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字演變過程

二、書寫筆順要求
豎撇、橫折鈎、短橫、短橫
三、書寫技法描述
在格子左上方輕頓起筆,向下寫豎撇,到下方逐漸向左下轉彎變細 、出尖;在豎撇的起筆位置向右寫橫折鈎,橫短豎長,豎段垂直向下,出鈎左上方;在框型内部靠上位置寫兩個尖短橫,不與右豎相連。
四、書寫要點歸納
1.字形瘦長 (橫折鈎,橫短、豎長)

2.多橫等距(橫畫間距相等,空間勻稱)

3.豎畫直正(橫折鈎的豎段要垂直向下,挺拔有力)

4.短橫靠上(框型内部的兩個短橫,要靠上書寫)

5.彎曲自然(豎撇的轉彎角度要自然)

五、錯誤寫法舉例
1.字形太寬

2.橫畫距離大小不一

3.豎畫傾斜

4.短橫太靠下

5.豎撇太彎曲

六、書法素養拓展
月,讀作yuè,甲骨文最早出現。其本義是月亮,地球衛星。“月”字作為偏旁部首有兩種含義:一種和“月”字本身有關,另一種是“肉”字含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