要做人中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了也要是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

這是她的價值取向,卻也是趙明誠确确實實做不到的事情。

因此,聽聞此詩之後,趙明誠愧悔難當,深深自責,從此之後便在郁郁寡歡中一蹶不振。

同年7月,他因偶染惡疾而病死于健康。

然而,事實上,《夏日絕句》不單單是李清照用于批判趙明誠的悲憤之作,她更多的是在其中表達自己對南宋當權者的不滿。

項羽是當時的西楚霸王,趙明誠還沒有與其相比的身份,李清照借項羽即使有退路也甯願自刎而死而不願苟且偷生的事迹,想要警醒的是當時醉生夢死、偏安一隅的南宋統治者。

項羽“不肯過江東”,南宋統治者卻早早放棄中原和百姓,李清照追思項羽的精神和氣節,也痛恨南宋統治者的不思進取和苟且偷生。

她借古諷今,希望這個時代能夠再出現一個像項羽一樣勇敢、有擔當的英雄,而這位英雄能夠帶領民衆浴血奮戰直至收複河山。

這才是李清照作出《夏日絕句》的最重要意圖,也是她愛國的表現。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19

李清照的後續發展

趙明誠病死之後,父母已亡又無子女的李清照,也在那個社會上沒有了依靠。

當時四處兵荒馬亂,攜帶有不少書籍、繪畫和書法的李清照時刻面臨着被劫掠的風險,因此不得不經常轉移地方并為此身心俱疲。

因此,在勉力堅持了三年的時間後,為了更好保護這些财産和金石收藏,李清照在弟弟的促成和武官張汝舟的示好下,同意改嫁後者。

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張汝舟迎娶她為妻并非出于好感,而是為了她的詩名,也是為了謀奪她的嫁妝。

李清照自然不肯屈從。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20

為了擺脫張汝舟,在女子不得提出和離的請款修改,李清照找來了他“科考舞弊,騙取官職”的證據,并立即檢具上告。

這樣一來,張汝舟就被朝廷罷官,流放柳州,而李清照也要因為宋代律令中“女子告夫,無論對錯,都要坐牢兩年”的規定被關押入獄。

後幸而有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李清照也在入獄九天後恢複了自由,恢複了單身的身份。

盡管外界就李清照再嫁又休夫一事産生了巨大的争論,但李清照本人卻很快從個人的痛苦中走了出來,繼續關注國家大事的發展。

而因為趙明誠去世後遭人誣陷,被言曾暗通過金人,李清照為全曾經的夫妻情分,還在公元1143年,把自己整理的趙明誠所著的《金石錄》二十三卷正式獻給了朝廷。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21

這也是為了給趙明誠正名。

此後,李清照幾近避世,事迹越來越少出現在史書之上,直到公元1155年,73歲高齡的她才在生命即将走到盡頭的時候,于史書之上留下了她的最後一段記載。

那個時候,李清照一位孫姓朋友帶着自己的女兒趕來探望她,李清照想将自己一生所著傳授給後者,但後者以“女子無才便是德”謝絕了她的好意。

“中郎有女堪傳業”,然最終還是沒有實現“傳業”的結果。

但有着出色才情和獨特個性的李清照也因為油盡燈枯,謝幕了她的人生。

評說李清照(李清照有多強勢)22

參考文獻:

1.美國漢學家艾思柯的李清照譯介及其貢獻(季淑鳳);2.李清照趙明誠關系不和原因再探(王長印);3.借古諷今訴衷情,品詞析句悟精神-《夏日絕句》教學有感 (劉麗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