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居易寫作賞析

白居易寫作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3:16:55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一言中的道出了白居易的文學主張,不愧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的冠冕,寫文章當為時代發聲,寫詩詞當為時代所為,因而白居易早年寫了大量的諷喻詩。特别是在元和年間升任左拾遺時,代表作組詩《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從不同側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時期的政治弊端以及民生疾苦,令朝中權貴咬牙切齒、聞之變色。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1

心有鴻鹄之志,時也命也

文言散文《與元九書》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一封回信。元和十年,白居易剛剛被貶江州司馬,承受了人生一世最重大的打擊,原本的“兼濟天下”之心開始往“獨善其身”轉變,内心正是憤慨傷懷、徘徊彷徨之際,收到時任通州司馬的好友元稹寄來的《叙詩寄樂天書》,有感而發,而作此書。

那幾年,元稹與白居易時常贈詩酬詩,依靠鴻雁傳書往來将近一百首,元稹每每都會在卷首附上序或者說明詩歌文章的來由,大抵也透漏出一些詩歌之意。白居易明白這番意圖也想透過信中去闡述自己的詩歌主張,奈何事情繁多,又沒能有更深的思考,所以遲遲未能表明,直到被貶江州浔陽,日日閑暇,方才想起重新閱讀,心中的想法就此一吐為快,洋洋灑灑“開卷得意,忽如會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2

白居易與元稹

白居易《與元九書》從詩歌的起源《詩經》談起,闡述自己關于詩歌本質的見解,叙述曆朝曆代詩歌發生的改變,羅列衆多詩人名家作品對于詩歌文學的增減,以及自身潛心詩詞創作的經驗總結,看清了文學以及現實的矛盾,得出了卷首“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一結論。晴空将從以下三方面來解讀這一名篇:

01論詩的起源,諷喻詩的由來

《詩經》是六經之首,古之聖人用詩感化人心,以緻天下太平。而能夠感人肺腑的“詩”,是以情為根,以詩為苗,以聲為花,以義為實的,世間萬物人或鬼神,雖然種類不同然而情感都是一樣的。答曰:“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3

以詩為苗,以聲為花,以義為實

聖人根據語言的特殊性,把“詩”融入了五音六義的規律當中,因而形成了詩歌特有的韻律規則,遵循“風、雅、頌”三種形式、“賦、比、興”三種手法,使得語言更加通順流暢,動人心弦。聖人得以把博大精深的道理蘊含于細微的“詩”當中,憑借這一媒介,溝通天地之風氣,促使天子與平民上下溝通,同心同德,同憂同樂。

三皇五帝治理國家之所以能夠得心應手,就是掌握了“詩”的音和義,平衡人心,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反之亦然,“故聞“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則知虞道昌矣。聞五子洛汭之歌,則知夏政荒矣。”想來寫諷喻詩的人并無罪過,聽到諷喻詩的人反而可以借鑒,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諷喻詩正是為了警醒這群人。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4

02曆代詩歌發展,作品或褒或貶

古之天子“采詩觀風”以了解民情,這種方式到了秦朝就被廢除了,平民百姓也不再用詩歌排遣情緒,到了秦皇大一統的時候,歌功頌德之風氣大起。這一期間詩經六義慢慢開始缺失了“國風”(即反應民生的各地民歌),演變成了楚辭和五言詩,屈原等人皆是曆經坎坷,内心憤慨,詩文皆為彷徨憤懑、抑郁愁苦,言及國風者,隻剩下十之二三。

晉朝以後,國風的傳統更加的罕見,白居易吐槽謝靈運的詩雖然博大深奧,卻是沉溺于山水之間;陶淵明的詩超凡古樸,卻多作田園之語……“以康樂之奧博,多溺于山水;以淵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園。江、鮑之流,又狹于此。如梁鴻《五噫》之例者,百無一二。”暫且不論這樣的說法如何偏頗,文人都沉浸在魏晉風骨當中,雖寫盡風花雪月卻不知所雲,不知何所用,隻是在玩弄花草罷了。而《詩經》上也寫風雪,如“北風其涼”借風以諷刺威虐,“雨雪霏霏”借雨雪憐憫征役等等,相較之下,詩經六義全沒了。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5

大唐繁榮興盛兩百餘年,值得提起陳子昂的《感遇詩二十首》、鮑防有《感興詩十五首》,李杜詩篇萬口相傳,不過細究其詩中六義,李白的十首中一首都不具備(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甫雖有千首詩流傳,類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具備六義的詩歌也不過《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等等三四十首,何況不如杜甫的其他人呢!

