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晚年時期的故事?李白轶事(四),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李白晚年時期的故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李白轶事
(四)
賀知章是唐玄宗特看重的大臣,官做到八十六歲,可玄宗仍不許他緻仕。後在賀知章強烈的請求下,玄宗才允許這個八十六歲的老人退休。賀知章臨行前,玄宗偕百官相送,并作《送賀知章歸四明》詩贈賀知章:“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僚怅别深。”這中間所說的“四明”是甯波賀知章的故;“遺榮”即隐退;“抽簪”就是辭官。李白和賀知章的友誼是極其牢固的。李白在詩壇上是賀知章的晚輩,而賀知章又是朝廷中的重臣。因為詩文使兩人結緣,并成了忘年之交。李白聽到賀知章緻仕返鄉,急忙趕來送行,一直送至陰盤驿。在陰盤驿,李白寫《送賀賓客歸越》詩送給賀知章:“鏡湖流水蕩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 《黃庭》換白鵝。”詩中之“狂客”是因為賀之章自号曰:“四明狂客”。詩之後兩句典故:山陰道士養鵝一群,王羲之特喜歡,道士要王羲之為他寫《黃庭經》來換取白鵝。此喻賀知章的字寫得特别好。在賀知章逝世三年後,李白又為他寫下了《對酒憶賀監》:“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化淚沾巾。”
李白生性豪放,行則放蕩不羁。故不少詩如黃河奔流之水,有一瀉千裡之氣勢。然大丈夫亦有不堪回首之情。早年李白為了功名,曾找過當時的大書法家、文學家李邕。李邕是當時有名的大儒,并剛正不阿而聞名當下,二人又同姓李,于是李白找到當時為渝州太守的李邕。李邕倒是接見了李白,但見到李白自比管仲與諸葛亮時,心中便存有不快,故對李白的态度十分冷淡。受到冷落的李白,憤慨地寫下《上李邕》詩雲:“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時人謂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不可輕年少。”詩送到李邕手中,李邕見詩,大為感歎。據說後來李邕到處搜集李白詩文,竟和李白成了朋友。
在唐代是以詩賦取士的。一是通過詩文考試;另一種是有權人的舉薦。當時的荊州長史韓朝宗是朝中一位炙手可熱的人物,據說他特别願意為朝中推薦人才。李白為求得為官的途徑,曾向不少官員求過舉薦,但唐朝是一個看重門第的朝代,李白門第不高,故希望屢屢落空。開元22年(734年),李白路過荊州,絞盡腦汁地寫下了一封十分谀媚的推銷自己的信《與韓荊州書》。可韓朝宗見信後,當着李白的面把信放在案的左邊。在古代,凡别人呈進的東西,如果主人将所進呈的東西置于案左,這便在告訴進呈者,自己不感興趣。李白的信中雖有“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極為谀媚的字句,也沒有打動韓朝宗,不過此文章倒成了一篇名篇。後來李白還是憑借玉真公主的關系,被唐玄宗招入翰林。可在長安,生性狂妄的李白過得并不舒服,所謂“翰林待诏”,隻不過是陪皇帝吟詩作對,李白也隻是唐玄宗豢養的一個禦用文人,皇上叫你做什麼你就隻能做什麼。關于李白傳說中,那些什麼“李翰林寫書退蠻夷,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的風光故事,隻不過是文人們杜撰而已。李白當官僅三年,他再也不想過這種任人驅使的生活了,故辭官離開。 後寫的 《夢遊天姥留别》中明白地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顔”。李白離開朝廷後,過着遊曆名山大川放蕩不羁的生活,這種生活,也為他寫出好的作品奠定了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