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歌唱器官與歌唱發聲原理
歌唱器官包括三個部分:(1)呼吸器官。是指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胸、橫隔膜等,通過它們的協調運動,給予歌唱發聲的動力。
喉部以下呼吸器官簡圖
(2)發聲器官。是指喉頭和聲帶。喉頭是一個小室,聲帶是位于喉頭中的兩條堅實的韌帶,平常呼吸時它們是分開的發聲時兩聲帶靠攏,受氣息的作用,産生基音。
發聲器官圖
(3)共鳴器官。是指胸腔、喉、咽、口腔、頭腔、鼻腔以及頭上的“窦”。歌唱的發聲是由這三個部分的協調合作完成的。呼吸,發聲、共鳴等器官是歌唱發聲的物質基礎。
頭部共鳴器官圖
因此,學唱者應首先對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有所認識,對這些器官在發聲時的作用及歌唱時應操縱的部位有所了解;通過歌唱發聲訓練使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的能力大大提高和加強,以适應歌唱音域、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要求。
在一般人的眼裡,歌唱似乎是一種很輕松的娛樂活動,其實學習歌唱和學習其它學科和技能一樣,也是一個需要勤奮學習和不斷實踐的過程。每個音,每個字的練習都可能要重複很多次。因而,學習需要有耐心,有毅力。沒有明确目标,不付出辛勤的勞動。是很難達到最佳境界的。在聲樂學習上,無師自通甚少因為聲樂學習強調“客觀的聲音效果”,而隻有别人聽到的聲音才是最客現的。所以,初學者不要閉門造車,孤芳自賞。在啟蒙學習時,不要随意去模仿别人的聲音,提高喉器(上跑),捏夾喉嚨,也不要急于擴大音量。唱響,唱亮不是初學者的追求,而後當盡量穩定喉口,以自然的呼吸狀态自如地練唱,用輕柔的聲音去尋找成功之路
歌唱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急于求成往往導緻失敗:超前練習,過早擴展音域,音量,帶來的往往是聲帶的多種病變和煩惱,歌唱的學習原則,應該是在整體的全身心的歌唱狀态下,針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各個擊破。
發聲結構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