白居易這樣的吐槽實在太狠,古代名人也有粉絲,幸好不及現今粉絲愛豆那般瘋狂,否則得被無數口水淹沒了,就是李白知道了,估計免不了唱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白居易兀自在那為詩道崩塌心痛不已“仆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或廢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6

03白樂天的奮鬥史,文學與現實

生來便與文字有緣,五六歲開始學詩,九歲通曉聲韻,十五六歲就知道科考榮光,因此二十年來日夜刻苦讀書,學詩作賦,沒有空閑休息,因而“以至于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身體瘦弱,年紀輕輕便白發叢生,自己都覺得挺悲哀的!因為家庭貧困,知道27歲才考進士,仍然沒有停止作詩,直到入仕後已有三四百首,常常與有人分享,備受稱贊。

因為年齡見長,閱曆豐富,入仕為官,總是讨論朝政當局,讀史書也多是探求治理國家興盛的道路,樂天居士因此“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眼見着新皇登基,憂心民生疾苦,賞識人才,白居易升官了左拾遺(谏官),開始轟轟烈烈的上書陳事,發表大量反應現實主義的詩歌,甚至當面指責皇帝錯誤,使得唐憲宗心生不快,還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緻名位,而無禮于朕,朕實難奈。”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7

《與元九書》提到白居易獲罪被貶江州的緣由:因為創作《賀雨詩》《哭孔戡》《秦中吟》、《宿紫閣村詩》等詩篇時,貫徹自己為時代發聲的理念,直指朝中黑暗的政治鬥争,揭露社會現實,為被達官貴人切齒痛恨,遭貶谪江州。白居易不曾後悔過:“始得名于文章,終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因為文章而被任用,因為文章而被貶也是應該的,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勉強達此意。

白居易因為自己的詩文得到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歡迎,由衷的喜悅,秉持着樂觀的精神,謙虛地以為這是微末小道,卻也是世俗所重視的。素來詩人一道本就艱難,陳子昂、杜甫也隻做過拾遣,窮困一世;李白、孟浩然一輩,連最低級的官職都沒做過,潦落一生。而自己雖然被貶,仍然官階五品,俸祿養家,衣食無憂,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正是樂天知命,獨善其身。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8

白居易特别把諷喻詩編輯成冊《新樂府》共計一百五十篇,還有閑适詩、感傷詩、雜律詩,共計一十五卷,八百餘首,準備送給元稹。諷喻詩為造福天下,閑适詩顧自我修養,充分展示了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座右銘。好東西必與好朋友分享,畢竟“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音難求!

世人免不了重視耳聞先賢文化,輕視眼見現實,因而不怎麼喜歡這些諷喻詩,也難怪白居易感歎:“今所愛者,并世而生,獨足下耳”。一念成詩魔,一念成詩仙,皆因元白二人以形體為外物,不與俗人交往,蔑視富貴,輕視人間的緣故,不為外人所知。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9

現實與文學早早交鋒,光憑白居易一人之力自然力有不逮,于是拉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以白居易、元稹、張籍、李紳為領袖,倡導恢複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自創新題,詠寫時事,倡導現實主義精神,影響廣泛波及中、晚唐的詩壇,成為曆史光輝中不可磨滅的一筆。

結語

《與元九書》内容豐富,感人肺腑,用“江州司馬青衫濕”來形容也不為過。詩歌的起源本就是導人向善,後來發展成歌頌功績,排遣憂愁,書寫風花雪月,着實與現實脫軌。現實與幻想本就是對立兩方,太平盛世當中吟風弄月未嘗不可,民生疾苦之時如若還是如此,那便是在逃避了。

常言道:“逃的了一時,逃不了一世”,民生疾苦,現實艱難,總是需要面對的,這一點白居易看得很清楚,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如今學習的。崇尚文學之人都有各自的一片“詩和遠方”,這是建立在經濟獨立,生活無憂,财務自由的基礎之上,無人能夠繞得開!

白居易寫作賞析(江州司馬白居易與元九書論詩歌文章的起源與主張)10

至于書中對于陶淵明、李白等名家詩詞的論斷着實有些不當,當然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萬千讀者的想法可以天差地别,唯獨經典永恒,如同《紅樓夢》,所讀所思每每不同。

@晴空莽莽 歡迎留言讨論,文學與現實,你究竟怎麼看?怎麼分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