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國今報
青春期的孩子,誰都怕——桀骜不馴,羽翼未豐卻自信爆棚。柳州一對父母,為了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兒子,祭出了大招——把兒子送到建築工地去勞動。結果,還沒到結束的時候,爸媽都流淚了。
緣起
青春期的叛逆難對付
老姚是柳州某企業的老總,家裡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女兒還在上小學,乖巧懂事不必說。而上中學的兒子正處于青春期,性格越來越叛逆,讓管理着幾百号人的他頭疼不已。
這不,放了暑假,兒子姚仔不肯按照媽媽制定的暑假計劃執行,每天都要睡懶覺,學要不停地催促,常讓媽媽氣得要拿衣架抽他。
老姚于是親自出馬。姚仔不敢頂撞爸爸,但是卻會消極敷衍——攤開書本後,便神遊太空。老姚斥責他時,姚仔便狡辯:“我在思考!”爸媽覺得,常規的管束和教育方式,已經對付不了這小子了。
經過一番商量,夫妻倆憋出了一個“大招”。
7月初,老姚把兒子帶到其家族公司位于新興農場的一個建築工地:“從現在起,你不用再寫作業、不用操心學習,就在這工地上和工人同吃同住,工人怎麼幹,你就怎麼幹。必須幹完這個月!”
為确保兒子的安全,同時做好監督與陪伴,姚爸也豁了出去。他重新安排了自己的工作,除非萬不得已,他不離開工地,盡量做到24小時陪伴姚仔。
實施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聽到不用學習,姚仔開始是開心的。工地上的一切對他也都很新鮮。可是,工地畢竟不是遊樂場,老爸把他送來,是真的要他幹活的。
7月的柳州,氣溫經常在36℃以上,工地上甚至超過40℃。一個城市孩子,别說幹活,就是在太陽下待着都難扛住,姚仔能在這裡堅持一個月嗎?而且,這裡沒有空調、沒有風扇、沒有冷飲、沒有電視,晚上要睡在一個大集裝箱房裡。
3天後,姚仔撐不住了。“我要回家!”姚仔提出。
“不行!一定要幹完這個月。”爸爸毫無商量餘地。
姚仔哭了。然而,工地在山坳裡,走是走不來的。
這是兩父子栖身的集裝箱,裡面隻有一台風扇,熱的和蒸籠一樣。
姚爸是從部隊出來的,凡事說一不二。姚仔沒辦法,隻得老老實實幹活。别看他是個中學生,但超過一米八的個頭,比很多工人都大塊,隻是明顯稚嫩。他的工作以打雜為主,如搬磚、拌砂漿、掃地、整理雜物等,有什麼幹什麼。水泥磚一塊12公斤,搬磚真是不折不扣的重體力活。
對于他開始時的反抗,其實完全在老姚的意料之中,他暗自想,讓他熬幾天,實在受不住了,也就算了。但是,他卻沒想到,姚仔後來的表現令他大為意外。
這種水泥磚一塊就24斤,剛來時姚仔搬一塊都費勁,現在随便拿兩塊。
“他居然堅持下來了,這份毅力和堅韌我真沒想到。”更讓老姚沒想到的是,姚仔幹活真舍得出力,而且工作中還懂得照顧工友,很快和工友們打成了一片,人緣非常好。
上周四,記者來到工地,姚仔已經在工地幹了20多天了。隻見他皮膚曬得黝黑,戴着棉紗手套,正将水泥磚裝進推車,和工友一起送到施工點。他們一趟又一趟地運,烈日當空,汗水把他身上的T恤衫都浸濕透了。
一個月下來,白面書生的後背又黑又亮,布滿汗珠。
其間,有人喊他去工棚裡取東西,他一路小跑着去。看他的樣子俨然就像工地上的一名熟練工。
在和記者說話時,姚仔打起了哈欠。一問才知道,他每天和大家一樣,都是早上6點就起床,吃過早餐後就開始幹活。晚上和爸爸一起睡在集裝箱房子裡,那種房很熱,都要到将近子夜才能入睡。好在午休可以去村民家中補一覺。
老姚看着兒子的臉蛋一天比一天黑,看着他每天都很拼命地幹,要說不心疼是假的。朋友們知道這事後都勸老姚,說讓娃幹幾天意思意思就行了,體驗一下勞動的滋味就好,别太心狠了!
姚仔媽知道自己見不得兒子受苦的樣子,所以忍住不敢去工地看姚仔。她也怕自己到時候會動搖姚仔的意志。
老姚和妻子都不希望這事半途而廢。然而,有一天,姚仔搭乘工友的摩托車,不小心被排氣管燙傷了小腿。老姚有些擔心和猶豫了,對姚仔說:“要不,咱們回家吧?”沒想姚仔卻果斷拒絕:不要緊,我可以堅持到完成任務。
這天乘着給新路面澆水保養車機會,姚仔“偷襲”工友,大家爆發出快活的大笑。
成長
勞動中識得苦和甜
當初,工友們都認為姚仔不會吃得下這份苦,因為這樣的活連他們自己的孩子都不願幹。
然而,一個月下來,姚仔不僅幹得認真,還越來越像他們中的一員。而且,姚仔工餘時間,還會和他們一起聊天,給他們講自己跟爸媽外出遊曆的見聞和故事。有時,在晚上收工後,姚仔還和工友們的孩子一起玩遊戲、打球……以緻于大家越來越喜歡這個身份特殊的小工友。
在工地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小工。
而姚仔經過一個月的勞動體驗,讓他也有了這樣的覺悟:原來工人們的勞動,比學習更辛苦!
工作之餘和大家吹牛聊天很開心。
收獲
發現自己的孩子原來很棒
“他好像一下子就懂事了,很欣慰。”老姚發現,這個特别的假期,成長的不僅僅是兒子,他自己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姚仔和工友們同吃一個盆裡的飯菜。今報記者巴方 攝
“到這個地方才發現,原來我的孩子這麼好,不僅吃苦耐勞,還會體貼照顧别人。在家的時候,總看見他的缺點,因為我們隻盯着學習這一件事。學習不好,就惱火到不行。”老姚說着這話,眼眶有些紅了。“什麼都不讓孩子做,他根本沒有機會去展現自己的優點,我們隻會覺得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老姚為從前自己的失察和簡單粗暴而愧疚。
他說,長期以來,他因為忙于工作,很少關注到孩子的成長。這次“暑假實踐”,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對兒子也有了全面而客觀的認識。
收工後,姚仔會和村裡的孩子一起打球玩耍。圖為他在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糖果。
最讓老姚感動的是,姚仔在明白學習的重要後,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學業進步的目标,表示隻要自己實現了目标,希望父母把對自己的獎勵,改為“給村裡的小朋友們修一個籃球場”。這讓老姚覺得,自己的兒子,真的好棒。他和妻子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實現孩子的這個心願。
事實上,老姚發現,盡管這個月兒子沒有寫作業,可兒子卻在他和工友們的指導下,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更加實用的知識。
打籃球是他喜歡的放松放松。
通過這次的實踐,他和妻子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成績并不是孩子未來的一切。“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但是我看到過一句話說,小時候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是長大後,這些天才都到哪兒去了?其實,最終還是要歸于生活,再好的成績也要會過生活。與其讓他成為一個書蟲式的‘學霸’,還不如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正常人”。
姚爸姚媽很慶幸,他們用一個月的時間,給兒子進行這個特别的暑期勞動實踐,不用打罵、不用吵嚷,卻讓孩子在勞動中自己明白了道理,同時,也讓他們做家長的再次審視自身,改變了教育孩子的理念。
來源 | 南國今報記者巴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