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味精和雞精到底有沒有害?大早上,小光看家族群裡的消息就顯示99 了,原來是三姑在群裡問炖雞湯要不要放味精,結果七大姑八大姨們你一言我一語展開熱烈讨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經常吃味精和雞精到底有沒有害?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早上,小光看家族群裡的消息就顯示99 了,原來是三姑在群裡問炖雞湯要不要放味精,結果七大姑八大姨們你一言我一語展開熱烈讨論。
“味精吃多了傷害大腦,記憶力會變差。”
“我從來不吃味精,味精是化學合成的,雞精比味精好多了”
“味精吃多了掉發,頭發會變白,還緻癌,雞精也不好,我們家也不吃這些十多年了”
小光納悶了,味精不是用來提鮮的嗎,怎麼還能有害呢?雞精真的比味精要健康?别着急,真相馬上揭曉。
一、味精是害人精還是好東西?要知道味精是害人精還是好東西,我們首先要清楚味精的成分。很多人誤以為味精是化學工業品,其實并不是。
味精的制作過程,和醬油、酒、醋差不多,都是經過微生物的發酵提煉而成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屬于天然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增鮮的作用。谷氨酸鈉發酵的原料主要有澱粉、醋酸、糖蜜等,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還有人說味精在高溫下會釋放出緻癌物,所以不能吃。從理論上來說,如果在菜還沒烹饪好的時候就加入味精,在高溫的環境下,谷氨酸鈉确實會轉變成焦谷氨酸鈉。
但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表明焦谷氨酸鈉有緻癌性,隻是會使味精失去鮮味。更何況,味精在高溫下生成的焦谷氨酸鈉非常少,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味精是一種對人體無害的調味料,可以放心食用。
二、味精為何背上壞名聲?那麼,味精為何會背上“害人精”的壞名聲呢?這要從味精的曆史說起。
20世紀初,日本一名化學家無意中發現,海帶中含有的谷氨酸鈉,正是讓海帶湯味道鮮美的物質。後來,中國化學家吳蘊初也從谷物中提取了谷氨酸鈉,并将其命名為味精。
随着味精知名度的提升,關于味精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有動物實驗發現,對某些神經非常敏感的小鼠大劑量攝入味精,會産生神經毒性。于是,慢慢就出現了“味精緻癌”的傳言。
可是,目前味精的神經毒性僅限于動物實驗。研究人員表示,對于人體來說,味精要産生神經毒害,必須大劑量攝入。比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一次性吃下2斤的味精,才會産生神經毒害。現實生活中,誰會沒事吃2斤的味精?
另外,多個國際權威組織都将味精歸為安全類食品。我國也獨立進行了味精的長期毒理試驗,結果也未發現味精對人體有害。
三、雞精比味精更好?除了味精,雞精也是常用的調味品。有人對味精有偏見,卻唯獨喜歡用雞精,兩者有什麼區别嗎?
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主要成分是鹽、味精和麥芽糊精等,一些高品質的雞精會加入雞肉粉或者其他肉類提取物。
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李斌表示,其中味精約占40%,鹽約占10%。雞精的味道之所以更加鮮美,主要還是味精在發揮作用。
所以,兩者都是安全的,吃味精還是吃雞精,主要看個人喜好,并沒有哪個更有營養或哪個對人體的害處更小的說法。
不過,雞精也不耐高溫,為了保持鮮味,最好在起鍋前放入。還要注意,雞精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鹽,如果已經放了鹽,那麼就要少放雞精,以免導緻鹽分攝入超标。
四、雖然無害,但不可多吃味精雖然對人體無害,也很少出現食用味精緻病的案例,但是,專家提醒,味精還是要少吃,控制攝入量。
因為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含有一定的鈉,攝入過多的鈉,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容易引發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食用味精。
對于嬰兒來說,吃太多的味精,一方面會升高體内谷氨酸的水平,抑制鈣、鎂、鋅離子的正常吸收,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另一方面,嬰兒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無法抑制谷氨酸進入大腦。谷氨酸進入大腦之後,可能會損傷大腦神經。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味精“背鍋”多年,在很多人心中已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能清楚味精并不是害人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味精是安全的,但也不能長期大量地吃,否則同樣會危害健康。
參考資料
[1]《味精緻癌? 使用味精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健康時報網.2016-02-26
[2]《不吃味精的人都看看!困擾了多年的問題,終于有答案……》 .人民網科普. 2021-07-28
[3]《【健康】味精、醬油、雞精的真相,不該吃就别吃了!》.人民日報. 2015-04-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